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收入倍增目标:国强之后更要民富

2012年11月11日 07:17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刘世昕 付雁南

   在过去数十年间的各种发展目标中,“翻番”这样的表述,并不鲜见,但以往翻番的都是GDP,而这一次,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到2020年,要翻番的,还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增加的这8个字,很快被经济学家们解读为,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执政理念的变化:从对宏观总量的关注,转向为对微观个体的关怀,发展的成果要公平地惠及全体国民。

   11月9日,温家宝同志在参加天津代表团讨论时说,在完成今后5年或更长时间的任务当中,有几件群众最为关注的事情,要特别重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被排在首位。

   对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来说,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概念并不陌生,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优化制度设计,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上世纪60年代初,面临经济社会转型的日本就曾提出了国民收入10年倍增计划,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是像传统发展模式那样,用经济总量的增长来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

   不到10年,日本就完成了国民收入倍增,形成了近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有效转变为一个消费社会。与此同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跃居世界第二位。

   所以几年前,当我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就已经有不少专家提出,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突破40万亿元,应把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列为规划目标。

   此次会上,十八大代表、中科院计算所总工程师胡伟武就曾注意到,“十二五”规划中的表述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这意味着中央更加重视让民众分享改革成果。

   而此次十八大的报告不仅再次提到“两个同步”,还进一步明确了居民人均收入与GDP都要比2010年倍增的目标。胡伟武认为,这个变化凸显出执政党提高百姓生活幸福度的决心。

   “以定量的目标对小康社会进行清晰描述,老百姓听了肯定高兴。”十八大代表、山东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说,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提出,也意味着地方官员要转变执政思路。

   以临沂为例,2010年,临沂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61元。按照这一基数,要实现翻番的目标,到202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需要达到370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元。

   张少军说,临沂是人口大市,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要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还需要倍加努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那么从全国的情况来看,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的测算结果是,今后几年,只要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9%左右就可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要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对经济发展要求会更高一些,但也只需GDP年均增速达到7.1%左右便可以保障。

   过去10年,我国的年均GDP增速超过10%,即便今年经济有下行的压力,但前3个季度GDP的增速也保持在7.7%,而且有企稳向好的势头。

   胡鞍钢计算的结果与李扬差不多,但他特别强调,未来更需要的是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增长,是货真价实的增长。

   在会议开始后的这几天讨论中,如何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几乎是大多数代表最为关注的热点。十八大代表、浙江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就认为,中央的重视是实现人均收入增长的最大优势,但难点可能是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胡鞍钢说,此次报告同时把“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写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无疑表明中央有决心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

   值得交代的背景是,在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将在第四季度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如今,一些细微的变化已经出现。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今天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年前3个季度,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2.3%,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9.8%,均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速。

   有经济学家指出,这也是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首次双双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应该重视这样的拐点。

   当年日本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用居民收入的增加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加。在我国当前投资和外贸都有下行压力的状况下,居民的消费被看作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只有老百姓兜里有了钱,才敢消费,所以此次报告中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也被解读为是改变未来经济增长结构的治本之举。

   张平今天发布的另一组数据也佐证了这种解读:今年前9个月,在内需105.5%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份额中,消费占55%,投资占50.5%,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投资。

   本报北京11月10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温家宝:任内办好两件事今后5年应抓3件事
  • 体育英超-曼联连进3球逆转 阿森纳失点球3-3
  • 娱乐大婚第3日祠堂祭祖 霍震霆夜宴亲友
  • 财经消息称油价新机制敲定 4%涨跌幅或取消
  • 科技苹果股价阴霾引供应链全面震动
  • 博客八达岭又下大雪(图) 广东人煲粥秘诀
  • 读书霸占兄妻:历史上宫闱丑闻最多的朝代
  • 教育男生为女生过节标语火辣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9岁女生孝德课上跪求爸爸原谅(图)
  • 黄凡:爆炒新股之殇
  • 张化桥:两股势力一直威胁着股市
  • Kingsley:富士康的怨言摧毁房地产核心
  • 黄鸣:没偷到就不是贼?
  • 罗善强:股市不亏钱靠理性 赚大钱靠随机
  • 李光斗:从奥巴马访缅看奥巴马的海外营销
  • 金岩石:从纳斯达克看中国的创业板
  • 蔡成平:唱衰日本电子业还为时过早
  • 艾诚:2012年美国大选是场关于人民的论战
  • 李剑:人均实际购买力翻一番是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