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年,那时我六十岁。也许我再也想不起30年前工资条上的“养老保险”一栏。这份报纸今天的很多读者会和我一样,80年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们都将变成花甲老人。
这些人群中不少抚育着一个子女,家庭养老的观念也可能随着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而消解。养老制度已经成为与这一代人紧密联系的一件事情,比前一代人更紧密。
每一年有超过2万亿的养老金在流动。
一些人老去,另一些人正值壮年,维持如此巨大的资金流转,从目前的养老金设计看,是工作的一代人赡养退休的一代人。
现在每三个工作的人供养着一个退休的人,而随着90后逐渐走入工作岗位和老龄化,绝对工作人口将会出现下降,未来可能是更少的工作人群供养更多的退休人群。放在这样的情形下,关于养老金的争论关系着每一个人。
比如延迟退休是不是大势所趋,是不是需要更多的筹集养老资金的管道?在人均寿命延长的基础上,退休年龄的延长是有利于年轻人还是有利于老年人?
这些并不是空谈,也许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就像你不注意那些工资条——你就为这一代多付出了十年,或者你享受到了十年。
同时一些被混淆的概念也应得到澄清。比如现收现付的制度下,“缺口”和“黑洞”是否真的存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制度的资金是否与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有关等等。
我们把钱放在一个罐子里,交给年迈的一代;将来我们期待会有下一代递给我们一个钱罐。如果人们不相信未来,就会认为后面全是黑洞,如果相信未来会延续,就会相信会有人传过来另一个钱罐。养老金的方案设计正是决定我们在什么时间应该送出钱罐,而又在什么时间会收到钱罐,怎么分配这个钱罐的方法。
为此新京报为您拆解养老金的现状与问题,为您拆掉包装纸、向您展示即将送出或者即将收到的那只钱罐。
北京养老金结余618亿处于前列
单就北京市来说,基本养老金的收支以及供养比例处于全国较好的状态。2010年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176.54亿元,居于全国第五;累计618亿元,为全国第八,基本养老金的可持续支付能力较好。
而从另一个角度,“制度赡养率”来看,北京也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按照2010年数据统计为24.87%,即恰好是3个人供养1个人的比例上。
在这一数据上,广东的“制度赡养率”最低,只有11%,同时广东也是养老金当期结余和累计结余最多的省份。专家指出,这与广东年轻劳动力数量多有密切的关系。年轻劳动力多,参保基数大,供养比例也高。
养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数达18.6个月
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895亿元。对于支出规模同样庞大的基本养老保险来说,这个数据不如另一个数据直观。社科院教授郑秉文主持编制的《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指出,在这个结余数据下,全国养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数从2006年的13.6个月提高到2010年的18.6个月。
在中国养老金基本上是工作的一代人缴费供养退休一代人的“现收现付”模式下,支付月份的增长,说明养老金支付能力在增强。
不过从每一年结余的数字看,其中还包含了财政补贴的功劳。如果只考虑征缴的收入,不考虑财政补贴等情况,2010年全国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当期结余只有657亿元,按省份看,仅有17个省份的征缴收入大于支出。
地方社保收益率2%输通胀
即使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全部做实,在现有制度下仍会遇到问题:贬值。
现行的规定为安全起见,只允许地方社保投资银行存款和国债等低风险品种。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此前透露,截至2010年12月底,地方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1.5万亿元,这些钱90%存入银行,10年来年平均投资收益不到2%。
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平均年化通胀为2.14%,地方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的收益率没跑赢通胀,出现贬值。
全国社保基金作为为未来储备的养老金,由于投资范围较宽,设立10年的年均投资收益为9.17%。因此拓展地方社保的投资路径,或者将地方社保结余资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呼声。
此前,已有部分省市将中央补贴地方做实个人账户基金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管理。
3种类型
在企业就职的人们一般会谈及“五险一金”。如果你收到工资条,“五险一金”就呈现在你的面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险,或合称社保)以及住房公积金(一金)。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是4.37亿人,养老保险2.84亿人,工伤保险1.77亿人,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与人数最少,分别是1.43亿人和1.39亿人。
而养老金一般仅指养老保险,养老金包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由于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并不普及,因此一般谈到养老金,都是作为公共产品的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也并非全国统一,依据人群的不同,现在主要有三种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农保。
此外,还有一项针对未来的安排,即全国社保基金,2001年设立的全国社保基金,重点用于安排人口老龄化时期社会养老金的收支不足。
3个人养1个人
养老金大致有两种基本的收支方式:现收现付,现在工作的一代人支付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基金累积制,按长期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交费金额,计入个人账户,退休后从个人账户支取养老金。国内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结合的方式,是折中的一种安排。
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现在的工作人群供养退休人群的情况。
2011年的数据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84亿人,其中参保职工2.16亿人,离退休人员6826万,分别占总数的76%和24%。这意味着目前基本上是每3个工作的人养1个退休的人。
从增长的速度看,目前新加入工作群体的年轻人多于退休的老年人。
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预计,中国劳动人口绝对数量会在2015年前后见顶。如果这一预测准确,此后3:1的供养比例就开始下降。
个人账户空账金额1.7万亿
养老金的构成分成两个部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对于按8%工资比例缴纳养老金的个人而言,只有个人账户与退休金有因果联系,而统筹账户带来的资金要视退休时的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确定。
2010年底,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额达到1.96万亿元,做实的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余2039亿元。
所谓记账额,意味着个人账户仅是名义上的空转,资金并未专款专户存放,而做实个人账户仅在部分省份试点。空账的金额已经达到了1.7万亿元。
近年来还有部分省份出现用做实的个人账户弥补统筹缺口的情况。
这种挪用也体现出,中国的养老金整体上还是“现收现付”的,而不是靠个人积累来储备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制度。个人账户仅仅成为记账方式,因此1.7万亿空账也与养老金支付能力无直接关系。
有0.31%的企业有年金
在政府机关与企业“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下,不用个人缴费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一般被认为福利待遇最高,紧随其后就是那些设立有年金的企业。
年金是在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之后,企业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底,国内有3.71万户企业建立了年金计划,占企业总数的0.31%,覆盖职工人数1335万人,只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6.88%。
企业年金完全采用个人账户的累积制度,形成基金的归属权属于个人,同时又采取信托集合的方式,确保了资金安全和投资规范。
企业年金的运行效率高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数据显示,在股市下跌14.31%的情况下,2010年企业年金整体取得了正收益,加权收益率为3.41%。
在成熟市场,比如美国和英国,企业年金计划覆盖了接近半数的就业人口。
2种来源
中国的基本养老金制度采取的是一种折中的办法,即1997年统一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以来确定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企业改变了各自负担本企业退休费的办法,统一调剂管理使用资金。这部分资金由社会保险机构按照一定的基数和比例向企业和职工统一收取,形成社会统一的退休基金。
目前“统筹管理”仅能做到省级层面的统筹管理,征收的费率也由省一级确定。以北京为例,企业以全部城镇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个人账户的主要来源则是城镇居民的个人缴费、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及其他来源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实账管理。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
2006年开始,个人账户的缴费金额统一从个人工资的11%调整为个人工资的8%,单位缴纳的部分不计入个人账户。
■ 专家Q&A
问题1
个人账户大量空账会不会影响支付?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空账不可怕。养老金的支付能力也没有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养老金的投资体制改革,这一点没有解决,养老金主要是放在银行,投资收益率太低,做实了反而划不来。去年以来社保投资体制的改革没有任何进展,我看近两年也不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存在的一个难题是,养老金从现收现付,转向个人账户积累,这个转型成本由谁来付?小国可以通过变卖国有资产、发行认购券筹集资金等方式,另一个方式是财政转移支付。我们国家采取的是后一种。但这个负担太大,13个试点省市开展并不成功,2010年,中央允许最先试点的辽宁将个人账户资金用于统筹基金,就是一个信号。
问题2
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
郑秉文:说“缺口”要厘清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会保险制度里面,空账额和“缺口”是有区别的。前一个问题里面我们说到,在目前的制度下,空账反而是理性的。空账额不是缺口,而是制度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债务,至于这个债务要不要现在还,这和缺口是两个概念。
从养老金收支的角度看,当期的缺口是当期收入和支付之间的差额。目前养老金已经连续很多年正增长了,收入超过支付,现在1.9万亿接近2万亿的养老金就是这么来的,从这个角度看,不存在缺口。
当然从中国整体的养老金设计来看,目前整体上仍然是现收现付的,现收现付的养老金都有一个隐性债务的问题。打比方说,现收现付都是工作的一代人,赡养退休的一代人,代代接替,这中间就有一个隐性债务,现在工作的一代人,养老金在哪里?如果将这一个隐性债务做一个测算,那这个规模自然是很大的,对比一下现在每年的支出规模就知道。
但是这个隐性债务不可怕,是可以一代一代化解的。当然有可能某一代人开始,人们活得特别长,或者某一代人特别多,也就是说老龄化可能会使隐性债务负担加重。
问题3
机关人员与企业员工养老金待遇差很多?
郑秉文:中国养老金有多种模式,不仅分城镇职工和农村养老保险两大类,还按照参保人分成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农民工、农民等多种。双轨制,说的是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差异。
90年代的时候改革养老金,有一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是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但“半途而废”,为什么呢?因为计发养老金的方式仍然是以前那套,也就是待遇没有变。
对于全社会来说,待遇过高仍然是不公平的,我们以前测算的时候,他们的待遇基本上是全社会的两倍左右(按替代率计算)。但这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和单位也认为不公平,因为还有机关单位没有个人缴费。
双轨制导致的不公,必然会导致很多抵触情绪。这是碎片化的养老金制度设计的必然缺陷。比如最近讨论延迟退休,激起了全社会的反对。
法国养老金“碎片化”制度可以给我们启示,多种退休制度下改革必然遭到反对,时间越久,差距越大,福利刚性越大,改革越困难,因此长痛不如短痛,应尽早改革。
B04-B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敏
新京报制图 赵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