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的更名良机

2013年06月06日 14:47  《能源》 

  涂建军

  作为一家将全球化发展定为自身战略的国家石油公司,似乎也应该有一个具备国际化色彩的名字。

  2013年2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宣布完成了对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Nexon)的收购。这是中国企业迄今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并且中海油还需承担尼克森原有的43亿美元的债务。

  收购尼克森的全球资产将为中海油带来约20%的产量增长和约30%的储量增长,同时中海油在油砂、页岩气和英国北海及墨西哥湾深水区的行业地位也将得到加强。

  中海油集团在其新闻中写道:“该公司的优秀资产组合不仅是对中海油的良好补充,同时也使中海油的全球化布局得以增强。”可见,收购尼克森是中海油实现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的一步,而中海油要在未来也将继续深化全球化布局。

  在这一国际化的目标背景下,中海油是时候认真考虑更名事宜了,而收购尼克森,则为中海油提供了一个这样做的绝佳契机。

  为什么要改名?

  首先,中海油乘收购尼克森之机改名,淡化国有石油公司色彩,符合其未来国际化的战略定位。1998年中国石油行业重组改制以后,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分工明确——中石油负责长城以北的油田、炼厂及国有销售单位,中石化负责长城以南,而中海油则负责开发海洋石油。

  时至今日,“三桶油”的发展逐渐打破了这种分工,中石化开始开采海洋石油,而中海油也被允许在国内开展炼油等石油业务。随着中海油逐渐发展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并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渐行渐远,那么其公司名称也应当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改。

  其次,中海油现有的名称与其发展存在脱节。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均是“国字头”,其国有性质显而易见;随着三桶油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需要至少有一家率先突破、拿掉国字化的名称,减弱国家石油公司的色彩,变身成为国际油公司。

  根据《石油和天然气杂志》(Oil and Gas Journal)的统计,全球前150家上市并在美国有油气储备的石油公司(按年营业额排名)中,只有区区5家公司的名字中出现了国家名,而这5家公司中营业额最高的美国能源公司(US Energy Corp)的排名也只有93。

  另外, 国字头公司名使得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更容易遭遇政治反弹。因为其国有性质,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走出去”时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能源和外交政策的执行者,而非独立运行的商业机构,尤其是在政治稳定、法规健全的发达国家更易受到猜忌。

  2005年中海油试图以185亿美元主动竞价收购美国排名前十的优尼科石油公司(Unocal),引起了美国媒体对国家安全威胁的大肆炒作,而美国国会更以国家安全为由介入,导致这场收购以惨败收场,便是个鲜活的例证。

  去掉国字头这一举动将使中海油彰显出告别过去某些“政府型”或“政治性”运营方式的决心,能淡化其国有垄断企业的色彩,也会促进外国公司、政府及媒体降低对该公司不必要的戒备心理。

  低成本更名良机

  时下,借收购尼克森之际更改名称,能够节约更名成本。

  对于任何一个跨国公司而言,在其国际化过程中,品牌会逐渐成为一种无形、但非常有价值的资产,也是经久不衰的的信用标签。尽管中海油现在改名会产生重大开支,包括律师费用、合同更改成本、行政审批开支等,但是在现在更换名称比未来在“中海油”这一名称拥有了更广泛的国际声誉和品牌效应后再改名要相对容易、成本也会低得多。

  BP石油公司的品牌变迁或许能对中海油更名有借鉴意义。

  1987年英国政府卖掉了其在BP持有的最后一部分股份,BP从此成为100%的私有公司。1998年,前英国石油公司与阿莫科公司合并成为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BP Amoco)。而2000年,BP并购阿科(ARCO)和嘉实多(Castrol)后,重新改名为BP p.l.c.。但是,BP这两个字母便是其全称,不再代表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因为国有性质对其国际化发展带不来任何好处,甚至可能成为障碍。

  在更名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司表示他们决定沿用BP这一名称,不仅是考虑到BP在世界上广受认可的品牌,更是因为它标榜着新公司的志向——“更好的人,更好的产品,着眼大局,超越石油”(better people, better products, big picture, beyond petroleum)。其中,“超越石油”这一宣传口号,被BP于2003年7月正式用来重塑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的绿色企业形象。

  在具体操作上,国有企业更改名称是商业行为,虽然中海油需要向国资委等政府监管机构提交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才可更改,但这并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或政治目的。中海油可以先将英文名CNOOC改为“Nexen”,或者也不妨将两步并做一步,直接将中英文名都改为“尼克森”(Nexen)。

   这样,并购尼克森的益处将会最大化——中海油不仅得到尼克森的全球有形资产,而且也将享受后者已经建立起来的的品牌效应和信用。如若更改为全新的名称,那么不仅失去了CNOOC自身建立起来的品牌、浪费了Nexen的品牌价值,同时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去建立品牌效应。

  总之,中海油如能借成功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的东风,分步走或者一步到位更名为尼克森(Nexen),会非常符合其未来成长为国际化、上下游一体化油气公司的战略定位,同时也能借助尼克森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全球化布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长春市长就致120人死大火事故做检讨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韩国小姐冠军旧照曝光被疑整容(图)
  • 财经中方拟三措施反制欧盟 空客订单或是王牌
  • 科技史玉柱营销心得:坚决不降价促销
  • 博客蒋方舟:农村人到城里谋生的原始动力
  • 读书继任公安局长不择手段争上位:前门
  • 教育北大卖猪肉校友:高考拼爹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
  • 苏鑫:楼市投资五大最新趋势
  • 水皮:中投怎么成了烫手山芋
  • 叶檀:中美都靠房地产
  • 倪金节:中欧光伏案尚未走入死胡同
  • 郑风田:比中储粮大火还可怕的是什么
  • 姚树洁:为何中国大学还不如不上
  • 朱大鸣:抢房再现暗示楼市度过寒冬期
  • 太友:粮库火灾为何刑拘五名工人
  • 杨涛:地方国企运营亟需制度创新
  • 罗天昊:粮食连续九年增收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