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磊
“如果把资本市场看成一座金字塔的话,主板市场就好比它的塔尖,能够攀登至此的上市公司大多是“高、精、尖”,而股权交易市场犹如金字塔的地基,对于数以万计急需资本市场服务的中小企业而言,更为现实的途径是进入‘塔基’进行股权交易。”
记者李光磊“如果把资本市场看成一座金字塔的话,主板市场就好比它的塔尖,能够攀登至此的上市公司大多是“高、精、尖”,而股权交易市场犹如金字塔的地基,对于数以万计急需资本市场服务的中小企业而言,更为现实的途径是进入‘塔基’进行股权交易。”某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国外发达市场经验也显示,股权交易市场为主板市场的稳健运营提供了坚实基础。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发达市场中,企业要想在主板市场上市必须在股权交易市场运作两年,一是积累资金,二是学习规范的企业运作模式、建立现代职业经理人和股东制度。
而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如果登陆交易所市场,必须满足很多硬性条件,诸如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等。即便上市条件要求苛刻,但正如上交所副总经理谢玮所言,目前全国符合主板上市条件的企业至少有四五千家,按照每年四五十家这样排队上市,可能需要20年。
可以说,主板市场对于大量中小企业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
可喜的是,位于多层次资本市场较底层的场外市场这一“近水”正进入快速发展期,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福音”。一方面,全国性场外市场扩容“一步到位”,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另一方面,被业界称为“四板”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崛起。
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微博]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正式开业,挂牌企业超过2000家。此外,还有甘肃、江苏、北京、福建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正在筹备当中。
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有多重积极意义。首先,能满足国内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IPO“堰塞湖”压力;其次,有助于经济转型。目前国内有大量的创新型小微企业,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很多“中途夭折”,如果这些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不但能获得有效资金,还能促使其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品牌知名度,从而有利于实体经济转型;最后,有助于促进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累计融资额达到49.95亿元,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累计融资额达到64.3亿元。
事实上,股权交易市场具有诸多优势。据记者了解,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的门槛更低。以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为例,只要满足“两非一高”条件的企业,不受高新园区或行业限制,均可挂牌交易。其中,“两非”一为非上市,即没有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二为非公众,即股东人数在200人以下和高成长性。
此外,融资成本低也是一大优势。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董事长胡继之5月30日表示,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在融资时,由于不需要强制披露信息,也不需要公关,融资成本大约只相当于交易所市场的1/10。“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与沪、深交易所完全不同的新型资本市场,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为处于初创和发展阶段、无法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私募、个性、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在商业银行和沪深交易所之外,开辟另一个新型融资渠道。”胡继之说。
基于以上各类因素,有机构预测,未来5年,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数量有望达到8000家,总市值约万亿元,累计私募股权融资近1000亿元。
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袁绪亚看来,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发展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各地股权市场是属地监管,没有统一规范的制度基础,可能不利于其长期稳健发展;二是由于区域性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地方性的券商发展不均衡,导致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可能发展较好,但西北等地区发展或较缓慢;三是由于存在挂牌上市激励,导致地方政府可能推动企业为“上市”而“上市”,各地科技园区项目可能一哄而上,最后造成产能过剩。
袁绪亚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来看,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方式有两大方向,分别是交易所竞价制度和券商做市商制度。前者主要是发挥券商的通道功能,把符合条件的企业推到市场中去,让投资者竞价交易,和沪、深交易所交易制度基本相同。后者主要是发挥券商的投行中介服务功能,把符合条件的企业介绍给合适的投资者,或者先自行买下企业股份,这种方式要求券商对企业的识别能力更高,并承担一定风险,不过,这符合场外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