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非银行金融公司崛起

2012年12月25日 00:19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朱禁弢 | 编译

  金融业正迎来一个天赐良机,但前提是——你不是银行。

  MarketInvoice是一家经营着电子市场的新公司,在该市场上,小公司向投资者打折出售其未收到款的发票。这让急需信贷的公司可以比原来更快地获得现金,而买家则可通过抢购来的发票获利。自从2011年推出该项业务以来,很多小公司通过MarketInvoice已收到4000万英镑。

  在过去几年中,像MarketInvoice这样的“P2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他们的财源滚滚得益于银行的银根紧缩。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对英国最大的这样一个平台Zopa的投资,标志着这一行业的时代正式来临。12月7日,英国财政部认可了这个新兴行业,宣布它可能会进行监管,鼓励用户信任这个行业,让它发展得更快。

  伦敦金融城里的Ares Capital Europe,是一个专门从事欧洲中端市场公司债务的投资者。2006年,该公司在伦敦设立了办事处。当时金融系统都被银行所掌控,而这些银行都面临高杠杆和错误定价的风险,认为这不会善终。

  目前,一个由23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每年对约350个可能的私人债务投资项目进行筛选。其他的私人债务基金也很忙。资产管理公司Intermediate Capital Group 就在欧洲处理夹层债的过程中,变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基金。夹层债是指公司资本结构中偿还顺序位于优先债务和股票之间的债务。

  各地银行都承受着监管机构、债权人和股东的压力。这些人正把银行重塑成更安全、更小的实体。非银行金融公司正利用这些银行痛苦的萎缩经历,转化为对他们有利的优势。他们最大的机会就在欧洲。长期以来,欧洲的银行业对大规模融资的依赖程度要高于美国同行,目前他们正试着更多依赖于存款。

  他们过去积极于为远期资产提供融资,如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现在他们更喜欢短期资产,融资更方便且能缓解监管机构的担忧。

  英国《经济学家》2012年12月15日

  【安倍经济学能否有效?】时隔3年,日本政权再度轮换。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执政后,将用200万亿日元来强化国土,推行扩张型财政政策,让通货膨胀率提升到2%左右,通过修改日本银行法来实行更宽松的金融政策。市场对安倍的期待已通过日元贬值、股价上升表现了出来。经济界认为,日本的问题不在通货紧缩上,而在于日本不能从经济走下坡路的状况中挣脱出来。如果不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安倍的经济政策也许能一时获得市场的欢迎,但并不能最终解决日本的经济问题。(翻译:陈言)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012年12月22日

  【全球贸易的风最终能再吹到美国吗?】几十年来,制造业的每次趋势都青睐发展中国家,却不理睬美国。制造业占美国经济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20%下降到如今的10%。而在中国,这一比重为30%。但最新的技术创新潮、通信系统和产品工具可能逆转这种趋势,它们通过将设计、改良和生产放在美国,从而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将自身的产品投放市场。同时伴随社会经济的变迁,除少数经验丰富的公司外,中国的外包行业已面临高昂的成本和棘手的发展问题。(翻译:朱禁弢)

  美国《大西洋》月刊2012年12月刊

  【两岸90后】他们出生在最富裕的年代,却要面对被剥夺的未来。他们既理想又务实、自我又多元、百无禁忌更有“实践爆炸”的行动力。这两年,第一代的90后将陆续从两岸的大学毕业,加入职场。带影视团队前往北京采访的制作人李雪莉说:“我们距他们不到20年,却像进入一个光速隧道里,摸黑,重新学习和理解这复杂多样的世代。”专题小组用一个个年轻人的生命故事,描绘出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炸弹世代”。

  中国台湾《天下》2012年12月12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新华社披露习近平工作生活与家庭 旧照
  • 体育诺天王复出小牛惨败马刺 恒大签巴西新星
  • 娱乐赵本山小品被曝已敲定 小人物带徒弟
  • 财经北京房市有点疯狂 客户不敢花时间谈价
  • 科技FIT系列应用创始人冯华君病逝 年仅31岁
  • 博客为何无人给救护车让路 实拍烟台暴雪(图)
  • 读书作为教主的东方孔子与西方耶稣谁更高明
  • 教育家长攀比致留学泡沫 四六级真题
  • 育儿香港小朋友给写信圣诞老人邮政回信忙难
  • 李山泉:京广高铁2727元商务座票并不贵
  • 黄生:平安股权转让背后不大可能是肖建华
  • 王德培:中国金融混业有什么前景
  • 罗天昊:学习土耳其文化变革
  • 宋文洲:国企兴旺 民生无望
  • 端宏斌:末日论的信徒真的会认错吗
  • 洪平凡: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 叶楚华:房价飙涨时代已终结
  • 姚树洁:中国要重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 郑风田:一号文件为何聚焦农业经营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