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静宇
4月8日,原本预计于6月开工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提前动工,这一天,离迪士尼项目规划公示结束刚过去两天。
让外界久盼的一刻提前到来,显示出项目参与各方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作为我国迄今在现代服务业领域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也是上海“十二五”期间最重大的项目之一,迪士尼乐园不仅是现实版“梦幻王国”的又一落子,更承载了合作双方诸多的美好愿景。
对于迪士尼公司来说,其在全球仅有的六个主题乐园,中国就占两席,足见其打开这一广阔市场的迫切心情。加之香港迪士尼乐园在客流、营收上一直未达到预期所想,五年来连年亏损,因此迪士尼公司无疑对上海寄托了更大的期望。
而上海则希望迪士尼乐园能够填补其在大型旅游设施上的软肋,并以迪士尼为引擎加快建设 “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同时,迪士尼所能带来的投资放大效应、推动服务业提升转型效应对上海而言意义更重。
梦幻成真
上海,为迪士尼等待了十余年。
1994年,迪士尼第一次和中国政府接触,就是与浦东新区领导会面。当时负责接待的是新区书记赵启正,那时赵就说,我们中国的儿童都是看你们迪士尼长大的,所以你们过来是有基础的。
虽然迪士尼后来选择香港,并未就此放弃上海,经过多年反复的谈判,2009年,迪士尼终于花落上海。
4月8日,迪士尼乐园正式从纸面上落到地面上。
根据今年3月浦东新区政府、上海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公示有关迪士尼项目的规划草案,迪士尼乐园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以外东南角的浦东新区川沙镇,距离浦东国际机场12公里、市中心21公里、虹桥交通枢纽30公里。一期建设的迪士尼乐园及配套区占地3.9平方公里,包括1.16平方公里的主题乐园,以及2.74平方公里的相关配套区域,如中心湖与围场河、商业娱乐、旅馆、公共停车场、公共交通设施、办公(服务管理中心)、市政设施等。
浦东新区政府相关人士称,首期迪士尼乐园主题为“神奇王国”,未来将形成3个主题公园,最终面积是香港迪士尼公园的2到3倍。
不过,由于香港迪士尼建成后连续五年亏损,在客流量和经营方面始终未达到特区政府当初的设想,迪士尼乐园到底将成为上海 “会下金蛋的鹅”,还是沉重的负担,还在未定之数。从规模和投入上看,参与上海迪士尼项目评审的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表示,上海迪士尼想要在园区经营上盈利,需要保证年客流量在1000万人次左右。
有关专家据此估算,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门票收入每年大约有60亿元,而迪士尼最大的收益亮点在于衍生品,包括商品、二次消费、食宿等,比如东京迪士尼表演收入占总收入的44.2%、商品销售占32.2%等。这意味着上海迪士尼乐园所带动的住宿、购物等收益可以每年拉动约500亿元的服务业产值。这并不包括周边房地产和文化产业的增值。
“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人口基数大。”何建民表示,上海有2000万人口,整个长三角地区有7500万人口,是中国经济最富裕的地方;上海国内游客目前有1.02亿人次,入境游客700万人次左右,这个数字还在急剧增长。
除此以外,有专家还认为,高铁时代的到来也为上海提供了香港无法比拟的交通便捷度。同时,上海有土地、有政策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配套,对于只能依靠填海工程来扩容的香港迪士尼而言,似乎也是一项先天的优势。
主题乐园潮
不过,迪士尼在上海本地也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
2002年,国内主题乐园行业的领军企业华侨城“欢乐谷”就有进军上海市场的想法。“当时听说迪士尼要来,就没有马上进入,认为迪士尼太强大了。”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客座教授赵抗卫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其时,“欢乐谷”就进军上海市场向赵抗卫求解,“当时他们当然是很有顾虑的。”
七年后,迪士尼来了,刚在上海松江区新拓“欢乐谷”版图的华侨城,由于面临和迪士尼主题公园同城竞争而备受关注。
这一次,“欢乐谷”没有退却。华侨城集团CEO兼总裁任克雷表示,迪士尼的进入会促进本土主题公园品牌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开业后,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欢乐谷”,游客量竟不降反增,增长率高达10.2%,包括“欢乐谷”在内的深圳华侨城系列的主题公园,当年总接待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
这给 “欢乐谷”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据了解,松江佘山旅游度假区内,华侨城投资的欢乐谷二期将在2012年左右建成开放,为大型水上乐园,功能与现有的一期工程形成互补。据华侨城有关人士称,在松江佘山度假区内很有可能出现第三座欢乐谷姊妹乐园,并赶在迪士尼乐园开园前营业,与迪士尼形成错位竞争。
除了“欢乐谷”以外,华谊兄弟“一直试图选定一个华谊兄弟出品的以电影电视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项目也于今年2月份在上海落地。命名为“华谊文化城”的定位主要是文化和旅游,在建造大型专业室内摄影棚发展影视产业的同时,也凭借“偶遇明星”的卖点吸引游客参观。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文化城紧邻上海11号轨道交通线,该线另一端将连接正在筹建的迪士尼乐园。而迪士尼吸引的游客也是华谊兄弟潜在的客户群。“未来游客从迪士尼出来,可以乘坐轨道交通直接到华谊文化城继续high。”华谊兄弟方面有关人士表示。
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眼里,作为 “上海未来旅游新坐标”的迪士尼,肩负上海建名城的重担,而文化城或许正好可以助其解压。
何建民认为,上海迪士尼对中国主题公园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在于帮助我们产业化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学习、借鉴的机会。
2009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史无前例地提出,要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题公园,推动本土主题公园的兴起。
这或许是迪士尼面临的挑战,但也能预见到,由迪士尼及其他的主题乐园所掀起的“主题乐园潮”,正在给上海的文化旅游产业加温,从而带动巨大的人气,这也是迪士尼的机遇所在。
上海社科院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维认为,旅游业的功能特点在于不局限于单一的项目或产业,消费型服务业所能带来的人流量,对于提升经济贸易繁荣的作用不容小觑。
辐射力
据了解,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后,其中80%的国内演职人员,大部分将来自上海及其周边的长三角地区。正如一年前的上海世博会,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运营,也将为转型中的长三角,提供新的推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地区游客接待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旅游收入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但在旅游资源优势上并不突出,尤其缺乏国际性的旅游资源或产品,可谓长三角的旅游“短板”。
迪士尼项目的引入则将填补长三角地区除山水旅游资源外无国际大型娱乐休闲主题公园的空白,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长三角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打造长三角国际旅游精品和世界旅游名牌。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旅游业提出了全新的定位,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
正在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的上海,旅游业的功能也被全新定义。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上海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专栏)提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十二五”期间上海要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就必须立足全局深刻认识旅游产业的重要作用和承担的责任。
迪士尼正是被上海理解为承担此种责任的主力军。
同时,以迪士尼为契机,上海在其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讨论稿中,也首次提出了上海要建成 “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力争到2015年,在总量规模指标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2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8.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15%。
为此,上海未来五年将划拨400亿投资用于旅游业。
受惠的不仅是上海,实际上,迪士尼项目落沪,也牵动着整个长三角旅游的神经。在拥有上海世博会和迪士尼乐园的“双引擎”之后,上海和长三角的吸引力无疑将极大增强,更多国内外的商务会议展览旅游活动都会被吸引到此举办,上海和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