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精神

2013年08月08日 01:35  第一财经日报 

  李文漪

  活生生的历史——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形容牛津给我的印象。

  第一次到牛津时,我感觉自己是掉进了一个时间的琥珀,一片古老的城堡。

  15世纪盖的图书馆里至今还有学生在看书,18世纪的餐厅里厨师在懒洋洋地做着羊角面包,一堆自行车若无其事地靠在17世纪的墙上,学生透过宿舍窗户看到的那棵树,和16世纪时的一样;如果在一个下雨的黄昏你走在Church Road的石板路上,是否会疑心迎面走来的是亚当·斯密?

  和历史的相遇在这里就这么平常,不需用照相机去刻意捕捉。

  记得我们的期末考试是在一座有上千年历史的博物馆中,穿着要求极其细致:女生是白衬衫、黑裙、黑鞋,披黑袍,系黑领带,手持黑色礼帽(曾有学生因穿着不符合要求而未被准许入场)。

  试想,当一大群如此穿着的学生鱼贯步入,场面是何等壮观。那种肃穆感和宗教感一度让我认为,在牛津考试作弊的概率会大为降低。

  在这里,秩序和行为规范通过一定的仪式感进行传扬。

  饭桌上学得的甚至多于课堂

  牛津的饭桌文化与美国高校的很不相同。

  朋友说,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声,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往往是边吃边看书或边做笔记。很少看见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似乎哈佛的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

  牛津则大为不同,餐厅是学生们进行学术讨论、社交的重要场所。一顿饭吃上一两个小时是常事,从国际风云变幻到多变的英国天气、从Church Road上的那些老房子该不该保留到中东形势的最新进展,大家常边吃边聊,尤其是在饭后的咖啡时间。记得一次,两个女孩争论着反恐战争和穆斯林移民问题,一个多小时过去,毫无散意。

  在牛津,充满好奇心的同学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讨论,不断地追问,经常是从某个作者在某本书里说过什么开始,慢慢地转移到经验世界中的问题。

  由于我所在的学院以学习人文类及各国研究的学生居多,餐桌上也成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场所。从德国的严谨理性到印度的社会等级、梵合同一,从中国的儒家传统和“家本位”文化到美国的制衡、独立和创新。在牛津,我们享受着文化多样性,感受着各种文明间归属的叠加性、边界的模糊性及内容的动态性。

  牛津剑桥的另一特色,是每月一次的高桌晚会(formal hall),传统悠久,程序冗长。

  “formal”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穿得正式,仿佛去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男的领带领结,女的低胸长裙;二是吃的正式:餐前酒、面包、开胃菜、正餐、甜品、水果、餐后酒、咖啡和茶,一样也不能少,桌上摆放着各种尺寸的刀、叉、勺等精美餐具和四五种酒杯,为了增加情调,桌布、蜡烛、鲜花一应俱全;三是程序正式:饭前先聚在大厅喝酒,等院长敲一个大锣,“咣”的一声,大家才步入餐厅,按顺序坐下,齐唱学院之歌,由院长用拉丁文嘟囔一段“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之后方可进食。这样一道道程序下来,最极致的一次,一顿饭足足吃了5个多小时,活生生把我给吃饿了。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来讨论

  欧洲文化的一大亮点是公共空间(Public space)。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档流行节目“提问时间”,是英国人在公共平台上积极地辩论。每期节目,主持人David Dimbleby都会邀请5个嘉宾,包括3个主要政党(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的高层官员,加上两个小党派代表或无党派人士。5个嘉宾在台上弧形排开,台下黑压压坐着几百个观众。

  节目鼓励嘉宾们就一个议题发出不同的声音,台下的现场观众也可以尽情开火。讨论的话题多样,比如:最近邮政工人罢工合理吗?工党政府提案再送500个士兵到阿富汗去合理吗?如果议员拒绝交还他们不合理的报销费用,他们应该辞职吗?所有的讨论必须有理有据,不然可能被嘘。英国人崇尚公共空间、思想独立、言论开放的风气,可见一斑。

  牛津大学更是以鼓励开展自由、公开的辩论而著名,尤其是历史悠久的牛津辩论社,是全球最有影响力和饱受争议的辩论社团。社团于1823年成立之时,自由交换意见和挑战权威仍是禁忌。但很快,牛津辩论社成为了学生们对人文、政治、学术辩论的聚集点,社团主席格莱斯顿(W.E. Gladstone)日后成为了英国首相。社团吸引了众多全球有影响力的名人前来和学生们探讨、辩论,比如尼克松在水门事件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就在牛津辩论社,并表示“是我搞砸了,我为此付出了代价”。上世纪80年代,英国和北爱新芬党领导人格里·亚当斯(Gerry Adams)——这个被西方称为“恐怖主义教父”的争议性人物,在身处媒体禁令的特别时期,仍在牛津辩论社进行了公开演讲。

  正如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所述,自由而公开的辩论,是实现卓越的重要手段。在牛津大学,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出来公开讨论,权威可以受到质疑,无论是老师、政府抑或制度。汉密尔顿认为,牛津大学特有的导师制非常有助于培养自由辩论的精神。

  牛津的导师制是从本科就开始的,每名本科生都会有指定的导师,每位导师一般只带两三名学生。每个星期,导师和学生之间会进行一小时左右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讨论,这种讨论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既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挑战导师,也需要在辩论中捍卫自己的观点。

  牛津大学为英国培养了大批政治精英,在所有首相中,仅有3名不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元首也曾赴牛津深造,他们的成功不能不说与在牛津培养出来的自信及思辨精神有关。

  这就是牛津大学,一个时间的琥珀,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这就是牛津大学,延续着绅士风度和贵族传统,在餐桌上可以指点江山,不同思想和文化互相碰撞、理解和交融;这就是牛津大学,崇尚雄辩教育,任何权威都可以受到质疑,“公开、自由、激烈”的辩论氛围成为了学校的灵魂。

  我在牛津求学时,学院走廊边是个玻璃窗,窗户正对着一个中世纪庭院,院子里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这让我想起电影《铁娘子》中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同学们一边捧书散步、一边讨论政治的镜头。

  撒切尔夫人今年4月逝世,母校牛津大学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项奖学金,来纪念这位英国历史上的首位女首相。这位出身贫寒的杂货商女儿,自立自强,通过奋斗,以硬朗、铁腕、毫不气馁的政治作风名流史册。站在风口浪尖,却依然活得优雅从容,坚毅淡定,她的独立、自信、雄辩、执着,或许是牛津精神的又一种诠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外长访东南亚绕开菲律宾 菲让越捎话
  • 体育足协杯-恒大点球战争议7-5绿城 国安5-2
  • 娱乐梦鸽告领班介绍卖淫 家人不知受害人受辱
  • 财经恒天然确认雅培是要求隐瞒的涉毒奶企
  • 科技首个人造牛肉汉堡问世:口感偏硬少汁
  • 博客马鼎盛:出云舰没机会同辽宁舰决斗
  • 读书日渐疏离:亚洲国家爱美国还是爱中国
  • 教育福建“被调包”试卷作文空白 考号有涂改
  • 王石: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 易鹏: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 沈建光:应告别稳健的货币政策
  • 姜汝祥: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关心宪政
  • 何亚福:精神分裂的计划生育
  • 黄鸣:职场如情场
  • 刘杉:存款利率市场化图景
  • 石建勋:全球如何走出增长乏力困境
  • 张五常:谁是供给学派开山鼻祖
  • 叶檀:土地卖完才有真正的房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