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些知名奢侈品牌在国内掀起一股打假风潮。刚刚过去的7月,仅LV在南京、合肥两地就将30多家个体户告上法庭,每家均索赔50万元,总金额超过2000万元。奢侈品大鳄缘何“较真”小商户?其“扎堆”打假背后,是维权还是炒作?
奢侈品牌“扎堆”打假
7月以来,南京莱迪购物广场、环北市场、淘淘巷等三家大市场和市场内约20家小商户轮流站到了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的被告席上。而他们面对的诉方,则是国际著名的奢侈品巨头法国路易威登(微博)马利蒂公司(以下简称LV)。
LV委托北京罗杰律师事务所一一状告这些小商户知假贩假,长期重复侵犯其商标权,向每一个小商户索赔50万以及维权成本数万元,并追究市场管理方连带责任。
很快,这股打假风暴也刮到了合肥。7月下旬,这家公司将合肥太阳城、白马商城的10多家小商户也告上法庭。
著名户外品牌哥伦比亚近日也发起了大规模诉讼,被告商户达到36家。有关奢侈品牌打假案件数量已远超往年。
维权还是炒作?
这些奢侈品缘何突然在中国密集打假?
“路易威登深信,打击假冒抄袭是品牌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LV公关部门负责人谭知宇向记者发来的说明函解释称,该公司并非只针对中国维权,其全球范围的打假行动一直在进行中,2009年就策划发起了9489次搜查行动,平均每天39次,在全球提交了26843项反假冒诉讼。
区别于LV官方表述,一位与这家公司有密切接触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选择这一时间点到南京打假,是因为南京旗舰店将开业。无独有偶,该公司位于合肥的银泰中心的专卖店也将于近期开业。
国际大公司,为何揪住小商户不放?是对“被山寨”忍无可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专家曾明月认为,中国去年奢侈品销量增幅全球第一。民众疯狂追逐的同时,导致假冒伪劣滋生。之所以对小商户进行高额索赔,是因为这种方式比起找制假窝点,投入少、见效快、震慑力更强。
江苏盛典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建华认为,这些国际奢侈品大公司和那些小商户较真,不排除有宣传、造势之嫌。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公司一系列的法律动作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是维权,也是宣传。新华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