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时俊 发自上海
这个冬天,对已经131岁的柯达公司来说,分外寒冷。先是公司在纽交所面临摘牌退市风险,随后又被曝出 “如果无法销售出持有的数码专利,柯达可能会在本月或下月初申请破产保护”。
曾经的如日中天,到如今的艰难维生,转型多年却依旧徘徊在亏损状态的柯达可谓是数码相机大佬的一个“警示牌”,因为,智能手机看似已经“黄雀在后”。
不难发现,目前功能丰富且具有实时社交功能的智能手机横扫市场,在成像质量方面与智能手机鲜有差异的卡片机(消费级数码相机)似乎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据市场调研公司NPDGroup发布研究报告称,2011年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拍摄照片、视频的比例约占总量的27%,同比增加了一成,相比之下,传统数码相机占44%,同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截至2011年11月的销售数字显示,卡片机的销量已下挫了17%,行业投资额减少了18%。
市场人士表示,“传统MP3播放器的销量受到手机的严重挤压,卡片机可能会成为‘下一个MP3’”。
尽管数码相机厂商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受智能手机影响的是相对低端的产品,却都已在排兵布阵,筹划转型。
黄巨人与绿富士
本世纪初,存储方式和成像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数码相机(以下简称DC)崛起,埋葬了一批传统胶卷相机大厂,转型或关门退出成为当时业界的普遍现象。柯尼卡美能达影像株式会社这样的大品牌于2006年第一季度终止了照相机的业务,光学黄色巨人柯达和富士胶卷等则纷纷紧急转型变轨。
据了解,柯达的昔日竞争对手日本富士已于2000年开始进行全面转型,执行“绿富士”计划,即在将传统胶片业务压缩到了收入1%的同时,在医疗器械等生命科学领域(含化妆品)、打印设备生产制造等相关领域,延续其在光学领域的技术储备。此外,另一家“胶卷时代”的大企业乐凯转型后从事的光学薄膜业务也经历数年的沉淀,开始稳定的“向上期”。
反观柯达公司,被指后知后觉的转型错过了机会窗口。自1997年以来亏损状态就一直笼罩在柯达的账本上,仅2007年勉强实现全年盈利。据媒体报道,自2008年以来,柯达通过出让专利“家底”的这种方式共取得近20亿美元的收入。截至2011年9月的柯达十数年转型之路,公司市值从1997年2月的310亿美元疯狂萎缩至21亿美元,仅剩此前市值的10%不到。
柯达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彭安东(AntonioPerez)不久前表示,他将过去的2011年视为“柯达转型之路上的里程碑之年”,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将成为柯达未来的基石之一,将通过变卖旗下超过千项的数码图像专利并考虑转让部分业务部门,彭安东正计划募集更多的资金以勉强“过冬”。
柯达转型的惨痛案例,早已被众多残存的“胶卷时代”光学企业和新兴数码相机制造商看在眼中,转型已经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成为一种“必须”。
据媒体消息,佳能的转型方案似乎已经出炉。“佳能计划到2015年实现5万亿日元 (约合648.4亿美元)的收入预期,这中间一大举措就是将通过向医疗设备和电影摄像机等领域拓展多元化业务来完成。其中,医疗设备领域的年销售额将从目前的300多亿日元提升至千亿日元,而有望进入电影摄像机等专业领域的安排,则将于2012年正式开始。”
卡片机销售持续下滑
数码相机彻底取代传统光学相机,迎来全盛时代不过十余年,却又面临被追赶至沙滩上的危险,竞争者正是智能手机等新一代手持照相设备。
2011年4月,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Analytics报告指出,受高端手机市场快速推动,全球拍照手机销量在2011年很可能会达到11亿部,较2010年将增加21%,同时“预计500万以及更高像素的可拍照手机的销量或达3.61亿部。”
根据捷孚凯(GfK中国)此前公布的全国零售数据显示,2011年第3季度DC市场的零售销量中,单反相机的销量为56万台,同比上涨22%,而卡片机销量为314万台,同比下降了14%。成都捷成摄影器材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尉捷曾向媒体表示,其经销的卡片机2011年销量同比缩水了两成以上,且“这种下降趋势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目前国内市场上,中高端智能手机照相功能的主流配置基本为500万~800万像素,前后置摄像头。在光学元件的选择使用上,卡片机与高端智能手机的配置正越发接近。如超过1200万像素、主打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已纷纷投石问路,主攻细分人群。
同时,智能手机与大多数卡片机一样,其拍照的辅助软件功能也正在迅速完善,自动对焦、人脸识别、去红眼、防抖功能、支持连拍功能和滤镜等方面正发展得更具竞争力。
上述业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指出,当年数码相机击败并完全取代传统胶卷相机,最主要是从机身的轻便性、成像的高质量以及存储方式的长久性和极易编辑等方面取胜。现在从这些角度来看,智能手机无一不能胜任。
“内置的摄像头和软件功能本身就省去了原先要同时携带卡片式相机和手机的不便,相比之下,智能手机的一些优势传统相机却无法做到。”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微博等SNS社交功能的兴起以及蓝牙文件传输、NFS(近场通讯技术)的普及,手机厂商将照片的拍摄成像、后期编辑、上传分享、邮件传输等功能几乎‘一键式’的强化整合在一起,极大地迎合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而使用数码相机,则还需要把照片导到电脑等终端上进行上传。”
(责任编辑:王慧绵)
相机厂商达成调整共识
对智能手机正在带来的冲击,数码相机厂商并非毫不在意。
此前,佳能(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曾表示,智能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让其备感压力,“现在佳能正在加快带WiFi功能相机的推广,并且今后会在更多的机型上增加这样的功能,以应对智能手机的冲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上海几大数码3C销售中心了解到,单反相机和卡片机目前的销售也 “冷热不均”。一位专营数码相机多年的店主告诉记者,由于销售数字越来越淡,目前其对卡片机进货的产品线已经越来越少,主要集中在每个品牌最热销和功能外观最为出众的几款,“尤其是第二梯队的一些品牌,在外观和品牌知名度上都没有明显优势,销售比起前两年来说很不理想。”
在众多DC生产企业眼里,卡片机的市场表现日渐疲软也早已被重视,业务调整和转型的打算被提上议事日程。
松下(中国)相机业务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很多智能手机等拍摄便携设备的确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冲击低端相机的市场需求,但是从防抖、变焦和画质等方面来看,数码照相机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将继续向消费者强调这些方面。”
“由低到高”的纵向式产品架构调整似乎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智能手机等可拍照设备使用的增长确实影响了数码相机市场,但拍照的人和拍照的机会越来越多,理光将会争取接触这些新的客户。另一方面,单反相机在近年来非常火,我们相信单反用户在将来会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而分化”,理光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DC厂商重装上阵
目前,卡片机遭遇智能手机挑战,迫使其将事业重心转向更专业、利润更高的单反相机已成趋势。
据悉,2011年具有可自由装载镜头的专业级单反数码相机实现了12%的销售量增长,平均售价247美元、具有10倍以上光学变焦的主流级别产品也出现了16%的销售量增长。
在此背景下,如同“断臂求生”一般,厂商尽力维持卡片机现有销售并着力转向单反,已经在过去一年的产品推出上有所体现。去年佳能推出了多款新一代入门机型,而尼康也推出了几款当家机型与之竞争。在微单相机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尼康、索尼、奥林巴斯(微博)、松下、宾得等相机厂商都加入了“红海竞争”,共先后发布了15款微单机型,数量远超同年的单反相机、卡片机新品。
反观卡片机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不难发现,去年推出的几款卡片机的市场推广力度较之前要弱,卡片机业务的受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认为高端产品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多年以来,长焦镜头相机的市场份额一直差不多占到3%~4%。包括单反在内的高端相机,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大内康武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富士加大了代表高端产品的X系列、代表高画质的采用EXR处理器的F及Z产品系列以及针对普通用户的普通数码相机的宣传。”
松下方面也提出了类似的下一步市场策略,“对于单反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我们非常欢迎,相信将来单电相机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这对于松下公司来说是扩大相机事业的好机会。2012年我们将主要以推进G系列单电相机,提高换镜相机的市场占有率作为主要的目标。”
DC大佬们的转型路线实则十分明确,如第一梯队的尼康和佳能,目前主要是兵分两路,其一是将产品线不断往专业市场走,或者说是把此前公司产品线中专业级别的产品下移到消费级市场(在业内售价在6000元以下的单反被称为消费级单反),其二的思路则是往产业链的上游挺进,成为其他企业主要部件的供应商。
第二梯队的富士、理光、松下等企业,对于现有的产品线中也将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卡片机往高端功能走的趋势似乎已经越来越明显,如光学变焦、可拆卸的镜头等功能的强化将是其继续领先于智能手机的有利武器,在接下来数年的对抗中尽可能维持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王慧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