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债危机何时了?

欧债危机何时了?

欧债危机何时了?

  默克尔首访希腊

  【精彩观点】

  希腊承诺的相关改革还未完成。默克尔的此次希腊之行,就是要与希腊政府沟通,如何通过改革,使希腊能够满足获得下一轮救助资金的条件。 ——丁志杰(微博)

  要解决欧债危机,一定要增长经济才能有新的收入来源来偿还债务。所以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一直围绕两件事,第一是经济自主性的增长,第二是紧缩财政。 ——曹远征

  欧债危机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病,就是在设计欧元制度之前,就已经知道财政不统一,可能会在某一天带来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非常明确的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这样才有前景。 ——张鸿

  欧债危机持续三年,却仍未见起色。本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发布了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全球金融体系的信心变得越来越脆弱,欧债危机仍然是最大的危险。

  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首次访问希腊,这是否标志着欧债危机进入了一个转折点?欧洲稳定机制将如何发挥作用?欧洲稳定机制本周一正式开始生效,欧债危机就此平息了吗?对于欧债危机的前景该如何判断?本期财富观特邀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张鸿、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共同解读欧债危机背后的奥秘。

  Q1

  欧债危机是否进入转折点?

  记者:默克尔首次访问希腊,西班牙死扛不提援助的请求,这一系列关键性事件是否标志着欧债危机进入了一个转折点?

  张鸿:在前两轮欧洲的援助当中,希腊老百姓勒紧了裤带,好几年了也没见什么起色,实实在在地付出了代价。显然默克尔这一行是希望在稳定机制开始实施之后,能够给希腊政府打打气。

  丁志杰:从目前来看,希腊救助资金还未到位,主要原因是希腊承诺的相关改革还未完成。默克尔的希腊之行,就是要与希腊政府进行沟通,如何通过改革,使希腊能够满足获得下一轮救助资金的条件。

  曹远征:三年前,希腊爆发危机,救助基金正是为解燃眉之急才应运而生。随着过程的深入,欧债不仅是个别国家的问题,很重要的根源在于欧洲货币、财政没有一体化。这就导致了很多国家没有财政约束,随便花钱还不起了,还要别人的帮助。

  稳定机制正是这样走入大众视野的,这个机制的含义是将严肃性的财政纪律跟内生性的经济增长挂起钩来。去年,各国达成了财政契约,稳定机制有了基本的框架,但这个机制要求各国政府批准。尤其是德国,占整个基金中总额的27%左右。能否获得德国批准变成稳定机制能否存在的重要原因。虽然最后稳定机制在德国获批,可以运作了,但并不是无偿的。

  西班牙表示自己有钱,不愿意要救助;希腊尽管救不了自己,但代价太高了,也不愿意接受。稳定机制将欧盟对财政的管辖权延伸到各个国家,各个国家做预算,都要经过欧盟批准。如果要接受欧盟救助,花欧盟的钱,必须经过欧盟同意,当然也就意味着各国的“家事”都被欧盟控制了。

  Q2

  欧洲稳定机制解决什么问题?

  记者:欧洲稳定机制将如何发挥作用,它解决了欧债危机的什么问题?

  曹远征:经济增长乏力、过分地透支未来是欧洲债务的根源。要解决欧债危机,一定要增长经济才能有新的收入来源来偿还债务。但经济增长的前景看得不是很清楚,所以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一直围绕两件事,第一是经济自主性的增长,第二是紧缩财政。既然没有可预见的经济增长,解决方案就成勒紧裤带了。

  欧洲稳定机制不仅仅是救助,还包含一揽子的计划。第一,稳定机制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连在一起,也就是说只有欧洲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各国才会在这个机制中间参与。第二,还有配套,就是和欧洲央行的作用连在一起,但代价是财政一体化,对有的国家来说太过沉重了。

  张鸿:稳定机制只是局部解决了财政一体化的问题。因为它可以变成两难,一方面勒紧裤带,一方面又要求这个国家有自主性的增长,就是你勒紧裤带的时候要多干活,这个难度特别大。

  就整个欧债危机来讲,稳定机制其实是避免慢性病急性发作的一个药,但它可能很难治本,只是局部解决了财政一体化的问题。

  Q3

  如何看待欧债危机前景?

  记者:欧洲稳定机制本周一正式开始生效,欧债危机会就此平息吗?对于欧债危机的前景该如何判断?

  张鸿:欧洲稳定机制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多的可能需要一些技术上的安排,怎么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稳定机制连接起来。欧债危机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病,或者是免疫力低下造成的病,就是在设计欧元制度之前,就已经知道财政不统一,可能会在某一天带来这样的问题。

  现在我们能解决的是,病毒不要再扩张,或者扩张得更缓慢一些。为什么在欧洲稳定机制出来以后,外界的评价是3A级的,但前景展望却是负面的。因为欧盟的组成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法国等,这些主要的出资国评价展望也都是负面。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还是需要看到一个非常明确的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这样才有前景。

  曹远征:欧债危机也好,金融危机也好,它本质上都是去杠杆化,我们发现,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的金融杠杆程度是比较高的,因此这个去杠杆化的过程还会持续。在这个去杠杆化的过程当中,金融信心不会很强的。那么,只要这个去杠杆化的过程依然存在,依然持续,那么信心的提升就依然重要。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臣综合《央视财经评论》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外交部:日方必须承认钓鱼岛争议
  • 体育NBA中国赛-詹姆斯20+5+5 首战热火胜快船
  • 娱乐郭晶晶霍启刚喜帖曝光 22页史无前例
  • 财经美对华光伏双反:程序显失公平意在刁难
  • 科技女子窗台蹭WiFi网引众人营救
  • 博客柴静:我从未说“幸福提问”简单粗暴
  • 读书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 教育留学后就业仍不乐观 海归进入低起薪群
  • 育儿小学生回家功课有多少回忆那些年的作业
  • 健康疼痛分12级分娩居首 揭秘你身边藏哪些毒
  • 女性梦露珍贵私人生活照 好声音女友谁最美
  • 尚品国境之内的绝色秋景 大闸蟹配酒法则
  • 星座测试哪种男人旺你 12星座藏私房钱
  • 收藏乾隆收藏近万块古玉 熊猫金套币涨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