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牛文文:做空机制是美股公司的成人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16:01  新浪财经微博

  主持人刘勍儿:您提到也有创新不可知的一些方面,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一个新模式出来,迅速被资本逼死,团购、视频,您觉得这样的还会持续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曾玉:这是自由的资本市场带来的非常正常的优胜劣汰。我在VCPE十年,特别是TMT行业,不管还在创业当中的公司,甚至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从美国复制,大家都看到的。我认为所谓的创新,第一从根上要从教育,全民的教育,基本的教育。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们所受的教育是不需要你拔尖的,你要中规中矩的,从传统教育,本身就不鼓励我们有这样的想法。

左起依次为:优股网创始人卢常福,和玉复合基金创立合伙人曾玉,《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左起依次为:优股网创始人卢常福,和玉复合基金创立合伙人曾玉,《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

  第二社会的价值观都没有鼓励这些东西。我会觉得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在TMT行业,所谓的商业模式都会是从美国复制过来,甚至过去十年还会这样。

  回到刚才说的资本市场,本来就是双刃剑,我们资本市场要去投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不是给它钱,也许创业者如果纯粹要钱的话,这两个人没有对上号。资本市场最终能够提供给创业者我们一直在号称行业的增值服务,商业模式,对TMT来讲,商业模式不断的提升和变革,甚至模式的完全颠覆,以及下一轮资本运作和上市的帮助。公司的财务、税务体系的整理,在这些方面提供帮助,这样才能不算是好的VCPE。

  你说资本“逼死”了行业,我不认同。无论是十年前的.COM,到现在的团购、视频公司,资本不断的扶持TMT每个小的板块在成长,对资本来讲,又不是一个玩家。我们是做复合基金的,来中国的美元基金有800多家,对这些基金来讲,也是他的业务、商业。当一个板块起来的时候,这个行业前5名、前10名会拿到投资,就看哪个能胜出。资本过分的充足可能会宠坏了创业者,VCPE最大的风险就是钱太多,宠坏了这些创业家。

  自由市场如同人的机体,做空机制是成人礼

  主持人刘勍儿:您提到了教育问题,我们受到的教育没有教我们创新,没有告诉我们这个意识,我也刚毕业不久,我有很多同学,他们有这个想法,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做,想找一个人引导我们去做。牛社长,您觉得现在有没有提供的机制?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有很好的引导?

  牛文文(微博):你说的这个是特别好的事。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或者是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还不是一个事。创业是敢去别人吃不了的苦,开天辟地搞一个公司。创新是你敢之后还有再次的敢,敢去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好在中国跟过去真不一样了。曾玉讲到这些,中国过去十年最伟大的发明或者最伟大的变化,就是创业不再是像柳传志当年那样,你在没有VC,没有别人支持下的创业,你看过去的成功,他们的故事里面,你看不到投资人,好多人都是说拿银行的贷款,20万搞的,抵押房子搞的,过去十年最伟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引进了美式资本主义这一套的VCPE,天使、投行、IPO这套,这是除美国之外做的比较好的。中国有太多人有奋斗和创新精神,这里面有一个过程。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在解决温饱的时候,中国的创造力还没有完全释放,有太多的需求要满足,我们赶快满足,一下子团购就100多家,快速满足和未被满足的基本需求,这是中国商业最大的特点。人均GDP一旦过了3000美金,向6千美金过渡,商业就变成个性化的商业了。

  你也没有听说FACEBOOK有多少家。美国是一代超越一代,从惠普(微博)到苹果、微软(微博),到GOOGLE,到FACEBOOK,5年一代的超越,你做软件,我做互联网,你做互联网,我做社交,从来没有见在一个领域里面有100家都在。在中国太阳能也是,每一个创新产业都出现同样的问题,当太阳能出现了之后,立即大概有200、300家同时上线,这是一个挺重要的土壤。中国人的基础消费和基础供应还处于温饱、苛求阶段。我相信当年日本、德国也经过这个阶段。我倒不认为单纯是中国教育的问题,VCPE才进来不到十年,互联网扩展到教育培训,消费产业,你要仔细想想,海尔、联想、万科这些公司之后那些公司全部都是美元下的蛋,全部在境外上市,因为我们资本市场关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一代明星,从马云(微博)全部都是这样的,不是说因为他们是海归,而是说他们在创新一个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早期就得到了来中国的海外VC的支持,并接受了要搞创新这一套理念,并且在国内没法IPO,在国外成功的。

  不管中国的创新在美国的资本市场受到什么样的质疑和打击,我们一定不要重新走回封闭,中国创业者有一个不信,一个信用。一个不信,你从生下来要融资,选择A股还是美股。好比就要选择你跟谁结婚,这个比较痛苦。另外一个信用就是你生下来有两个选择。假如说美元基金没有了,美股向中国关闭了,这才是可怕的,才叫极寒、后天。

  我曾经写过微博说做空机制。做空机制是美股公司的成人礼,如果你过不了这一关,过不了做空和猎杀这一关,你不可能成熟起来。我们比较过纳斯达克30家企业和创业板30家企业,最大不一样是美股分化很快,好的很快,坏的也很快被猎杀,退市,好的时时刻刻战战兢兢的,像俞敏洪(微博)这样的好公司,经常被质疑,创业板上了就进了保险箱。中国的大学入了之后一定毕业,美国的大学入了之后不一定毕业。中国的创业者有两个选择,我认为美式的资本市场是更好锤炼创业者的市场。既能够在完全没有盈利和甚至连模式都没有的时候就能给你钱,同时也在你上市之后,有非常多的像现在优酷亏着就有这么高的股价,也有人一开始就猎杀你,既充分认识你,又充分质疑你,这是比较好的,比A股市场要健康一点。

  对中概股的质疑是有一些的,阴谋论是有一些的,中国公司普遍高估,只要做空就有暴力,但是不认为这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

  曾玉:我想补充一下。从VCPE行业这十年以来,特别是最近5、6年,美元的资本市场,非常看好中国,这是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美元的VCPE,全球前20大,或者是中国本土的,所有这些资本的充裕是前所未有的。现在又有人民币基金这两种币种,投资非常大。

  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是带动经济复苏的一个引擎。国际市场可能会认为对中国投资过多,对中概股议价过高,他们可能做一些平衡和回归。我特别同意牛社长,一个自由的资本市场,对美元,你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纽交所上市,它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带来的坏处可能有金融危机,占领华尔街等等事情,自由市场如同人的肌体一项,你会感冒,自然会调节你的抗抵御能力和免疫力。

  主持人刘勍儿:在中国市场上,刚开始创业出来的公司可能会有问题,在美国的自由市场我们会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我们刚开始是缺钱,现在创业不缺钱,现在中国的创业缺少的是什么?或者说创业者缺少的素质是什么?

  卢常福:客观说创业成功本身是小概率事件,需要的素质太全面了。如果一个创业者具备所有创业成功所有的要素,不可能。

  只有两个办法解决,一是靠团队的健全。创业不能靠单打独斗,得是靠团队。团队本身还是会有局限,初始的团队,一般是在技术、产品、营销、市场,基本上不会一开始有资本的介入。在一个公司产品OK,技术研发进入营销阶段,到了一定阶段,就要进入到了做公司最重要的资本、财务、管理更高层面上,可以从团队里面来健全。像创业家搞的黑马训练营,大家参加这评选不是证明OK,我们从创业家黑马训练营补足了缺乏的理念、资本市场整体的远见和操作模式。黑马训练营是创新的模式,还有像曾总这些的VCPE,他们投资很多公司,从初始、发展,到慢慢上市,整个流程走过来了,他们看过不同的公司,他们可以撇开个体的因素,能够提供公司在资本层面的指导,他们缺的东西很难一一说足,解决的办法通过这些方式来解决的。

  主持人刘勍儿:咱们一致聊中国式创新,没有人给中国式创新一个很好的定义,牛社长,您觉得中国式创新,您来看是怎样定义它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