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企在华一进一出折射我国产业结构之变

  低端制造业企业外迁

  只有160多人的阿迪达斯工厂关闭,却引发“中国制造业”转型全民讨论

  “阿迪达斯关闭国内唯一自有工厂”追踪

  不仅仅阿迪达斯、耐克,其实涉及不少行业的跨国公司,最近都已开始调整全球布局

  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外资企业生产线撤离中国的同时,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外资企业却在积极进入中国

  “红灯预警:中国制造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昨日下午2点半,著名品牌专家李光斗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对“阿迪达斯关闭国内唯一自有工厂”一事,做出上述评价。

  一家只有160多人的工厂关闭,当真牵扯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危机?是一叶知秋还是小题大做?

  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下午电话连线了李光斗,他认为此事是中国制造业开始转折的重要信号,不仅仅阿迪达斯、耐克,其实涉及不少行业的跨国公司,最近都已开始调整全球布局,随着低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中国与“世界工厂”渐行渐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华西都市报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在不少服装、汽车、玩具等跨国公司停止“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同样有不少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的跨国公司,择机进入了中国市场。

  战略撤离或成外资制造业大趋势

  除了阿迪达斯关闭苏州工厂,最近,部分美企的战略调整也值得玩味。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华有分支的美国公司正考虑通过各种措施来抵消升高的劳动力和出口成本,有些公司在考虑将工厂搬出中国。

  福特汽车(微博)要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也把它的陶瓷杯制造,从中国转回美国……

  而今年年初,美国消费品巨头佳顿、卡特彼勒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将部分产品从中国多家代工工厂撤回本土生产。

  服装行业的撤离也非常明显,据了解,伊藤洋华堂的功能性内衣生产95%在中国,2012年,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至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预计在华生产占比降至75%。爱世

  克斯(ASICS)和水野(MIZUNO)降低在华运动鞋等运动用品生产比例,扩大在越南、印尼生产规模。

  据法国媒体报道,中国服装加工业工人工资已涨到每月180欧元到300欧元,与白俄罗斯大致等同,而马达加斯加仅为50欧元。越来越多的法国服装品牌,如艾格、西里欧,都开始在马达加斯上建立加工地。

  而跨国公司出售在华工厂的也不少。

  6月21日,韩国大宇国际公司宣布将位于山东的大宇水泥工厂以7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4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建材集团。另外,华润水泥收购了新加坡三德水泥在福建和云南的水泥企业;西部水泥则以5.04亿元收购了意大利水泥集团在华业务。

  积极进入外资服务业青睐中国市场

  在上述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线撤离中国的同时,另一批以服务业为主的外资企业却在积极进入中国。

  联邦快递、UPS两大国际快递巨头正在苦苦等待国内快递牌照获批。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达瓦透露,这两家快递巨头想拿到的不仅是区域性牌照,还包括全国性牌照。

  业内人士认为,几大国际快递巨头这几年一直有意收购国内大型民营快递公司,一旦“四通一达”中的一家被收购,其网点与员工将为之所用,届时国际快递巨头的国内网络可以立即铺开,并与国际网络相连。

  与快递服务业积极进入中国类似,金融服务业也在积极“本土化”。财政部上周五发布《财政部关于同意设立毕马威华振会计

  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批复》,意味着其成为“四大”中首个进入转制期的会计师事务所。

  这要求“四大”的员工也要“本土化”,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大中华区首席营运官张耀樑向媒体透露,截至2011年末,安永华明审计部的中国内地员工占96%以上。这不仅是因为政策的要求,更多的是市场使然。

  此外,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则选择把厂房迁到中国中西部,而不是东南亚国家。成都、重庆在2010年,就迎来戴尔(微博)、德州仪器、惠普(微博)等国际IT巨头的入驻,为这些企业以及苹果代工的富士康、仁宝、纬创、广达也接踵而至。值得注意的是,GE、甲骨文(微博)、赛门铁克等跨国科技企业还把研发中心设在成都。

  学者点评

  中国既要产业升级也要保留低端产业链

  对于高端服务业外资企业和传统制造业外资企业在华一进一出的现象,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刘璐昨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一般遵循先制造业后服务业,然后是研发中心的递进过程。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一把双刃剑。刘璐分析认为,“事实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一方面导致外资制造业撤离中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人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这对外资服务业来说,也意味着中国将有更大的市场。”

  不过,对于中国内地能否从这次外资制造业撤离潮中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的“世界工厂”向更高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刘璐仍持有保留意见。

  他指出,“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很难像过去的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一样轻装上阵,将外资留下的低端劳动力转向高端。”

  他认为,虽然目前中国既要考虑产业升级,也需要保留大量低端产业链的劳动力。

  而对于这部分劳动力的吸纳,他认为主要靠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将影响中国的就业好坏。”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罗提

分享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