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步入老龄化 社保改革亟需养老金入市成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0日 09:28  中国新闻网微博
中国养老金融论坛现场。 中国养老金融论坛现场。

  中新网6月20日电 (金融频道 王安宁) 我国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融作为一个全新课题,不仅在金融领域营造出创新的空间和动力,更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关注养老事业已经成为各界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日前召开的中国养老金融论坛上,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共同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发言者普遍认为,金融市场建设亟待制度改革和创新,改革任重道远,且越早效果越好。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阎青春在论坛上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作出了详细的解读。他介绍说,《规划》提出的五年目标主要表现在:一是战略对策上要建立起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的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中长期规划,经济保障方面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在接受中新网金融频道专访时阎青春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劳动力也在显著下滑,社保将面临收支不平衡的严峻考验,因此改革迫在眉睫。

  不止一个发言者反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郑秉文认为,养老金融的提出,正好符合我们养老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入改革和建设的需要。养老金融意味着金融需要创新,而对于社会保障而言,亦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

  他进一步指出,从政策上来讲,目前建立养老金融这个领域也是恰逢其时的,十七大已经确立了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从全球社保行业来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晚于欧美一些成熟国家上百年。他在接受中新网金融频道专访时说,社保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而且越早越好,越早改革,收到的效果越好。

  养老金入市是大势所趋

  关于近期大热的养老金入市话题,嘉宾普遍表示乐观,首先认同这是一个整体趋势,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郑秉文说,人们可能对于养老金投资风险感到担忧,所以有一些反对的呼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并不会如一些宣传所说那样夸张。风险肯定会有,但并不可怕。

  招商基金副总经理陈喆则更鲜明地表示,“养老金入市”话题本身就是画地为牢,如果养老金未来还只能是投资国债、储蓄等方式,年收益率超不过CPI的增长,是一种失败。但资产管理机构的专业资质是相当重要的,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在这方面可以成为榜样。

  未富先老怎么办?

  招商银行(微博)养老金金融部总经理张长志指出, 中国的养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来得早,未富已先老;二是来得快,且仍在加速;三是基数大,而且持续时间长。针对这些特点,张长志认为,养老应该首先强调的是责任,其次是服务。养老是政府、社会、家庭与个人共同的责任,政府方面主要是建体系、定制度、强监督、作改善,制度的设计要使金融机构、企业、家庭愿意来做养老。尊老、敬老、爱老,老有所依,这是一个社会的责任。第三是家庭与个人,要早规划和优规划,首先要树立规划的理念。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副司长张浩发言时介绍,近年来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养老保障的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已经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但我们也还面临着比如城乡分割、统筹层次低、总体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她表示,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另外就是要进一步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

  本次论坛由招商银行、招商基金承办,出席嘉宾有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阎青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副司长张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泰康人寿(微博)总裁助理兼泰康之家总经理刘挺军、招商基金副总经理陈喆等政府高层、业内专家、著名学者、媒体精英、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公司等金融高管160余人,共同研究探讨金融机构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责任与未来。(中新网金融频道)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