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见习记者 赵剑云 白朝阳︱北京报道
7月19日,92家中央部门在自己的官网上公布了“三公”经费,即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迈上第二个年头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布,与第一年“摸着石头过河”相比,有何变化?
新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
有“三公”经费,但财政拨款部分为零
截至7月26日,据本刊统计,在公布“2011年部门决算”和“2012年部门预算”的95家中央部门中,中华全国总工会(下称“全总”)首次对外发布自己的“三公”经费数据:2011年决算、2012年预算均为零。
全总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三公”经费财政拨款为零,并不代表全总没有“三公”经费开支。“我们肯定有,但是不是公布,我就不能随便说了”。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全总的“三公”经费都是由全总的工会经费来开支的。“我们单位配车,财政不会给我们这些钱”,“因为我们是工会独立管经费”。各级工会会按月向所在单位职工收取一定的工会经费,“是按工资总额的2%比例提的”,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里有规定。“这相当于间接由财政负担,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收取,然后自己开支”。
《工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
“我们比较特殊,跟全国妇联和团中央还不一样(注:这三家单位同属‘群众团体机关’),妇联、团中央的‘三公’经费来自财政拨款,而全总的来自每年收取的工会经费。这体现了(国家)对工会的关怀。”该工作人员说。
此前,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行政单位‘三公’经费支出主要由财政拨款安排;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除通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列支外,财政拨款也安排一部分。”
事实上,目前各中央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支出的定义,都是“财政拨款”中的“三公”经费。不过,在各部门的相关支出来源中,财政拨款仅是其中一部分。其余的事业收入、预算外收入等非财政拨款中,同样隐含着“三公”支出。
新要求:细化,再细化
专家建议:将公车司机工资纳入
去年,绝大多数中央部门公布的 “三公”经费各分项数额,大多只有一个总数,因而饱受质疑。今年的“三公”经费,总体而言,较去年要详细很多。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中央部门在201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内容。
所以,今年中央部门在公布“三公”经费时,普遍明确了“三公”经费各分项的概念与范围。比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比如:审计署在文字说明中表示,其 999.69 万元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全部为车辆运行维护支出,主要用于机要文件交换、市内因公出行以及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开展跨省或省内跨市(县、区)审计监督所需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等支出。
同时,为了方便公众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绝大多数中央部门在文字说明中增加了名词解释。
长期关注“三公”经费公开情况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稍显不足的是公车司机的工资没有被计入公车运行成本里。
近年来,叶青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一直在呼吁将公车司机的工资纳入到“公车花费”里,并呼吁大幅削减公车司机数量。据叶青介绍,在中国,很多公车都配备司机,司机工资是公车成本的一部分,据他估算,有编制的司机年收入平均为5万元左右,所以“公车司机工资”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去年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时,叶青曾表示:如果把公车司机的收入列入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则该项经费占“三公”经费的比重,将由当年的三分之二提高到五分之四。
从已经公布的“三公”经费来看,除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少数中央部门未按要求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及人数外,其他中央部门基本上都达到了这一要求。有的中央部门甚至还分别公布了本部门的车辆购置支出和公务车运行总费用。
《中国经济周刊》统计发现,人均出国(境)费用最高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支出135.08万元,用于两个团组,12人次。人均出国(境)费用为11.26万元。其次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人均出国(境)费用为5.63万元。而人均出国(境)费用最低的是共青团中央,为1900元。
新细节:7部门公布职工人数
中国地震局人均经费最多
今年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最令叶青满意的当属那些主动公布职工人数的中央部门。
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截至7月26日,公布部门人数的中央部门共有7家:中国地震局、中科院、国税总局、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物资储备局。
7部门中,职工人数最多的是国税总局,由于属于垂直管理,其公布的是整个国税系统的人数,共58.23万人。其次是教育部,职工人数也在50万以上。
此外,7部门中,除了国税总局外,都公布了本部门的在职人数和离退休人员。在职人数最多的当属教育部,为30.31万;在职人数最少的是中国地震局,为1.38万。
按照在职人数计算,人均“三公”经费最高的是地震局,达到4063元;中科院的人均“三公”经费超过了3500元;中国气象局也将近3000元。最低的是教育部,只有81元。
新希望:
制定严格的开支标准
“有标准的好处是方便监督”
进一步细化的数据,让公众可以更为细致地了解“三公”经费。
我们甚至还可以计算某些中央部门每年花在每辆车上的费用。这当然是一个进步,但有人提出,面对更加详细的数据,公众除了比大小外,却很难做出合不合理的判断。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认为,对“三公”经费要有一个严格的开支标准,包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总额标准三方面。比方说公车配置的标准应该是普通车,数量不能超过多少;出国也不能住五星级酒店,不能坐头等舱;招待费一餐不能超过多少金额等。
对于开支标准,王雍君认为,应该由财政部牵头来制定,各部门协助,报国务院批准。每年可以微调,接受媒体监督,鼓励举报。“有标准的好处是方便监督”。同时,“审计也不可或缺”,因为有一部分“三公”经费,很可能隐藏在行政经费之外的其他预算科目,比方说培训费,有的还会放在项目支出里。
老问题:谁还没有公布?
有30多亿“三公”经费尚未现身
财政部7月份公布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中披露,汇总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统计发现,截至7月26日,已公布的95家中央部门的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总额共计约60亿元,仍有30多亿的“三公”经费还没有公布。还有多少家中央部门要公布或者可能公布“三公”经费?
去年被要求公布“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数量,是明确的,98家。今年,按照要求应该是多少家?是否有具体名单?就此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致电财政部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晓此事,建议记者向具体负责此事的国库司了解情况。截至发稿时,财政部新闻办公室提供的国库司的电话,一直没人接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