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行情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聚焦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 丰硕成果推动中俄合作再上台阶

2013年03月25日 07:14  金融时报 

  作为新当选的中国国家主席的首次出访,习近平主席的俄罗斯之行不仅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一如预期地以其丰硕成果推动中俄合作再谱“佳曲”。除了中俄领导人在发表讲话时凸显对中俄合作的高度关注外,中俄领导人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更是以其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力促“中国梦”与俄罗斯“强国梦”的有效对接。

  3月24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弘表示,本次习近平主席访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这次出访促进中俄政治领域较好的合作成果进一步向经济、文化等领域延伸;其次,这次出访令中俄之间合作更趋制度化、程序化;再次,这次出访还强调了中俄在金砖框架等领域的合作,这不仅会令中俄合作内容更显丰满,还将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持续深化。“总的来看,在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本次访俄将推动中俄合作再上新台阶。”张弘如是说。

  深化中俄关系 树立大国和谐共处典范

  同为新兴经济体大国,中俄关系不仅关乎两国经济发展前景,也对全球经济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为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了典范。”中俄联合声明表示,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中俄关系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张弘表示,从中俄领导人表态以及联合声明来看,中俄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这将进一步提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方面,作为相邻的新兴经济体大国,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随着两国政治、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强,目前中俄两国关系已进入互为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在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延绵不绝的大背景下,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及发达国家央行量化宽松不断升级等诸多事件,也令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更加关注彼此合作以便共御风险。

  加强经济合作 推动量与质的平衡发展

  在联合声明中,中俄领导人表示,中俄面临的战略任务是把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双方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3年至2016年)》,明确提出将加强中俄在能源、核电、农业以及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声明除了表示力促实现中俄经济合作量与质的平衡发展之外,还明确用数字列出未来中俄经贸发展目标——实现双边贸易额2015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前达到2000亿美元。除此之外,联合声明还表示,将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信贷等领域推广使用本币。

  “根据我们的研究,首先,从中俄当前的经贸基本面以及发展势头来看,中俄实现上述硬性经贸指标是完全有可能的。”张弘表示,中俄之间天然气、石油等重大项目的实施,都将给中俄经贸发展带来强大动能。其次,联合声明中以政治宣言的形式对中俄多个领域的合作加以确认,这些领域合作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合作前景看好。再次,联合声明提到推动双方经济交往中的本币使用,这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俄罗斯意欲提升本国货币国际地位的大方向是相符的。预计未来中俄之间的金融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承诺共同努力 支持金砖国家全面务实合作

  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努力推动金砖国家领导人德班会晤将金砖国家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同时,双方强调在金砖国家框架内开展全面务实合作十分重要,这包括支持工商理事会工作,探讨建立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继续在科技、农业、卫生等其他重要民生领域开展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金砖国家中经济规模较强且影响力较大的国家。”张弘表示,本次中俄联合声明除了强调在金砖国家框架内推动务实合作之外,更细化地提出了诸多实质性的合作领域和内容。这凸显出在发达国家大肆开启“印钞机”掠夺发展中国家经济成果的背景下,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抱团取暖”的必要性以及合作意愿更趋强烈,这将为未来彼此之间深化经济金融领域合作带来动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专家称近年政府造城卖地拿走农民30万亿
  • 体育CBA总决赛II阿联26+11 广东总分2-0山东
  • 娱乐旧爱挺人工D奶 婚宴拒请吴宗宪(图)
  • 财经十堰4500套商品房半价售给公务员惹争议
  • 科技马化腾:运营商应转向数据业务微信不收费
  • 博客唐师曾:基辛格吊唁乒乓名宿庄则栋(图)
  • 读书空前绝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
  • 张明:中国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周永亮:无锡尚德破产告诉我们什么
  • 倪金节:房价涨势即将失控?
  • 姚树洁:有利益无灵魂的房市极可怕
  • 王东京:企业岂能一关了之
  • 徐斌:中国城镇化原动力是对外开放
  • 陶冬:塞国危机未解 联储承诺稍变
  • 梅新育:铁道部改革应始终坚持发展导向
  • 杨涛:税收增速下滑可能是好事
  • 李迅雷:如何让房价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