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全球市场应对美联储按捺不住的“QE情结”

2012年12月14日 06:11  金融时报 

   记者张环QE3墨迹未干,美联储又迫不及待在本周三宣布了新的购债计划。接二连三的宽松举措会对全球市场、其他国家货币政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产生怎样的影响?13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员曹永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先后推出多次量化宽松政策,每次的边际影响都在减弱,无论是对美国国内本身还是对世界其他各国都是如此,这也符合中国的一句古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短期内,QE影响新兴市场国家最主要的机制是跨国资本流动,但这取决于投资者对各个国家的预期和风险偏好,近期很多国家的经济数据都不甚理想,所以资本流动也不是很显著。但是如果眼光放远一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前景或许已若隐若现。如果将来美联储开始收紧,可能会引发从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回流,这种冲击可能会更明显。

  金融市场“敏感度”下降

   3个月前,当酝酿已久的QE3最终横空出世,全球金融市场纷纷笑脸相迎。当天,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均创下2007年末以来最高水平,纳斯达克[微博]指数也达到多年来高点。除此之外,由于美元大幅走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攀升至5个月来高点。其中,纽约黄金期货合约价格大幅上扬至近7个月高点,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原油价格更是飙升至今年5月以来高点。在乐观情绪影响下,隔日开盘的新兴市场股指也涨声一片。

  然而,随着本次新购债计划的尘埃落定,金融市场并未出现预想中的景象,似乎包括黄金、汇率以及国债在内的市场都已经对美联储的行动麻木了。当天收盘时,美国股市三大股指表现平平,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微跌,标准普尔指数微涨。由于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下跌,美国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也收窄到1%左右。国际金价先涨后跌,纽交所明年2月交割黄金期货价格收盘仅微涨0.5%。

  “距离美联储宣布QE1已经过去3年零9个月了,很显然,市场的敏感度正在逐渐下降。”曹永福表示,因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怀疑这些政策是否对提振经济和创造就业起到了实际作用。从市场表现看,尽管美联储的新举措表明其降低失业率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决心,股票、原油和黄金等价格也均在第一时间出现上涨,但投资者依然有些犹豫。特别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强调“财政悬崖”风险时,强大的卖压使市场出现先涨后跌的局面。

  恐掀新一轮全球宽松潮

  上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和新西兰央行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澳大利亚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00%,本周美联储的举措无疑是给2012年最后一次各大央行集中议息画上了圆满句号。曹永福指出,尽管欧洲央行选择了按兵不动,但接踵而至的基本面的负面消息,已经推升了降息预期。目前,美欧日正在掀起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浪潮,市场对全球央行进一步宽松的预期正在升温,2013年全球各大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被宽松二字主导,并且在全球经济未见好转之前,这种局面很难改变。

  从各大机构对全球经济前景的诊断来看,悲观预期占大多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版中,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在日前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称,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增长总体乏力。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只有2.9%,2013年有望提高到3.4%,而这两个数字与5月份的预测值相比,都有了大幅下调。本月初,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在其最新报告中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0%,2013年为2.4%,2014年为2.9%,最新预期普遍低于上一季度给出的2.1%、2.6%和3.0%。

  新兴市场仍需保持警惕

  在谈到对新兴市场影响时,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其对新兴市场带来的货币升值压力已小于前两轮。尽管美元指数已从今年7月中旬的84高位下跌至目前的79点左右,未来恐将进一步走弱,但由于欧债危机仍是困扰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风险因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也明显放缓,经济数据都不甚理想,美元资产对于投资者来说仍具一定吸引力,因此QE政策产生的充裕流动性的溢出效应也会相应降低。

  曹永福强调指出,在美联储QE3和QE4、欧洲央行“直接货币交易”(OMT)以及日本央行新增数十万亿日元等量化宽松政策先后出台的大背景之下,新兴市场热钱涌入风险有所上升。野村证券全球股票策略主管葛文高表示,数据显示在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180天之后,热钱就会大量涌入亚太股市。当然,对中国来说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必须要获得合格的境外投资者(QFII)资格,而申请、审批程序耗时较长,热钱流入中国市场的规模不会太大。另一方面,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央行可能需要以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或印更多的人民币加以应对,这会增加中国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对股市产生影响。

  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新兴市场将再度面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在经济增长难以赶上债务增长的阶段,削减债务成了发达国家挽救经济的大概率选项。但在财政紧缩下,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与之配套的一个办法便是货币宽松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杠杆程度,通过压低货币实际价值,降低实际负债,通过外汇贬值,提高自身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尽快完成自身的去杠杆过程。必须承认的是,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一个有利因素是,其货币被全球各国当作储备货币,因此,尽管实行了货币宽松政策,未必会造成本国的通货膨胀。然而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新兴经济体来说,面对强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情况则没这么乐观。亚洲开发银行已发出警告,随着欧美央行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措施,来自西方的资金将给亚洲市场带来大幅波动以及资产泡沫的风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北京地铁连续发生女乘客被划伤案告破
  • 体育世俱杯-托雷斯连续破门 切尔西3-1进决赛
  • 娱乐晶刚大婚一月婚变动刀?霍启刚会嫩模
  • 财经鄂尔多斯的穷人们:六房六车抵工钱
  • 科技谷歌正式发布iOS版地图:添加逐向导航
  • 博客日本选出年度汉字 明星婚宴送多少红包?
  • 读书国殇日:勿忘中日历史惨痛黑镜头
  • 教育小学流行奢华生日会 包间摆酒收百元礼物
  • 育儿男孩被幼儿园老师用椅子打骨折(图)
  • 孙立坚:QE4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 宋文洲:我为什么没有改国籍
  • 谭昊:为何公私募冠军的业绩如风中之烛
  • 安邦智库:中美金融婚姻的几条纽带
  • 曹凤岐: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陶冬:猪肉正在关闭降息窗口
  • 陈序:美国人开始过得比父母差
  • 黄生:白酒行业的投资逻辑正在崩塌
  • 熊鹭:多管齐下建设美好新农村
  • 西向东:为啥现在很多男人还没女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