全球制造业PMI分化加剧 经济呈现非均衡增长

2013年08月08日 08:09  金融时报 

   走过流火7月,当全球目光继续停留在美联储之时,新出炉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随即引发新一轮关于全球经济复苏的思考。数据显示,7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50.8,与6月相比有所上升,其中产出分项指标连续9个月增长,新订单连续7个月增长,均保持自二季度以来的适度水平。尽管这表明全球经济温和扩张,但该指数在不同经济体间的分化走势却预示着全球经济呈现不平衡的新迹象。总体而言,发达国家普遍上扬,而新兴经济体则集体走弱。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与本报记者连线中表示,7月全球制造业PMI进一步体现了发达与新兴经济体增长分化的趋势。美日增长最强,欧元区逐步走出衰退。相比之下,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新兴经济体受内部结构性问题困扰,增长普遍放缓。他预计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仍将持续这种增长分化态势。

  近来,发达经济体的确惊喜不断。美国ISM制造业指数从6月的50.9大幅上升至55.4,为2011年中以来的最高值;7月欧元区制造业PMI维持今年以来的逐步上升态势,且过去两年多以来首次上升至50.3的扩张区间。日本PMI尽管小幅下滑至50.7,但已连续5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与制造业PMI表现类似,发达经济体服务业也有不俗表现。最新公布的美国7月服务业PMI完成了5个月以来最高升幅。在欧洲,英国服务业PMI数据实现了2007年以来的最大跃升,接着是德国服务业加速扩张,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也紧随其后。

  “美国制造业指数上升再次确认经济稳步复苏。”彭文生说。从分项数据看,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均显著上升,两者分别升至今年高点。同时,库存指数继续保持下降趋势。这两组分项指数的反向走势则表明美国制造业正在回归,而这正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结合近期房地产市场的良好表现、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以及居民部门去杠杆接近尾声,美国以私人部门为主导的复苏模式已经成型。“这种复苏态势根基最稳,预计今明两年美国将主导全球经济复苏。”他认为。受美国经济拉动,欧元区经济也逐步释放活力。如果对于服务业原本就相对发达的欧洲国家来说,PMI数据的大幅回暖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那么,制造业PMI的走高则具有相当说服力。从分项看,总指数的上升主要由外部订单主导,出口新订单从6月的49跃升至51.1,表明外部环境的改善对欧洲经济的提振效应凸显。同时,这也是欧元区周边国家通过结构性改革,降低单位劳动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宝贵成果。在彭文生看来,尽管欧元区内需依然较弱,但伴随外部环境的好转,三季度有望走出衰退。“此外,日本制造业PMI虽小幅下降,但依然不改日本强劲增长态势。在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预计今年下半年GDP增速仍可保持在3.5%至4.0%的较快增长水平。”他说。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经济体则黯淡不少,印度、巴西、俄罗斯的PMI数据全部下降。其中,7月巴西和俄罗斯制造业PMI双双跌破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尽管印度仍居于扩张区间,但年初以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作为亚洲制造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是“亚洲四小龙”的两员猛将,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境况也继续恶化,7月制造业PMI明显下降。彭文生表示,印度和巴西等大型经济体PMI走弱反映出内部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问题导致供应瓶颈,通胀高企,央行难以放松政策刺激经济。与大型新兴经济体不一样,韩国、台湾地区的境况则更多是由外部环境恶化所致,主要体现在出口新订单指数的下降。“年初以来,日元对美元大幅贬值,但韩元和新台币则相对坚挺,这直接对出口行业形成打压。同时,中国经济放缓也拖累了出口。这两点一起抵消了美国复苏带来的正效应。”他说道。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虽仍受种种下行风险困扰,但7月官方制造业PMI的超预期回升,表明增长前景正在改善。

  彭文生认为,尽管官方数据与汇丰银行发布的数据走势出现背离,但近期的确出现了一些有利于经济环比增速回升的因素。首先,近期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盘活存量、放开贷款浮动利率下限、降低小微企业税负、增加在铁路、环保、市政和棚户区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政策的预调、微调对市场预期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防止利率再度大幅上扬,有利于稳定市场对短期内利率走势的预期,对企业经营有利。第三,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有好转迹象。一是最近几周电厂耗煤量大幅上升,预计7月发电量环比将呈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速也将明显上升。这与PMI中生产指数加快是一致的。二是近期集装箱均价有所上升,预示7月出口增速可能出现小幅回升,这与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出现反弹吻合。三是7月以来国内钢材、有色金属、玻璃等部分工业原材料价格回升,这与官方和汇丰PMI购进价格指数双双大幅回升不谋而合。总体而言,下半年经济环比增速有望改善,但由于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出现的环比快速增长,基数效应将导致下半年同比增速继续放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外长访东南亚绕开菲律宾 菲让越捎话
  • 体育足协杯-恒大点球战争议7-5绿城 国安5-2
  • 娱乐梦鸽告领班介绍卖淫 家人不知受害人受辱
  • 财经恒天然确认雅培是要求隐瞒的涉毒奶企
  • 科技电商腐败考验:原聚划算总经理被判7年
  • 博客马鼎盛:出云舰没机会同辽宁舰决斗
  • 读书日渐疏离:亚洲国家爱美国还是爱中国
  • 教育福建“被调包”试卷作文空白 考号有涂改
  • 陶冬:计划生育解禁在即
  • 谢作诗:大师流行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 王石: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 易鹏: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 沈建光:应告别稳健的货币政策
  • 姜汝祥: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关心宪政
  • 何亚福:精神分裂的计划生育
  • 黄鸣:职场如情场
  • 刘杉:存款利率市场化图景
  • 石建勋:全球如何走出增长乏力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