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西凤酒4.2亿亏损迷局 账面亏损能否掩盖经营亏损

2012年12月21日 23:11  中国产经新闻报 

  编者按:众所周知,白酒以清澈透明为上品,但白酒行业却存在诸多的不透明,掩盖着诸如塑化剂、勾兑门、农残门、年份门等太多亟待揭开的迷雾。仅从盈利方面看,屈指可数的几大白酒品牌多属国有控股或国有企业,在酒价不断翻番上涨的今天,掌管白酒经营权的大佬们是赚是亏?赚多赚少?亏多亏少?为谁而赚?又缘何而亏远非上好白酒一般透明见底,诚如酿坏的酒一样混沌不清。最近卷入舆论漩涡的老牌西凤酒堪称其中典型。60年前,中国第一届评酒会。茅台、泸州老窖、汾酒和西凤酒被评为中国首届四大名酒;60年后,当初实力在伯仲之间的企业差距日益拉大:按2010年的销售收入统计,西凤仅为茅台11%;泸州老窖32.5%;汾酒37%。早已经退出全国四大名酒之列、低调、隐身多年的西凤酒,自今年9月开始突然进入全国公众视野,但并非由于什么耀眼的业绩,恰恰相反是因为曝出4.2亿元的巨额亏损。

  本报记者 黄贵耕报道

  新华社报道、利安达审计报告及内部职工发出的网帖均显示,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西凤酒公司)2010年累计亏损超过4.2亿元。但这一看似铁板钉钉的事实却遭到西凤酒公司的彻底否认。

  西凤酒公司给出最令人费解的解释是,利安达审计报告得出的亏损结论是因为不同的记账所致,因此,即使算亏损也仅仅是账面亏损,而非经营亏损。

  4.2亿元的巨额亏损,居然能与实际经营无关。账面亏损而非经营亏损,说明账面与实际经营不符,账面既然不能反映实际经营盈亏状况,那么这种账面与假账又有何区别?西凤酒公司承认账面亏损、却否认实际经营亏损,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西凤酒真假亏损背后又隐藏怎样的秘密?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专程赴陕西宝鸡市调查,试图揭开西凤酒亏损迷局。

  “亏损”赖上记账方式

  9月4日,据《新华视点》报道,2011年12月28日,西凤酒公司召开董事会,公布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上一年度的财务审计。经审计,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56490万元,但企业累计亏损超过4.2亿元。

  这一爆炸性新闻经权威媒体报出,立即将西凤酒推入舆论漩涡。随后,在网上不断爆出以西凤酒公司销售职工之名发出的“陕西西凤酒巨亏4.2亿的内幕真相”网帖,直指亏损源自高管层的利益输送,并非天灾实乃人祸。

  同时报道西凤酒亏损4.2亿元的还有《第一农经网》。

  9月28日,西凤酒公司对新华社的另一家子媒 《经济参考报》解释说,媒体披露的公司巨亏4.2亿,属于历史多年积累而成,并非单纯由于2010年当年经营亏损所形成。公司根据上市公司要求,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对于销售确立的条件和成本匹配原则,同意审计机构调整公司2010年营业成本,对积压报废包装材料、库存成品酒损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基于这些符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要求的审计调整,才造成公司2010年账面亏损4.2亿。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凤酒公司对《中国经营报》也作出上述类似解释。

  据报道,西凤酒公司董事长喻得鱼解释说,2011年之前,西凤酒尽管一直在致力于引入中粮集团等战略投资者,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这导致西凤酒的财务及统计体系一直在沿用历史老办法。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入驻之后,按照要求,西凤酒开始180度大转弯,所有的财务制度,都在采用上市公司标准严格自律。

  “显然,自律的结果就是财务报表出现了一个对接期,即2010年和2011年的财务数据,采用的不是一个标准。” 喻得鱼说。

  西凤酒公司总经理徐可强对《中国经营报》进一步解释说,如在2010年,企业按照最终回收了多少货款来核算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但2011年改革之后,只要产品发出,就视为已经销售。“正是因为这次改革,导致2010年发出去的许多货,计入了2011年度的利润和销售收入,因此才出现了2011年能够盈利1.5亿元的局面。”

  12月17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专程赴西凤酒公司采访,该公司宣传部赵部长很肯定地说,“西凤酒公司没有出现4.2亿的亏损,亏损原因是审计单位的记账方式不同造成的,因此,即使算亏损,也只是账面亏损而非经营性亏损”。

  随后,西凤酒公司在给《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书面《回复》中更加详细地表述了赵部长的上述观点。

  《回复》称,在财务管理上,2009年,西凤公司在增资扩股,吸引战略投资进行重组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公司进行了年报审计和资产评估。之前,是以销售合同签订并以回款来确认营业收入,2010年有5.95亿元货款实际已经到账,但是,成品酒尚未发运。在对2010年年度审计中,审计机构按照“以物权转移为确认原则”,对2010年“营业收入”进行相应调整,重新确定了销售额。“上述5.95亿元货款没有被确认为2010年的销售收入,但是未来会把这部分收入计入物权转移的会计年度”。因此,4.2亿元账面亏损,属于会计政策调整,并非经营性亏损。

  按照西凤酒公司的说法,2010年亏损是因为当年的数亿销售收入没有在当年入账,因此,2010年才出现账面亏损4.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度未入账的收入必然要转移至下一年的2011年度。但是,记者调查发现,西凤酒2011年净利润仅为1.04亿元,若扣除上年转移的4.2亿元,2011年度实际亏损将超过3亿元。

  层层转销只为合理避税?

  记者调查发现,《新华视点》不仅仅是根据相关审计报告曝出西凤酒公司亏损4.2亿的表像,而且挖出了部分导致巨额亏损的内幕原因,即通过成品酒在内部进行层层转销,“假销售”制造繁荣泡沫,用“真奖励”向个人输送利益。

  报道称,西凤酒为了虚增销售额,成品酒在内部进行了层层转销:公司本部先将酒对外销售给一家空壳的祥云公司,祥云公司再将酒又卖回给西凤酒公司下属非独立法人的销售分公司,销售分公司又将酒卖给营销公司,最终由营销公司销售给真正的经销商和包销商。通过内部的层层转销,虚增业绩。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就上述问题及祥云公司的背景情况采访西凤酒公司时,该公司在给出的书面回复中解释说,设立内部销售公司及与祥云公司合作只是为了降低出厂计税价格,进行税务统筹。

  据《回复》称,在销售管理上,西凤酒企业借鉴了国内白酒行业税费运作的普遍做法,在政策范围内统筹税费缴纳,国家税务总局在2009年8月1日前对白酒制造企业的消费税只在生产环节征收,业界通行的税务统筹方式是“设立销售公司或营销公司”,形成“企业出厂价”和“销售公司出厂价”两个价格,即先将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给销售公司,然后,销售公司以较高价格出售给经销商,企业按较低的“生产企业出厂价”报税,降低计税价格,西凤酒公司在内部成立销售公司就是为了降低内部销售成本。

  《回复》进一步解释说,2009年8月1日后,随着《白酒消费税最低计价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在保持20%从价税率不变的前提下,白酒消费税计税价不得低于酒企实际销售价格的50%,其中大型酒企不得低于60%。同时,为了保全税基,国家税务总局还明确规定:对设立销售公司的白酒生产企业,将依据《办法》,对计税价偏低的白酒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因此,设立销售公司进行税收统筹的现实意义就不存在,因此,西凤酒公司于2011年终止了与祥云公司的合作,注销了销售分公司,减少了销售环节,缩短了销售链,使之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提高了企业管理经营效益。

  据了解,祥云公司并非西凤酒内部公司。但是,西凤酒公司既没有说明选择与祥云公司合作的理由,也没有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何时终止了与祥云公司的合作关系。祥云公司的背景如何?在与西凤酒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具体获取多少利益?其获利是否存在挤占西凤酒公司的利益?西凤酒公司在回复中只字未提。对此问题,本报将通过其他途径作进一步调查,以揭开相关真相。

  “亏损”的庐山真面目

  西凤酒公司内部职工反映最强烈的,并非该公司高管层经营不善导致亏损,而是控诉公司高管层将西凤酒最赚钱的核心产品擅自交给民营企业或者高管自己及家属子女参股的公司去经营。

  其中被指名道姓的有某高管的儿子在红色经典西凤酒中有3000万的股份,某高管老婆在凤翔县一毛姓个体经营的印刷厂中占有51%的股份,使得毛某的印刷业务倍增,回款迅速,一夜暴富。

  西凤酒公司向央视投放巨额的广告全部由该公司某副总在上海的亲戚独家代理。

  无锡市湖光印务公司也因为有西凤酒公司某高管暗中参股及儿子担任该公司副总,而包揽了西凤酒公司的包装材料采购业务。

  据反映,西凤酒公司开发的高档品牌“红西凤”先由西凤酒公司投入数亿元在各类媒体上打广告,出现利润大、销路大的良好局面。但正在这一品牌市场成熟时,却被交给丁某参股的民营红西凤公司经营。

  《新华视点》在报道中将其形象比喻为国企“栽树”个人“摘果”。

  报道称,西凤酒公司虽然出现4.2亿元巨额亏损,但参与“假销售”的相关人员和经销商却仍是“盆满钵满”,照样拿到各类销售补贴和奖励。

  不仅如此,该公司内部营销人员和管理层居然也因“假销售”拿到高额奖金。在完成年度销售任务后,公司总经理的个人奖金就不低于150万元。

  另据内部知情职工反映,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公司总裁借公司的个人借款569.38万元,至今未还。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就上述内部职工反映的问题向西凤酒公司进行核实时,该公司宣传部赵部长表示,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中没有显示总裁借款一事。但赵部长同时表示,不能直接提供审计报告向记者证实此事。其他问题西凤酒公司在书面回复中没有做出相关回应。

  12月18日,记者就西凤酒公司曝出4.2亿元亏损及涉嫌向个人利益输送,损害国企利益的问题采访宝鸡市委市政府时,宝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自从《新华视点》关于西凤酒巨额亏损报道刊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进驻西凤酒公司进行调查,目前还在调查中,市审计局也同时介入调查。这一说法,记者在宝鸡市政府新闻办得到印证,新闻办康副主任说,由国资委牵头组成的调查组目前正在西凤酒公司作相关调查,等调查结果出来立即向本报记者通报。

  随后,记者通过电话向西凤酒公司宣传部赵部长求证此事,赵部长亦表示西凤酒公司自己也在自查,市政府调查组也确实有进驻西凤酒公司。

  对此,本报继续予以关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杨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
  • 体育CBA-易建联18+12广东胜 陈涛加盟阿尔滨
  • 娱乐《泰囧》电梯美女是真人妖:泰国十大妖后
  • 财经百胜集团鸡肉样品疑似检出抗病毒药
  • 科技摩托罗拉资产频遭谷歌甩卖:或将自然死亡
  • 博客马未都:末日传说成笑话 冬至饺子宴(图)
  • 读书黑色幽默:解密人类历史上的末世预言
  • 教育国外高校中国学生扎堆 留学收获有多少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
  • 谢百三:分歧最大的一次牛市
  • 秦红:客户维护费的前世今生
  • 熊鹭:美国财政无悬崖
  • 彭真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
  • 罗天昊:借外国青年 养中国老人
  • 刘泳华:最值得期待的8个世界末日
  • 何亚福:为什么连计划生育都有人信
  • 赖伟民: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 陶冬:美国不再进口石油会怎么样
  • 艾诚:亚洲商业教父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