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股份身陷掏空漩涡陈隆基至少赚13亿元

2013年05月18日 14:19  羊城晚报 

  正和股份身陷掏空漩涡陈隆基至少赚13亿元公司仍在大玩“出差”游戏,对所有负面报道不作任何回应

正和股份身陷掏空漩涡陈隆基至少赚13亿元

朱慧卿 画

  羊城晚报记者 韩平

  周末特稿

  近期正和股份(600759)因身陷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负面漩涡,股价一直下跌。令人吃惊的是,作为漩涡的中心,正和股份正在大玩“出差”游戏,对所有负面报道不作任何回应。而羊城晚报记者查询历史资料发现,其实际控制人陈隆基早年就因操控多伦股份而大赚一笔,其后续接任者却麻烦不断,相继亏损出局,最终不得不上演了“失踪”的戏码。

  将肥肉分两次转入手中

  日前,有媒体报道,正和股份的实际控制人陈隆基正以“造假、贱卖等手段,涉嫌掏空正和股份”,并称中国证监会海南监管局已经对正和股份所涉及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核查程序已经启动。

  媒体主要揭露的问题是,早在2008年和2009年,正和股份就先后两次将所持北京正和鸿远置业有限责任公司51%的股权,出让给北京安捷畅达物流公司。2012年,又将剩余49%股权转让给云南金山水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转股所得总额为5.1亿元。2010年,安捷畅达物流也将鸿远置业51%股权转让给云南金山水,云南金山水将鸿远置业全部股权收入囊中。

  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北京正和因拥有北京最繁华的商业物业是一块大“肥肉”,而接手方云南金山水正是由陈隆基旗下利嘉集团的高管吴文海掌舵,陈隆基实则是最终控制人。换句话说,经过将原本属于上市公司的“肥肉”分两次最终转入云南金山水,大股东陈隆基将这块肥肉“私吞”了。这单交易更令人生疑之处还在于,安捷畅达物流公司似乎并不存在,只是一块主要用于遮掩自己转让目的的“遮羞布”。

  坐享至少13亿元收益

  通过梳理历史资料,羊城晚报记者发现,陈隆基历史上就曾作为多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在为多伦股份编织了美丽的重组故事后,在高位成功套现,其后接手方不但亏损出局,高管先后辞职,上市公司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后却发现法律文书无法送达。

  相比之下,此次陈隆基对正和股份还相对“客气”,在资产不断交易的过程中,还为上市公司正和股份带来过近2亿元的利润。事实上,鸿远置业多次被陈隆基以各种面目进行交易,最早它利用上市公司的有利地位,在北京设立子公司鸿远置业,并拿下了国赫宫所在地块。之后,又利用上市公司的地位,多方筹措资金,借给鸿远置业,当鸿远置业手上的项目,即国赫宫大厦从无到有完成所有的建设任务之际,又分三次陆续卖出鸿远置业的股权,令该公司在确保赚钱的情况下再转回自己实际控制的云南金山水。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鸿远置业欠下上市公司2亿元左右的资金,但财务上这笔股权转让还是为上市公司在转让的三年中都带来了利润。

  更加令人称奇的是,在鸿远置业的股权被正和股份卖光之后,陈隆基又拟调动正和股份公司6亿元资金购买鸿远置业的产品——国赫宫的商业楼盘,而这一楼盘目前的总评估值仅为13亿多元。可以想见,这一连串的交易完成后,陈隆基的个人财富将再次暴增。

  短短4年时间,陈隆基用位于广西柳州,原本账面价值约7.5亿元的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经过评估实现价值翻番,再通过资产置换,为陈隆基换来了正和股份的7.3亿股,并成为真实的控制人。如今按复权价计算,这笔股权价值翻了5倍左右,变成价值近80亿元的股票。一旦正和股份最终完成对国赫宫的收购,相当于云南金山水在零资金成本的情况下,坐享了至少13亿元的收益。

  事实上,相关媒体在全部的调查中,正和股份始终以“相关领导全部出差了”加以推托,对所有询问不置一词。而羊城晚报记者按公司提供的电话拨打过去,也奇怪地发现,与一般上市公司所留电话均为董秘办或是证券事务代表的电话不同,该公司一名接电话的女性工作人员居然表示:这里是总机,所有领导都不在。羊城晚报记者追问:从之前的媒体报道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天时间了,为何领导一直在出差?她表示不知情,反正领导就是在出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王岐山:中央巡视组要找出老虎和苍蝇
  • 体育国王杯-C罗进球+红牌 皇马1-2丢冠 视频
  • 娱乐央视主持张羽否认卷入贪腐案:捕风捉影
  • 财经20%个税被指劫贫济富:越没钱交的税越多
  • 科技联想立“军令状”:两年内在华打败三星
  • 博客罗援少将:琉球肯定不属于日本
  • 读书最后逃离大陆的国军:异域孤军沉浮记
  • 教育毕业生爽约创新高:75%雇主遭放鸽子
  • 育儿人贩因小孩聪明卖不出去将其溺死(图)
  • 管清友:中国经济的黄仁宇困境
  • 朱恒鹏:为何让官员帮我们给医生发工资
  • 张捷:中国的住宅奢侈品在形成
  • 谢百三:全球股市都在涨 中国股市怎么办
  • 钮文新:日本将把中国当成自动提款机
  • 冉学东:日本经济为何突然雄起
  • 梅新育:CPI和PPI走势背离意味着什么
  • 安邦智库: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
  • 叶檀:中国外围经济环境极糟
  • 陈虎:中国房地产崩溃是否已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