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共同底线

2013年04月03日 22:53  经济观察报 

  章诗依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东方》杂志连续刊登了署名“卞悟”谈社会公正的系列文章,读过之后,感觉有如闪电划过彼时晦暗的思想夜空。后来知道,“卞悟”是秦晖的笔名(有时是其与金雁合用的笔名)。在个人的阅读体验中,先后追踪过一些人的文字与思想,但对有些人跟踪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就做了告别,只有极少数的人,二十多年来一直没离开过视线。这其中,秦晖应该排第一。原因很简单,在我看来,他的文字与思想,无论对历史还是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最具解释力和穿透力。

  有人曾经打过比方,说秦晖是一架携带精确制导导弹、24小时都在巡航的战斗机,弹无虚发,直中命门。从思想纷争的意义上说,这一比喻相当准确。在过去的20余年中,秦晖岿然屹立在现实中国的前沿,几乎参与了思想界所有重大问题的争论,并且发出了既有深厚学理又最接地气的声音。采取诺齐克的立场,信奉公正至上,自由优先,反对强制,是秦晖思想的底色。但秦晖的价值,不在于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泛泛宣讲,也不在于对自由主义有何原创性贡献,而是从自由主义出发,针对中国现实,结合具体问题开方拿药。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少数与学术同行的争论文字,秦晖的许多文章,可视为为了取得疗效,先把庸医乃至巫医排除在解决方案之外的努力。当然,所谓排除,用的是思想与逻辑的力量。正是在这方面,秦晖显示了强大的驱魅能力。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曾经引发大规模的下岗浪潮,工人们被用极低的补偿价格,买断工龄,企业则以盛行的MBO方式落到内部人手中。这一轮国企改革,导致的社会分裂至今仍难弥合,社会怨恨仍然深重。对此,“左派”将问题归罪于自由主义甚至跨国公司的罪恶,一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则从产权明晰至上出发,认为“抢来本钱做生意”也比名义上全民所有而实际上人人皆无的国有体制好。对此,秦晖既力辟“左派”错置问题情境,也反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可的“抢来本钱做生意”这一既成现实,提出“公平分家”的主张。他结合俄国斯托雷平不公正改革的教训,以及苏联转轨过程中不公平分家的后果,警示中国现实。与“新左派”的论战,秦晖指出其“将别人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可谓击中要害。对于秦晖与“新左派”的论战,在笔者看来,他已竞全功,“新左派”至今已不敢撄其锋芒,在思想市场上的影响力业已相当式微。对“新左派”的清算,意义重大,因为“新左派”抽离中国具体情境的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有碍改革的推进,成为既得利益集团阻碍进一步改革的护身道具。对于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中国模式”,世间要么不解,要么一片颂扬,秦晖的“低人权优势论”一出,颇具答疑解惑的功效。或许在权力一方看来,秦晖未免是一位扫兴的思想者,其理论与思想,不像“新左派”那样贴心,而是处处败兴。然而,面向权力说真话,不正该是学者应有的气质吗?至于耳朵的感受,那不是学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东欧转型问题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堪称秦晖与金雁伉俪的巨献。这么说绝非夸张。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关于东欧转轨国家的研究,已经不单纯是学术问题。关于东欧国家转轨后的演变与发展,在中国国内一度就连基本的经验材料都缺乏,更遑论直面真问题的深入研究。公众能接触到的,都是经过高度选择性的材料。起初,媒体上充斥的,是一幅东欧国家转轨后混乱无序、怨声载道的图景。待到其中一些国家度过了转型初期带来的震荡,开始步入良性轨道之后,媒体却陷入集体失声的状态。秦晖与金雁关于东欧转型问题的研究,起步早,贴得近,浸淫深,富于预见性与中国问题意识,其中对于波兰、捷克及匈牙利转型与俄罗斯转型的对比研究,对中国尤其具有启发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较好地兼顾了转型中的公平与正义问题的一些东欧国家的优良表现,验证了秦晖与金雁对东欧转型的分析与判断。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秦晖与金雁的努力,中国公众关于转轨过程中及转轨之后的东欧的认知,将会多么贫乏。

  近现代中国历史也是秦晖思想耕耘之地。我们曾经以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个启蒙年代。现在看来,就近现代历史领域而言,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才是真正的启蒙年代。这十余年里,经由学界与民间的共同努力,对历史的正本清源工作得以展开,一些被抹掉的历史被打捞,一些被歪曲的事实被纠正,一些“真理”被证伪,而大量新的事实与洞见浮出水面。辛亥革命百年之际,秦晖发表系列文章,梳理革命、宪政等历史命题,特别是对抗战后中国巩固国家权益的艰苦历程的钩沉,以及对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的重新叙述,多有发覆之见,极具正本清源的意义。这一系列文章,与近年来学界及民间的努力一道,对于恢复历史正义、还史学以尊严,具有重要价值。

  读秦晖的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其鲜明的论战气质,个中原因不难理解——强烈的问题意识使然。乐于论辩,在秦晖当然不是为了追求杀伐之快,而是为了求取共识,以利于中国能够早日告别“秦制”,步入自由民主的大道。这一点,仅从他新近出版的《共同的底线》一书的书名,就能看出来。此书集结了他1999年—2002年间写作的文章,上述主题,在这些文章中有充分的反映。十余年前的文字今日拿出来出版,充分显示了作为思想者的秦晖的“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但也正像许多人指出来的那样,说明了中国改革步履的缓慢与沉重。

  在秦晖看来,今日中国,左右、朝野应该共同遵循的底线,是公平、自由,反对强制,约束权力。离开这些底线,左右之争无意义,保守与激进谈不上,自由与福利的多寡是伪问题。在笔者看来,在改革意愿下降、社会思潮两极激荡的今日中国,为社会寻找底线,无疑极有必要。而事实上,底线也并不难寻找。即拿秦晖提出的上述底线而言,公平、自由,反对强制,约束权力,哪一条会有人公开反对?可惜,悲哀的是,又有哪一条被诚意地制度化地信奉?底线易寻,共识难成。底线是客观的价值,共识则需要主观的意愿。思想的背后有利益,而利益很难被思想说服。失明向来是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动机,离不开利益,有超越情怀的人毕竟很少。如此想来或许丧气。

  不过,秦晖并不悲观。他相信思想与观念的力量,无疑也会继续自己与风车的大战。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是题为《流水前波唤后波》的评论王小波的文字。这或许带有某种意味。对于这位洋溢自由主义精神的作家,秦晖充满敬意。王小波在中国文坛上孤绝的背影,让秦晖感慨。文章中他说:“当今中国,自由主义缺的不是学理,而是实践,不是很少有人能懂得那些高深著作,而是尊重人权、公平交易这类起码规则的实行。即便我们写不出罗尔斯、哈耶克那种层次的理论巨著,我们也可以实行‘拿来主义’;但倘若我们干不了甘地、哈维尔等人所干之事,那是绝不会有人代替我们干的。而这些事说穿了无非一是拒绝专横,二是宽容待事……”这种理想,虽然低调,但仍需艰苦卓绝的努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美媒:中国向中朝边界调集军队
  • 体育亚冠舜天2-0首胜 国安平与榜首同分 视频
  • 娱乐身边人证实:王大治未离婚 疑借董洁上位
  • 财经城市天然气价格黑洞:高盈利却仍喊涨价
  • 科技传苹果第二季开始生产新iPhone
  • 博客郎平:怀念战友陈招娣 上海罕见天象(图)
  • 读书半世飘零功过谁说:张学良幽禁秘史
  • 教育高中生下跪喂父母吃饭被指作秀(图)
  • 育儿跟汤唯学习准妈妈的唯美穿衣法(组图)
  • 马光远:中国已经告别住房短缺时代
  • 官建益:A股是中国死穴
  • 杨涛:银监会8号文的双刃剑效果
  • 叶檀:坐等房价再翻番
  • 王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 人的位置在哪
  • 杨再平:台湾银行业利率市场化六点教训
  • 陈功:中国的权力森林
  • 林采宜:新国五条细则能否让房价回归理性
  • 苏培科:中国金融资产不宜过度证券化
  • FT中文网:中国经济的四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