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钱荒”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发酵。
近日,银行资金流动紧张对信贷的影响已经波及到汽车市场。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汽车业各产业链都面临较高资产负债压力,而部分银行提高了车贷门槛,更多的银行延长车贷审批时间和放款步伐,部分银行甚至暂停了车贷服务。不仅汽车经销商和厂家将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对于开始复苏的汽车市场也将造成更大的冲击。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车贷收紧一方面会影响汽车的销量,不过由于汽车不像房产那般必要,消费者在选择购车时大都会在自己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稍微上浮一小部分,因此车贷收紧对汽车销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高档汽车;另一方面则会造成车企融资困难,由于银行渠道关闭,车企为了后续扩张或将转向利率更高的民间市场以及外资领域。
此外,“钱荒”对汽车消费信贷的冲击,将会迫使车企以及经销商采取更加丰富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李宇恒表示,车企以及经销商为了维持当前的市场份额以及消化前期库存,就需要通过利息返还的方式来引导消费者转向汽车金融公司,而这种方式对企业的资金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资金紧张以及融资渠道受限的车企可能会失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也指出,汽车销售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经销商要提振业务、扩大经营规模和消化库存,都需要金融杠杆的支持。在目前情况下,经销商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库存融资成本的提高,使资金链将面临考验。
调查显示,5月汽车经销商的经营状况一般,总体态势发展平稳。而经销商流动资金、融资状况、吸纳就业人数状况与上月基本保持一致。经销商流动资金总体上看,大部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能满足基本运营需要,流动资金“一般”的经销商比例占39.8%;流动资金“紧张”的经销商比例也从16.0%降至10.8%。融资状况总体良好,41.5%的经销商认为融资难度“一般”,认为融资“容易”的比例从上月的42.0%增至47.9%。汽车流通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减少和增加企业员工的比例变化不大,79.8%的经销商人员稳定,16.0%的经销商人员有所增加。
有媒体指出,在此次受到“钱荒”冲击的市场中,能够有紧密厂商联盟的车企和经销商,也才能更好应对市场的新挑战。以前或许更多是强势车企带动经销商的做大做强,而未来车企取得竞争优势,必然需要依赖于强大经销商体系。
对此,李宇恒建议,一方面,车企及经销商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如降价及利息返还,避免潜在的信贷购车消费者流失;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不仅是为了维持既定的扩张计划来保证市场份额,同时也能保证企业有更加充裕的资金来进行促销,甚至抢占其他资金紧张企业的市场份额。
有报道指出,无论是应对当下的“钱荒”,还是再造面向未来的长期竞争模式,构建全价值链体系都成为当前车市竞争的核心。产销规模不再是唯一诉求,如何构建从研发一直贯彻到经销商体系,包括售后服务、二手车、汽车金融等后市场领域的竞争力,是当下车企领导人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