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发展 世界500强的新选择

2013年06月05日 01:4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2012年4月9日,在《财富》杂志总编辑苏安迪宣布成都成为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举办城市后,一个问题被常常提起:为什么又是中国?为什么会是成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财富全球论坛似乎对中国情有独钟,十二届论坛,四次落子中国。而这一次,“财富”更是将自己的足迹首次踏上了从未涉足过的中国西部城市:成都。

   财富全球论坛,这个“把握世界经济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落子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在苏安迪看来,标准并不重要,“如果说要有标准,我们是要寻找有故事、有好的基础设施、有吸引力的城市,而成都完全符合这个标准”。

   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中国区主席吉米的答案是:“一直遵循这样的理念,那就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

  向西发展是潮流/

    2011年1月21日,成都。

   以苏安迪、《时代周刊》主编史坦戈为代表的15人考察团受邀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对于苏安迪而言,他的首次成都之行就被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创新氛围以及人文自然环境深深打动。

   “我们能感受到成都方面强烈想举办论坛的愿望。当然,更重要的是成都在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苏安迪说,中国西部体现了现在3个重要趋势,而成都也非常好地体现了这3个趋势。

   “第一个大趋势是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发展既是一种内生的增长,而且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现在往西部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潮流;第二是城镇化,中国城镇化发展得很快,而发展最快的地方是中国的西部;第三是经济转型,这也是一个大趋势。过去比较注重生产和出口,现在除了这两方面之外,中国也更加注重消费,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也很好地体现在中国的西部。我们认为中国西部在这三个大趋势的前沿,所以我们选择了中国的西部,选择了成都。”

   “不是偶然。成都对我们来说正好是十全十美的地方,在成都反映出很多我们今天讨论的事情。”苏安迪最后总结说。

  成都后财富效应/

    从新加坡到巴塞罗那、从曼谷到布达佩斯、从上海到巴黎……每一次,财富全球论坛所选择的城市,都将成为全球经济热点所在。在财富全球论坛第一次选择了成都之后,这二者的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后财富效应”?

   “告诉全球CEO不知道的成都故事”,苏安迪这样定义成都后财富效应,西部大开发给成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许多跨国企业很感兴趣,但是并不了解。

   苏安迪曾向记者描述过这样一番场景:如果问跨国企业的CEO知不知道中国,他们都会说“中国,ok”,但是如果问“你们去过西部,去过成都吗?”相信有一半的人都会说没有。通过论坛,国际企业会了解中国的西部战略,知道西部大开发,了解成都城镇化发展等。

   吉米是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中国区主席,也一个在中国生活超过40年的菲律宾人,还是全程见证财富全球论坛移师中国的亲历者。

   他对于成都后财富效应的定义与苏安迪相似,“让全球发现成都标签”。在他眼中,财富全球论坛,相当于在替一座城市树立国际城市品牌,这种效果很难用钱来估计。最重要的是,把像成都这样的城市提高到国际水平之上。

   苏安迪说:“我们无法期望带来什么实际的财富,我们希望能把这个城市的发展推到更高的台阶,让这座城市根植于全球商界CEO和政界领导人心中。”

  跨国公司的新选择/

    创办于1995年的财富论坛,被称为“把握世界经济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

   早在2005年,当财富全球论坛落地北京、第三次在中国召开时,《财富》杂志负责人就曾语带抱歉地说,“我们确实希望能更加平衡,但是中国太具有吸引力了。”

   仅仅在几年之后,财富全球论坛第四次来到了中国。正如苏安迪所说,“财富全球论坛每次在中国举办都代表中国发展的历史时刻”。

   “我们选择举办城市也会考虑那些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吉米分析称,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选择上海。当时的上海正在起飞阶段,财富全球论坛给上海带来了更多活力;2001年,财富全球论坛在香港举办,让全世界看到回归后香港的变化;2005年,论坛选择了北京,当时北京正在筹备奥运会,选择北京绝不是偶然的。2013年的财富全球论坛,选择了成都这样一个内陆城市。

   “今年财富全球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新未来,而像成都这样的城市,其实就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落子成都的原因,吉米认为成都近几年发展很快,很有朝气:基础设施、城市化的进程一直是大步前进,市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也吸引了很多跨国公司进驻。

   “中国需要重视西部大开发,成都,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这也是吉米认定成都的原因,“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中国将来的蓝图,经济转型、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转型少不了西部大开发的理念。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需要着重考虑如何高速平稳地发展。几亿农民如何转变到非农身份,这些都是不容易达到的目标,也给国内国外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实习生闫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疑曾造假骗朱镕基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道格拉斯前妻否认传染性病暗讽小三
  • 财经商务部:财政税收部门在研究电商征税
  • 科技搜狐苏宁阿里多方角逐PPTV收购案
  • 博客吉林禽业工厂大火幸存者讲述逃生经过
  • 读书潜伏特种兵血洗佣兵团:追缉(全)
  • 教育对所报专业7成学生将后悔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2岁幼儿与家人走失抱住电线杆等警察
  • 太友:粮库火灾为何刑拘五名工人
  • 杨涛:地方国企运营亟需制度创新
  • 罗天昊:粮食连续九年增收值得怀疑
  • 徐斌:强美元时代的中国通缩周期
  • 陶冬:联储退出 中国准备好了吗
  • 谢作诗:地区竞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 罗天昊:中国需要隔代宽恕的器局
  • 赵伟:沾上中国因素的事务很难预测
  • 张捷:中国印钱世界第一是假象
  • 叶檀:中储粮不如古代的常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