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更大政治勇气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2013年07月25日 01:37  第一财经日报 

  王子约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阶段,向改革要红利已成为各界共识。

  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习近平在讲话中分别就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以及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6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

  中国改革研究院(海南)院长迟福林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各方面矛盾比较集中,这让改革变得十分迫切。他认为,要以改变“增长主义”政府倾向为重点,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影响市场秩序建设,对社会和经济活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良性市场体系亟待建立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强调建立健康市场体系的同时,习近平也提出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迟福林对本报称,我们要形成“政府归政府,市场归市场”的意识,不能让政府之手过多干预市场本身能自我调节的部分。

  迟福林认为,这几年,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不到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比较突出,导致出现投资消费失衡、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且造成公共服务的缺位。“需要指出的是,因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所产生的消极腐败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现实需求出发,他认为新阶段政府监管有效性的现实基础是:第一,推进市场化改革,使政府监管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前提;第二,加快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使政府监管以广大百姓利益的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第三,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监管以良好的公共治理结构为保障。

  本报采访的另一名专家则认为,政府放权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能力降低。如何做到高效、准确地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点,而非实际审批和掌管多少事务。

  充分激发经济和社会活力

  随着过去改革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市场和经济相继进入疲软时期。如何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拐点。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提出,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财税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

  继5月15日国务院发文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后,国务院22日再次取消和下放50项行政审批权力,自换届完成后已下放167项行政审批权力。审批权的下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政府在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所作出的实质性动作。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审批权下放后,地方和企业均积极做出了各种形式的响应。

  此外,习近平还特别强调首创精神。他指出,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习近平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考察时说,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参观毛泽东故居
  • 体育东亚杯-国足0-0平韩国 女足2-1韩国
  • 娱乐李天一律师法院调查案中案被指误导舆论
  • 财经财政部专家:房产税改革一举多得势在必行
  • 科技苹果公司第三财季净利同比降22%
  • 博客李天一律师:是否存在轮奸尚无定论
  • 读书李敖揭内幕:国民党"军中乐园"的营妓
  • 教育过半网友忘记中学知识 数物化排前三
  • 金岩石:以债谋权话危机
  • 官建益:A股渐渐没有散户的生存空间
  • 江濡山:李克强饥饿疗法是无奈选择
  • 井底望天:克强经济学的误区
  • 李光斗:中国式竞争可以休矣
  • 杨涛:互联网金融挑战大财富管理时代
  • 李玲:必须直面医药体制扭曲顽疾
  • 苏鑫:底特律破产会在中国重演吗
  • 安邦智库:中国经济底线的意义
  • 管清友:李克强的经济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