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个税调整为市场泵入千亿购买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2日 06:50  南方都市报

  

个税调整为市场泵入千亿购买力

  

个税调整为市场泵入千亿购买力

  

个税调整为市场泵入千亿购买力

  提振内需消费要什么?要有钱!

  南都记者日前注意到,正当个税调整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之时,发改委目前亦被报道称正在起草覆盖全社会范围且幅度较大的涨工资方案。不经意间,十二五规划中曾经提出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正有悄然实施的迹象。

  中金公司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个税调整以及收入提升计划将在收入再分配环节向中低收入阶层释放相当规模的购买力,这一举措将夯实消费基础,大消费时代或许正在悄无声息地来临。

  有望刺激大众消费

  近5年,城乡居民的消费增长速度都处在低位水平。2009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速为11.07%,农村居民消费增速为4.87%。较2008年,城乡居民消费增长速度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而居民消费增长速度长期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则是整体经济结构过分偏向出口和投资。与此同时,1999-2010年间,国家财政个人所得税收入亦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实际相当于社会总收入的再分配上从消费向储蓄和投资倾斜。数据显示,1999-2010年间,国家财政个人所得税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CA G R )为25.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A G R仅为11 .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CA G R则更低,只有9.37%。

  因此,研究人士认为本轮个税调整以及工资调整,将有望促进整个十二五期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倍增,进而改变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消费增速不高的局面。中金公司测算后表示,个税起征点上调是十二五期间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的一部分,有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和工作积极性。增加1090亿的购买力,分别相当于270家百货店、900家大型综合超市或家电卖场的年销售收入。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专栏)称,考虑到中低收入人群消费倾向高于中高收入人群,因此本次个税调节方案的实施对于消费和G D P的实际拉动作用应该大于一般意义上的估计。汪涛称,由于统计局的居民调查数据显示,中等收入以下的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要高出中等收入人群15%左右。汪涛表示,按照70%的消费倾向估计,本次个税调整将直接拉动居民消费840亿以上。如果今年下半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项方案,那么其对今年G D P增长可能拉动大概0.1个百分点。

  宏源证券亦认为,本次节税带来的消费性支出增量可观。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一个月节税75-200元,则年新增收入900-2400元。相对于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年消费性支出增量部分1206.9元,节税收入相当于一年消费性支出增量。

  宏源证券亦强调,对于中低收入阶层,面对通货膨胀预期、楼市观望氛围较浓,在没其他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将收入增量转化为消费的动力。

  财政收入不受影响

  不过,个税调整方案在增加中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的同时,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收入,这是否会影响到整体财政的收支?

  多数研究人士认为税收调节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影响均十分有限。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与2010年相比,个税调整方案将减少财政收入1200亿元左右。其中,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约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990亿元;调整工薪所得税率初次级距,减收约100亿元;调整生产经营所得税率级距,减收约110亿元。

  但由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很低(2010年仅为6.6%),因此对全国财政收入的影响十分有限,汪涛预计最多仅会令全国财政收入减少1.4%,占G D P比重小于0.3%。在地方方面,个人所得税的影响则更低。汪涛称,个人所得税目前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6/4分。其在中央财政收入中的比重(6.8%)要相对高于在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中比重(4.8%)。因此此次调整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相对较轻。

  三因素共促中国消费黄金十年

  中信证券认为,中国的消费黄金十年即将来到。

  首先,经济转型与“十二五”规划政策的扶持,2009中国居民消费占G D P比重仅35.11%,而美、日、欧居民消费占比稳定在55%一70%,“十二五”期间,预期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消费增速将高于G D P增速。其次,城市化进程加速提高居民消费总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 .1倍,“十二五”期末中国城市化率将从2009年的46.6%提升51.5%,2030年有望达到65%。第三,人口红利与第三次消费高峰已到来,中国人口中15一60岁的人口数量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此后10年该年龄段的人口数将维持在9亿以上,80、90后已进入消费主力军,其消费意愿更强。

  而从消费升级的国际经验上看。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当一国人均G D P超过2000美元时,消费升级启动,耐用消费品占比开始提升;当一国人均G D P超过5000美元时,消费升级加速,服务性消费和高端消费需求占比开始提升。2010年,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服务性消费占比均超过50%,分别达到66.90%、57.90%、63.27%。

  “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我们预计未来5一10年,中国消费升级的总体特征为:农村消费将向城市消费看齐,迈向纺织服装、金银珠宝、化妆品以及家用设备、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时代。城市消费将向发达国家看齐,迈向住房、医疗护理、体闲娱乐、文化艺术等服务性消费时代。中西部消费向东部地区看齐,区域间消费水平的不平衡性有望减弱。以网购为代表的新兴商业业态和消费模式将快速崛起。”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

  “以食品为例,从消费普通肉类,到高档肉类,原来喝不起牛奶的,现在要喝牛奶。”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向南都记者表示,“原来人均消费结构偏低档次,由于消费者对大众消费品的购买力增强,将带来消费结构的提升。”

  南京证券认为,在国家让利于民的税收政策下,消费市场的基础将更加牢靠,消费市场的下一轮消费高峰将提早到来。

  南都记者 张晓华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