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杯里的秘密

2013年07月09日 18:21  《中国商界》杂志 

  卢迪

  3W咖啡的创始人之一许单单曾经这样定义3W咖啡,“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咖啡馆,而是传递梦想的地方”。

  2011年8月6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3W咖啡馆开业了。3W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提起,因为我们接触网络,而网址的开头正是“3W”(World Wide Web)。两年之后的今天,一家6倍于原来店面面积的新店开业了。到底是什么样的特别之处,让一家普通的咖啡馆有了这样飞速的发展?

  3W咖啡 不只是咖啡

  提起3W,人们会觉得耳熟,但可能对他还不是特别的了解。3W是由中国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家、创业家、投资人组成的人脉圈层,说白了他就是一个互联网的圈子。而3W咖啡这个名字就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了,一个互联网的圈子,是怎样跟咖啡产生交集的呢。说起咖啡,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星巴克。的确,星巴克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因为他专业。服务生英语纯正,消费环境一流,绝对的国际范儿。星巴克售卖的已经不是咖啡,而是咖啡文化。同样,3W咖啡也不只是在卖咖啡,他售卖的是互联网文化。也正是这个原因,把看似不相关的互联网和咖啡联系到了一起。

  3W咖啡的崛起,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它内在的必然因素。

  3W咖啡是由一群热爱互联网、酷爱咖啡的互联网人士通过微博发起的。当时正处于微博的爆发式增长期,很多知名人士热衷于玩微博,这也给3W咖啡的起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3W咖啡的运营模式也是非常的特别,主要是通过微博招募原始股东,采用的是众筹模式,向社会募集资金。很快,3W咖啡汇集了一大帮知名投资人、创业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包括沈南鹏[微博]、徐小平、曾李青等数百位知名人士,股东阵容堪称华丽,3W以咖啡为载体,不断扩大社交圈、塑造孵化器和传递创业智慧的运营模式逐渐形成。

  2012年央视更是对之进行了报道,此举引爆了3W咖啡的行业影响力,也助推3W走上了连锁运营模式。

  短短几年时间,3W已经成为了一个知名的跨界品牌,完成了一个咖啡馆的完美创新。

  6万块钱当股东

  提到股东,我们总是本能的联想到大笔的资金投入。我们都开始纳闷,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肯为一个小小的咖啡馆投资呢。原来,成为3W咖啡的股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需要大笔的金钱投入。3W咖啡向大众出卖股份,每人只允许买10股,每股6000元,也就是说,只需要投入6万块钱,就可以成为3W咖啡的股东。这听起来很诱人,6万块钱不是一个大数目。投入这笔钱,不仅可以帮助有梦想的人,而且可以让自己的钱生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现在经常被人们提起的众筹模式,他源于国外crowdfunding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众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

  美国著名作家克莱·舍基曾提到一个认知盈余的概念,强调很多人都有闲置的时间、闲置的资源,如何把这些闲置的时间和资源汇聚起来,有目的地创造更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在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增强的今天,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里面,闲置的资源中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闲置的资金。我们很多人都有闲置的资金,但我们不是投资人、也不是天使,我们的闲置资金也没有很大数目。单个人的单笔资金也许干不成什么事,但是如果数以千计万计的小额资金汇聚起来,可以帮助有梦想、有想法的人去创造事业,实现梦想,最终每个人的小额资金都创造了价值。这也许是众筹模式的诱人之处和现实意义。

  另外一方面,闲置的资源也还包含了闲置的能力以及渠道。3W咖啡的股东主要有一些企业家、投资人以及一些知名人士,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人汇聚在一起,除了喝咖啡,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交流和合作上的互助。

  3W咖啡创始人之一,许单单介绍,3W日常持续举办互联网知识分享沙龙,邀请各领域最顶级的企业家做深度分享。目前已经以微博营销、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业态观察、互联网投资趋势等为主题举办了多个系列的高质量分享沙龙。

  3W咖啡另外一名创始人,Ella更是自豪的表示,在3W股东内部,定期的小型深入交流会,也已经成为行业领军人物的智库平台,促成3W股东内部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3W通过年度大会、季度活动、小型主题分享会等为股东提供更多私密深度交流和合作机会,帮助股东企业寻找灵感和潜在合作伙伴。其实像3W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国外更是屡见不鲜。在美国,有一个知名的创业众筹网站,叫做Kickstarter。近日,该网站公布了2012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网站去年共获得3.2亿美元的融资。据悉,2012年该网站共为1.8万个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提供资金的网民人数为220万人,平均每分钟便获得607美元的网民资金支持。

  作为一种大众集资模式,众筹在英美等国并不新鲜,网络众筹平台也层出不穷,但其中当属Kickstarter最具代表性。

  Kickstarter平台的运作方式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而有效:有创意的人在网站上介绍自己的项目有怎样的价值,希望集资的数额是多少,然后再开始创作。愿意出资的人看到这些项目后,如果觉得有价值就可以出资。为了让资助人觉得更有价值,每个创意实现后在Kickstarter展示时,都能看到是哪些人出资赞助了这个创意。

  众筹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这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而同样可以来源于大众。众筹是一种更大众化的筹资方式,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筹资的可能。

  “玫瑰”也带刺

  也许我们很多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自己还真有点闲钱,要不也做一把小额天使,把闲钱汇聚到最能够创造价值的事业中来,让钱生钱。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在欣赏“玫瑰”美丽芬芳的同时,也一定要警惕,不要被他的“刺”扎伤。

  开发社交网络Diaspora便是这样一个例子。这个由4名大学生提出的项目初衷是要替代Facebook,最初的筹资目标是1万美元,但最终有6500人参与了投资,投资额达到20万美元。然而3年之后,他们仍未能发布Diaspora的公开版本。

  Diaspora研发成员马科斯·萨尔兹伯格表示,他们被许多额外的琐事困扰,包括回复投资者的邮件,以及为投资者制作纪念T恤等,这些零散事务占据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导致程序研发迟迟未能深入。原本一个暑假可以完工的计划,耗时三年还没有完成。他们本来开发该网站是基于信念,但没有想到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目前在国内,像3W这样的成功案例也还是少数。中国太缺乏相应的机制和体制,更缺乏支持这种模式的环境。如果通过陌生平台或者弱关系开展众筹,你的信任机制、分配机制、退出机制是否健全到足以让人相信,而且持久相信,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众筹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还欠缺很多条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借鉴3W咖啡的成功之处,让众筹模式在中国也可以顺利的“开花结果”。

  众所周知,创业的钱变现或者增值是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众筹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将很多并不太相关的人的小额资金汇集起来,用于支持某项事业或活动。这个过程中,游戏规则就变得异常重要。如果没有设计好游戏规则,将来就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错综复杂的关系,还会引来无边无际的烦扰,比如,有参与者要退出,有参与者对你产生不信任、有参与者对你进行诋毁,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到那时候,小钱是小,信誉是大。我们更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借鉴3W的成功之处,将众筹模式真正的推广起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创业的乐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两会后重庆上海等12省份常委密集调整
  • 体育巴萨宣布比利亚离队 穆帅9000万豪砸鲁尼
  • 娱乐李天一案被提起公诉 检方认定系轮奸
  • 财经央企华泰数百员工保障房福利房两头占
  • 科技新iPad mini将大调整:或取消边框
  • 博客飞机副驾驶:紧急撤离时我们该怎么做
  • 读书彭德怀问毛泽东可知中南海"选妃"
  • 教育研究生招考血统论:老师称外校生素养差
  • 育儿姐弟疑捉迷藏躲进木箱窒息身亡(图)
  • 曹彤:人民币单边升值或将逆转
  • 西向东:降房价要开征房地产税遗产税
  • 安邦智库:人民币国际化正进入新阶段
  • 李光斗:为什么中国人富有却不幸福
  • 商寅泉:两个条件引爆楼市泡沫
  • 叶檀:基金之神在中国认赔出局
  • 金岩石:华为接班换马模式不可取
  • 连平:银行业七招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 尹中立:中国楼市即将进入下跌周期
  • 华生:中国经济无需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