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
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我很注意一些IT类网站,比如36氪、tech2ipo、爱范儿、极客公园之类的网站。最新冒出来的大概就是一个名为“虎嗅”的网站,是由几个从传统经管类媒体出来的人做的网络媒体。和很多网站一样,虎嗅会为它的注册用户推送信息邮件,也和很多网站一样,这些邮件里包含着几个标题、几段摘要和几条超链接——目的很明显,希望拉着你回到它的网站。通常意义上,这类邮件会被我本能地忽视掉,但有那么一次我注意了一下虎嗅的邮件,发现它推送的几个标题很对我胃口,随后的几次下来,虎嗅的邮件就不再被我标记为“垃圾邮件”了。
其实,做一个ICP(内容发布网站)并不是很难。从技术角度讲,几乎是入门级的技术门槛。《商业价值》这本杂志索性拿着一套网上随处可得的开源程序架设了一个网站(其实就是个博客),我经常和人提到它:技术成本大概不过几千的内容网站(考虑到域名费用和服务器托管费用),但由于内容的关系,这个网站恐怕价值十数倍或者数十倍于它的技术成本。
虎嗅同样如此。有人认为它不过是一个群博客:有多人参与写作的博客站而已——唔,“而已”这两个字未免太过轻松了。对于内容网站而言,技术选型之类的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内容。虽然我一贯认为整个传媒产业已经渠道为王,但对于单个媒体而言,依然是内容为王。这个道理就像卖饮料的总是饮料口味很重要,但做超市的,想必会考虑市口之类的问题。内容网站去做什么渠道是相当困难的事,做好自己的内容才是本分。虎嗅出道的时候,被称为“1.0的逆袭”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相对于web2.0而言,它的确更多的侧重于传统媒体式的把关人体系的内容生产。
那么,什么是内容?如何运营内容?
我一点也不怀疑赫芬顿邮报这个美国新闻博客给国内这些网站所起到的榜样作用,这个网站可谓是名利双收:2011年3月,AOL花了3个多亿美元收购了赫芬顿邮报;2012年4月,该网站则获得了新闻界至高奖普利策奖的国内报道奖。赫芬顿邮报说白了也是一个群博客,但技术上的卑微一点都不妨碍它极高的价值。
不过,赫芬顿邮报毕竟是美国的网站,全盘照收是肯定不行的。这家网站侧重于news(新闻)和opin-ion(观点)两个部分,从它的网站陈述里可以看出来:Big news and opinion。在我看来,news和opinion并不相同。
概括地讲,新闻是要求“实证”的,而观点则偏重于“推导”。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比喻是歇洛克·福尔摩斯和他的哥哥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的区别。在歇洛克自己看来,他的哥哥的推理能力远远比他强,但由于迈克罗夫特只是喜欢坐在椅子上推理而懒得求证,故而并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侦探——但这不妨碍歇洛克从他那里获取灵感。我自己写评论文章很多年,深知自己偏向于迈克罗夫特,而不是歇洛克。道理其实很简单,倒不是我懒,而是实在没有这个资源。
中国的具体国情是,网站要报新闻是要获取新闻牌照的,而通常意义上,非巨型网站很难获得这张牌照(传统媒体的网站例外)。在中国,做一个news的网站政策上不太现实,实际操作上也有问题:你哪里来的那么多人工去像记者那样一一求证?更何况,被采访对象如果听说是某某报某某杂志,可能还说两句,听说是一个网站,被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于是,长久以来,中国IT垂直类的独立内容网站,要么就是喜欢弄点小道消息,如果是长篇大论,基本上都是复制或者翻译过来的(这里有没有版权问题另当别论,但总之就不会是独家了)。垂直类内容网站的历史不短了,但IT类里很难冒出头来和门户的IT频道相抗衡。Donews一度借着web2.0风头很劲了一阵子,但近来也颇有老态龙钟之感。
这里的关键是人的因素(Donews的衰落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主事者的离去)。人的因素分为两层。较浅的一层是对文章的鉴别能力。说得难听点,即便都是复制来的,也知道哪个是重点要力推,哪个随便挂一下就行了。这是比较浅层次的编辑活,鉴赏问题。而较高的一层则是对产业的洞察力,懂得写评论,或者邀请对的人写对的评论(其实就是选题)。评论这个东西是可以坐在家里写的,但它考验的其实是论者对下笔的这个公司乃至行业多年的观察思考。
我个人倾向于中国这类网站做细分领域的行业评论。如果是公司评论,属于微观层面,靠得太近,需要极细节的证据去辅助,这已经和做新闻报道没什么两样了。如果走到宏观层面,就又有些宏大叙事,不是一两千字能写完的,而文章一长,在网上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很多人心知肚明。以典型公司破题,进行中观层面的细分行业评论,是相当符合本文所提及网站的道路的。
这方面,国内的虎嗅和爱范儿(它主要聚焦于移动领域,特别是苹果生态)已经有了些许萌芽,我也不得不说一句的是,假以时日,它们将是杂志类的重要竞争对手。
(作者为知名博客It Talks博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