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庞竞购萨博轻信承诺终失败 心生嫌隙致分道扬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3日 22:46  经济观察报微博

  杨小林

  如果当初穆勒(瑞典汽车CEO)提交给中国企业家们的是一份通用汽车接纳萨博收购方案的协议,而不是一句口头承诺,那么中国企业收购萨博的故事注定会改写。

  恰恰相反,有关萨博的交易,就是基于这样的承诺展开的。而在过去8个月时间里,中国买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一直追捧萨博。“我后来才知道,穆勒第二次(收购世爵超过50%股权方案)根本就没有问通用的意见。”国内最大的上市经销商庞大集团(601258.SH)董事长庞庆华称。

  庞庆华和中国高档客车的领军者——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曾一起携手竞购萨博。这几个月里,有关他们竞购萨博的密集报道,让这两人一时轰动国际车坛。

  当初,当庞庆华意识到风险拒绝继续打款的时候,他的合作伙伴还在催促他一起给萨博打款,以期支持萨博继续重组。现在,更是为时已晚。因通用汽车的强烈反对,萨博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双庞”数以亿计的投资也面临鸡飞蛋打。

  而与他合作了数月的“搭档”已心生嫌隙。庞庆华称,庞青年的手机早在三周前就“屏蔽”了他的所有来电和短信。

  分歧

  12月19日,瑞典法院正式宣布,萨博从即日起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因通用不支持出售萨博,后者已经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萨博近两年是中国汽车业的热门词。两年前,北汽收购了上一代萨博发动机和车型平台。今年5月,民营车企华泰汽车与萨博“闪婚闪离”,传闻中吉利(微博)还半路杀出。

  庞庆华认为,若当初不联合庞青年,也许会是另一番结局。依据是:通用最担心的不是出售萨博,而是将萨博技术使用权出售给中国车企。

  毕竟,在第一次庞大向萨博递出橄榄枝时——支付6500万欧元购买世爵(后更名“瑞典汽车”)24%的股权,通用明确表态是同意的。“通用提防的不是庞大,毕竟庞大是经销商,在技术上对于通用并没有威胁。”庞庆华称。

  当然,现实无法掉头回去验证庞庆华的看法。

  虽然目标都是萨博,但“双庞”的分歧也许是从游戏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作为经销商的庞大,对萨博最大的渴求就是卖车赚钱;而青年则将目光紧盯萨博的车型平台和技术。“双庞”组合并非事先的策划。

  当第一笔3000万欧元的“预付购车款”打给萨博母公司世爵汽车之后,庞庆华才猛然发现,其实庞青年早在去年10月份就向国家发改委报备了“计划收购萨博”的意向。按照发改委的海外并购政策,谁先报备就由谁去主导收购。

  由于国内竞标萨博的中国车企太多,发改委不得不两度召开协调会。在今年5月中旬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告诫国内车企不要起内杠,哄抬竞标价格让出售萨博的世爵汽车“坐收渔利”。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庞庆华与庞青年“一拍即合”,“双庞”组合横空出世。

  这样的组合并非紧密。“他曾数度催我一起给萨博打款,以支持萨博继续重组,我坚决不同意。我的原则是,通用不明确表态支持收购方案,庞大不会再给萨博打一分钱。”庞庆华称。

  青年汽车方面则已拉来了中资银行的“赞助”,庞青年还希望复制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微博)的“大庆模式”。在整个竞标萨博的过程中,庞青年一方面让女儿庞彩萍在瑞典前线与各方接洽,而在国内,则由庞本人与鄂尔多斯地方政府和基金洽谈项目出资事宜,庞本人还亲自前往鄂尔多斯商讨合作。

  “认栽”

  庞庆华对于萨博的兴趣简单而原始,那就是通过拿到更多的区域代理权,尽可能地垄断萨博在中国的销售业务。

  复制这种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斯巴鲁模式”,是吸引庞庆华投资萨博的最初动机。为了达成目标,他甚至与世爵品牌中国“总代理”中进汽贸总经理丁宏祥协商,让后者让出萨博进口车在国内的“代理权”。包括后期入股世爵以及联手庞青年收购萨博100%,庞庆华瞄准的都是卖车赚钱。

  在国内另一家民营车企华泰宣布终止与世爵签署的合作协议仅四天后,庞大就与世爵签署了一份内容丰富的合作备忘录。

  5月16日,庞大集团发布公告,与萨博将采用50:50的注资比例成立合资分销企业和生产企业。按照“备忘录”约定,庞大集团将支付4500万欧元用于购买萨博汽车,同时还将支付6500万欧元按照每股4.19欧元购买世爵汽车24%的股权。

  庞庆华还与世爵达成协议,以最快速度向萨博先提供3000万欧元。当时,因供应商欠款和拖欠工人工资,萨博已濒临停产绝境,华泰正是因为拒绝了世爵这一要求,被世爵单方面宣布“剔除出局”。

  备忘录签署后,庞大向世爵汇出了3000万欧元,这笔资金将从萨博公司购买1300辆汽车。时隔半月,庞大又追加了630辆萨博车型的订单,总价值为1500万欧元。两笔“预付购车款”合计4500万欧元(折合4亿元人民币)。

  如今萨博破产,庞大计提损失在所难免。

  庞庆华坦承,当初答应世爵的这一要求欠缺周到考虑。“庞大与青年汽车联手收购萨博之初,青年汽车率先向发改委进行了报备,青年汽车也就成为了这场收购的主角。当时由于不懂得收购细节,对方要求我们打款也就打过去了。”

  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第一次萨博项目的临时协调会之前,庞大给世爵打出的3000万欧元购车款已经到账。这3000万欧元一下子将庞大与萨博的命运捆绑在一起,而当庞庆华得知青年汽车早在去年10月就向发改委报备时,庞大除了与青年捆绑在一起联合竞逐萨博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余地。

  “私心”

  萨博之于“双庞”组合的另一方——浙商出身的庞青年和他的青年汽车,意义可能远比庞大重要得多。

  从放牛娃的草根出身到中国高档客车的领军人物,这是庞青年走过的人生轨迹。六年前,通过收购贵航云雀,庞青年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轿车“准生证”,但中高档车技术的匮乏,让他操刀的“青年莲花”项目几近凋谢。

  今年8月,庞青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实际上早在2005年青年酝酿转战轿车领域时,就盘算着与萨博搞合资。只是碍于通用在中国已经用完合资名额,只能作罢。2008年底,当通用宣布出售萨博计划后,青年就聘请德意志银行作财务顾问与通用谈判。“当时通用方面认为,如果把萨博卖到中国,可能与上海通用(微博)的车型有些冲突,所以这件事情就停止了。”尽管早在5年前,庞青年就知道通用对将萨博卖给中国买家的态度,但当世爵汽车CEO维克多-穆勒到中国来兜售萨博时,庞青年仍然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如果没有华泰汽车的突然“搅局”,或者庞大集团的“先下手为强”,庞青年本人可能更希望导演一出类似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好戏。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庞大拒绝再为支持萨博继续重组掏腰包时,庞青年拉来了某中资银行和拥有鄂尔多斯政府背景的地方财团。

  收购萨博进入关键期时,来自中国的“双庞”组合已经貌合神离。庞青年不仅单方面中断了与庞大的联络,而且在私下里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寻找新的合伙出资人,频频向通用递交新的竞购方案;另一方面,则筹划和瑞典汽车组建另一个海外合资公司,提前“抽空”萨博的核心技术。

  庞青年的这些动作,都是绕过“双庞”此前既定的合作协议推进的。根据庞大集团、青年汽车和瑞典汽车三方在10月28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将由“双庞”联手收购瑞典汽车持有的萨博汽车100%的股份。

  而曾在瑞典“拍着胸脯说两周内搞定审批”的庞青年,至今为止都没有将一份正式的项目报告递交给发改委。“到最后连发改委的人都跟着着急了,说你们先把可行性的报告打上来,我们请专家先审阅一下。但庞青年就是拖着不打。”对于庞青年背地里“另搞一套”的做法,庞庆华颇有微词。

  赌博

  从联手竞购萨博到心生间隙,再到最后分道扬镳“各自飞”,“双庞”组合在面临复杂的跨国并购环境时,没有选择“共进退”的做法。而在争取通用那“关键性的一票”上,中国买家竟然相信了急于套现“萨博”的瑞典汽车CEO维克多-穆勒。

  通用的态度没能够落到纸上,支持中国买家的是一个数学逻辑:通用持有高达3.26亿美元的萨博优先股。这被中国买家认为是足以说服通用支持萨博继续重组,甚至从瑞典汽车手上买下萨博的最大筹码。

  现实中,通用一反常态地“吃了秤砣铁了心”。当所有人都同意萨博出售方案,只有通用一方强烈反对。“第一次庞大单独竞购世爵24%股权时,穆勒说通用明确表示同意;不过,在第二次联手青年收购世爵超过50%的股权时,穆勒仍然说已经征得通用的同意,但实际上我后来才知道,穆勒第二次根本就没有问通用的意见。”庞庆华称。“萨博不会破产!”四个月前,庞青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信誓旦旦的向外界宣称。他的依据是,萨博供应商、员工的命运和企业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如今,萨博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虽然作为债权人,庞大和青年有权向法院提出债务清偿要求,但早已资不抵债的萨博,究竟破产后还能有多少实际偿还能力,的确要打个大问号。

  据悉,除了庞大近四亿元的购车款可能打水漂外,青年汽车的损失同样数以亿计。

  对青年而言,除了前期的1300欧元购车款外,青年还通过一家境外投资机构,以购买技术为名,为萨博汽车提供了7000万欧元的过渡性贷款,目前这笔贷款已经支付了1100万美元;12月14日,青年汽车又向萨博汽车提供500万美元资金,用于支付税收开支;并在随后支付2000万欧元用于支付工资。

  (本报记者张耀东(微博)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