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京广高铁开通 助推城镇化进程

2012年12月21日 20:49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李正强 北京报道

  12月20日上午10点开始京广高铁动车车票将正式发售,可预售12月26日至31日期间的车票。据了解,京广高铁开通后,将在线路上行驶D字头和G字头两种席别列车,其中D字头动车运营时速为250公里,G字头列车运行速度则达到300公里/小时,票价也根据列车时速和席别不同而有差异。

  据了解,京广高铁开通后,高铁“四纵”干线将全部贯通,中国高铁运营版图有了重大刷新。京广高铁这条大动脉连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都市圈、珠三角经济区,分为北京到石家庄、石家庄至武汉、武汉到广州、广州至深圳四段,预计2015年深圳到香港。

  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孙飞对记者表示, 京广高铁开通后,对沿经地区的经济影响是深远的,将带动旅游、地产、文化、教育、交通、商业零售、战略新兴产业的优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我国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铁达1.3万公里;我国在建高铁达1万公里,今后3年客专投产9200公里;2020年,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其中,规划建设“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客运网骨架,其中,“四纵”客运专线为:北京—上海:全长约1318公里,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全长226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全长约1700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秦皇岛—沈阳已于2003年建成;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另外的“四横”客运专线为:徐州—郑州—兰州:全长约1400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杭州—南昌—长沙:全长约880公里,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青岛—石家庄—太原:全长约770公里,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宁汉蓉):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铁路交通网络的日渐完善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四纵”、“四横”把我国的东部、中部和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纳入规划,不但打通了南北东西的大通道,还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城市群的轨道交通网,这将使我国发展区域经济格局优势越发明显。

  孙飞表示,京广高铁大动脉的开通对我国区域经济统筹增长的集群效应正愈发显现,对区域客运、物流业务的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特别是对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与城市集群的聚合将产生源动力。区域产业的整合与规模效应将陆续显现,相关产业纵深延展,对未来中国经济区域及产业结构产生重大正能量。京广沿线各个区域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及特色与高铁大动脉沿线的区域及资源进行取长补短、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优化与科学发展。

  另有关区域研究专家分析,高铁在促进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高铁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城市功能的外拓、产业的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高铁建设发展形成的区域,其城市能级远远大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的城区,因此高铁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更大的拉动作用。

  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集聚和规模的扩大,城市群开始涌现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据统计,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59%,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十大城市群以全国土地面积的10%,完成了全国GDP的53%。

  12月16日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单独一项任务列出,这是本届年度会议有别于往年之处。会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林仲洪曾撰文表示,城市集群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随着城市功能的转换重组、旧城更新和新区拓展,产业不断外迁,旧城密集的人口开始向核心城市新的拓展区疏解和集聚。人口分布趋于分散化,人们的工宿距离日益扩大,一般会在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形成稳定的通勤流。城市群的形成和城市专业化的发展,使得原来单一城市的产业布局分布于更为广泛的地域上,城市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传统城市内部的交通流有相当部分也相应转移到核心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其流动特点表现为周期性和高频率。因此,布局合理、能力充分、高效集约的城市运输通道作为城际间的“传送带”,对于城市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中国规划的高速铁路网,覆盖了93%的省会城市、80%的5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大城市、7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对促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将发挥重要作用。高速铁路沿线地区产业和人口集聚,将促进新城镇形成,并可以降低城镇化成本,拓展城镇的发展空间,增强已有城镇的竞争力,对城镇化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加快城镇化是必然趋势,同时,对城镇交通的运力、效率和环境保护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速铁路网必将促进和带动城镇发展。

  对此,孙飞表示,我国高铁建设的发展,对目前中央提出的城镇化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当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与全国各地的交流,有利于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特别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高速聚集,加速城镇与城市基础设施、要素市场与各项功能的完善,有利于加快实现城市化,特别是城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杨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
  • 体育热火大胜小牛 陈涛正式加盟大连阿尔滨
  • 娱乐《泰囧》电梯美女是真人妖:泰国十大妖后
  • 财经百胜集团鸡肉样品疑似检出抗病毒药
  • 科技摩托罗拉资产频遭谷歌甩卖:或将自然死亡
  • 博客马未都:末日传说成笑话 冬至饺子宴(图)
  • 读书黑色幽默:解密人类历史上的末世预言
  • 教育国外高校中国学生扎堆 留学收获有多少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
  • 谢百三:分歧最大的一次牛市
  • 秦红:客户维护费的前世今生
  • 熊鹭:美国财政无悬崖
  • 彭真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
  • 罗天昊:借外国青年 养中国老人
  • 刘泳华:最值得期待的8个世界末日
  • 何亚福:为什么连计划生育都有人信
  • 赖伟民: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 陶冬:美国不再进口石油会怎么样
  • 艾诚:亚洲商业教父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