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振兴赣南的信号:中部落后地区将获国家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18日 07:04  21世纪经济报道

  程东升;黄诗欣 赣州、瑞金、南昌报道

  核心提示:赣南等老区获得了中央政策和资金的强力政策支持,获得了振兴的便利条件,但是,对于晋中南、皖北、湘南等没有获得特殊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地区来说,他们又该如何追赶、自救?

  新赣南开始了。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两周年之际,一度被边缘化的赣南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而两年前,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加快江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这个占江西全省国土面积30%、人口占全省总人口50%,包括有38个县(市、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却遗漏了赣州这个在江西举足轻重的地区——这个规划区涉及到了江西11个设区市中的9个,却没有包括萍乡和赣州。

  “赣南无疑被边缘化了,这不仅对整个江西的发展有失平衡,对赣南的发展也是个遗憾。”长期跟踪研究赣南贫困问题的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程宇航说。

  赣南已成为江西振兴的短板,但赣南的发展举足轻重。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曾说:没有赣州的小康就没有江西的小康,没有赣州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西的现代化。

  被边缘化的赣南老区

  赣州俗称赣南,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的主体,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南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旧志称其“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

  内河航运繁盛时期,赣州以其发达的水运,成为宋朝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近代以来,随着铁路运输和海运大行其道,群山阻隔的赣州逐步被边缘化。

  革命战争时期,赣南再次全国瞩目。这里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地带,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所在地就在瑞金。赣南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战争给赣南带来的创伤至今难以愈合,加上经济投入不足、资源禀赋较差、交通闭塞、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赣南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江西省社科院的统计显示,2011年,赣州市人均生产总值只是欠发达的江西省均值的61%,人均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58%,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占全省的6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全省的91%。按国家最新的贫困线标准,这里有贫困人口215.5万,占全市人口的近四分之一,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5个百分点。

  程宇航指出:“赣南老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欠债甚多,但在投资方面不仅未能超常发展以缩短差距,反而赶不上全国的平均水平。如此一来的结果必然是旧债未还又欠新债。”

  以2010年为例,赣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682.6238亿元,只占当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0.25%、全省的8.1%,远远低于赣南人口占全国、全省人口的比重。

  其中,赣州是江西最大的设区市,其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将近1/4,面积占全省的将近1/5,但2010年赣南的固定资产投资却只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2,不仅大大低于省会南昌市,甚至低于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都少于赣南的上饶和吉安。

  除了战争创伤、自然条件等限制外,赣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也与赣南选择的发展路径,江西省乃至中央对这个区域不够重视也有直接关系。

  赣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张卿均指出,赣州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还保持在农耕文化阶段。到现在为止赣州也没有什么大工业。赣南人民原来的优势一是读书,二是养猪。改革开放初期,赣州人拉一车猪到广州换不回半车健力宝。之前,国家还腾不出手来扶持赣州,而由于赣州基础条件差也难以吸纳外来资本。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尹继东也认为,现代社会没有工业就不能够富裕,赣南整体发展质量还不错,但赣南各县、市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工业比重低,没有像样的产品和品牌,这是赣南整体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赣州市前交通局副局长、赣州赣商联合会刘昌民秘书长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赣州都是国家大工业布局中被遗忘的角落,“一五”期间,国家只在赣州兴建了一个水电站,而本省的一些大项目如炼油、汽车制造、钢厂等等,也都被布局到了交通便利、条件更好、有大市场支撑的九江、南昌等地。至今赣州也没有什么大项目,世界500强企业在赣州落地的更少。

  其实,赣州还是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的,赣州钨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稀土储量也非常丰富。但在刘昌民看来,赣州的钨、稀土等都是由国家开采的,赣州一直充当原材料供应地,资源优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

  赣南新起点

  早在2010年11月19日,赣州市委史文清书记在向省委苏荣书记汇报工作时 ,就恳请省委、省政府尽快启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县发展振兴规划工作。

  2011年11月到2012年2月,史文清亲自部署了对赣州市情的全面调查,开展了贫困状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66个专题调研,形成了《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2012年2月中旬史文清主持召开了四届市委第十四次常委会,组建驻京工作组等机构,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工作。

  张卿均回忆,省委书记苏荣曾13次亲临赣州考察调研,并多次强调“没有赣州的小康,就没有江西的小康;没有赣州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西的现代化”。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到江西工作不到1年的时间,就先后5次到赣州考察。在推进赣南苏区振兴计划的关键时刻,苏荣书记、鹿心社省长数次赴京或致信,专门向中央领导汇报。

  去年以来,刘昌民陪同赣州市长冷新生先后5次到交通部拜访交通部长李盛霖,为赣州交通建设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扶持。

  “我们希望将赣州境内的几条支线高速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并改造4条过省国道;尽快开通赣州到南昌、广州和深圳的城际高铁。总之,希望将赣州建成立体的区域交通综合枢纽。”刘昌民说。

  产业是支撑一个地方持续发展的基础。尹继东认为,钨、稀土等矿产资源是赣南发展的重要支柱。今后,赣南应站在产业链更高端的位置,打造赣南品牌、标准,并推进物流、零售系统。此外,赣南不能只寄希望于国家的优惠政策,要看清楚赣南的优势在哪里,利用好良好的外部条件,做出自己的特色,否则就算有各种优惠政策,赣南也不一定可以发展起来。

  而对于赣州目前热衷于承接广东等地产业的做法,各界人士也有不同观点。原籍赣州于都县、中国名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琳璘认为,赣州不要老是与别人拼工业,不能将眼光一直盯着这上面,赣州一直希望承接别人的产业转移,这种思路可能也需要反思。赣州的产业配套并不成熟。

  赣州雨轩汇董事长胡泉英认为,赣州当下的优势不在工业。赣州有青山绿水的资源,有红色旅游资源,80%的人口是客家人,有悠久的历史。赣州本身值得大做特做的东西很多,值得挖掘的资源很丰富,赣州没有必要模仿别人,要走出一条自身特色之路,比如,赣州可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尹继东认为,赣南要迅猛发展,就要打破传统行政区划,要按照区域而不是区划的概念发展。在南昌与广东之间,赣南与广东的联系更多,广东直接影响着赣南,赣南人的观念也多受广东的影响,赣南人也更想到广东做生意,南昌作为江西的行政中心对赣南的经济辐射还不如广东对赣南的辐射。

  赣州的新老难题

  张卿均教授指出,作为欠发达地区,赣州必须加快发展,迅速积累起足够的经济总量;其次是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发展。但赣州发展必须解决一些难题。首先是资金来源,虽然国家有据说高达百亿元的资金支持,但地方还需相应的配套资金。

  去年,赣州市GDP只有 1100多亿,财政收入只有180多亿。在这样一个吃饭财政的结构下,如何筹措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等所需的庞大资金,将成为赣州市委市政府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此外,赣州条件相对比较差,高素质人才还很难一下子聚集很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赣州,如何与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竞争优质人才?人才不到位,新型工业化将很难落地。

  而记者在赣州几天内连续走访赣州当地部分官员、企业界和普通民众,大家给出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这几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尤其是这一届主要领导的思想很开放,做事很有魄力,服务意识很强,其执政意识的先进程度可以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党政领导媲美,但是,赣州市以及下面一些县市官员尚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一些具体部门的办事人员自保心态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错的心态,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更缺乏创新,办事效率低下。

  一名外地来赣州投资的企业表示,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赣州的投资环境、削弱了外来投资的信心。另一名在赣州发展的民营企业家担忧:赣州部分官员的思想跟不上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官员,经济怎么可能赶得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赣州市政府官员也针锋相对地指出,赣州部分基层政府、个别部门的心态和作风不符合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这或许严重阻碍赣州的进一步发展,严重损害赣南民众的长远利益。

  赣南振兴的中部效应

  当然,赣南之于江西的这种非均衡发展在中部地区具有普遍性。

  赣南、晋中南、皖北、湘南等地区又是整个中部地区的相对落后地区。赣南振兴的成功,无疑将为中部诸多类似短板的弥补带来强大的示范效应。中央给赣南的5个定位,第一个就是将赣南打造成为革命老区经济振兴的示范区。

  在张卿均看来,这将弥补国家中部发展战略的一个战略洼地。近几年,赣州周边地区的振兴战略此起彼伏——赣州北边是鄱阳湖发展战略,东边是海西发展战略;西面是长株潭发展战略;南面是珠三角发达地区。只有赣南地区缺少发展的亮点。“此次中央给予赣南地区的支持正的,将弥补中部发展战略中的这块赣南短板,让赣南的发展如虎添翼。”

  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递进效应,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尹继东指出,增长极总会有一些中心,逐渐地带动周边的发展、向周边扩散。赣南地域范围比较广,其增长极中心——赣州又没有比较好的产业,这样的问题是不能在短期内解决的。强化赣州的发展,给它更多政策扶持,就能发挥更好的拉动核心作用,从而使赣南18个县都发展起来。

  尹继东认为,江西在中部地区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现在安徽的发展也超越了江西,江西在中部已经垫底了。如果中部地区内部的一些区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能推动省域的发展,而省域的发展又推动了中部的崛起,这对国家整体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赣南等老区获得了中央政策和资金的强力政策支持,获得了振兴的便利条件,但是,对于晋中南、皖北、湘南等没有获得特殊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地区来说,他们又该如何追赶、自救?这恐怕是这些地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放还非法抓扣的14名香港保钓人士
  • 体育国安遭误判1-1辽宁 好球被吹帕帅险退场
  • 娱乐淫魔门增重量级女艺人 曾演偶像剧(图)
  • 财经统计局忧虑决策风险 急查地方经济数据
  • 科技小米手机性价比真那么高吗?
  • 博客刘志军被捕细节存疑 我们怎样丢掉琉球
  • 读书民国艳舞表演(图) 战争中受尽凌辱的女人
  • 教育90后冷眼观美国高中:15岁被托运到美国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专家教你怎么配镜 劣质餐巾纸生产流通链
  • 女性凯特表妹登男性杂志 入秋必败明星单品
  • 尚品谁住在全球最贵富人区 七夕50款情人礼
  • 星座周刊自投罗网的一周 测试劈腿报应
  • 收藏错版奥运纪念币价翻倍 书画常见作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