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题:中国发力“稳增长”民间投资或成“生力军”
作者 肖莹莹
上半年,“稳增长”的突出位置多次被中国官方提及。
仅在5月中旬的短短一周时间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便先后在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释出这一信号的同时,政府也明显加快了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速度,新一轮刺激政策一时间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然而,在2008年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负面效应尚存的情况下,要扭转当前经济连续下行的格局,显然不能再靠大规模政府投资。
“政府在本轮稳增长的措施中,特别强调了民资的参与,鼓励民间资本大量参与国家投入项目的领域。”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家韩康告诉中新社记者。
事实上,官方不仅有意让民资接力政府投资成为“稳增长”的生力军,还希望民资能够成为“调结构”和“防通胀”的重要推手。
民资进入垄断性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推动“调结构”和国民经济效率提升,还有助于解决因关键性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结构性通胀。
有基于此,为使两年前颁布的、旨在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政策落到实处,今年年初,国务院做出各部门最迟于6月底出台其配套细则的要求。截至目前,“新36条”的实施细则全部出台完毕,各部委共发布了42个实施细则,基本按时“交卷”。
对于新细则,市场的反应波澜不惊,坊间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批评者称,所谓的细则空有原则,可操作性不足,而且由于核心领域并未放开,民资进入的玻璃天花板依旧存在。
以能源领域为例。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原油进口权被两大石油巨头把持,民营油企只能靠炼化、销售成品油的微利生存。令民营油企颇感失望的是,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的实施细则中,并未提及放开原油进口权的事宜。
民资企业目前也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一方面是出于对政策的疑虑,恐朝令夕改,忧政策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则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他们要看项目能否赚钱,风险大否”。
但“门开了,总比关着门强”。
当下,政府一方面要确保政策的持之以恒,并从后续的制度设计上保证民营资本能进入盈利预期好的项目,另一方面要让国企彻底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这也是解决“新36条”细则落实的根本途径。
上周两次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的温家宝总理也表示,眼下关键是要抓好“新36条”实施细则的落实,要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过去被称作“草根经济”的中国民营企业,如今无论是对GDP的贡献率,还是从提供政府税收和社会就业来看,都已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干几件振奋人心的实事,从而更进一步地释放中国民营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这是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大事。(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