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水思源:中国银行业居安思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 02:48  第一财经日报

  周静雅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或者即将发生重大变化。”今年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上,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严肃地告诫在座行长。

  在信贷冲动受控、资本压力空前的2010年,如上警示不绝于耳。监管层、银行家、学术界都深刻地意识到:第一轮改革成功告捷的中国银行业,或许已迎来了又一个关键节点——转型势在必行。

  这是一个居安思危的时代。

  “十二五”规划驱动

  在王兆星看来,中资银行业面临的最大经营环境变化无疑是“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国家提出并正在落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将由过去依赖于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同时驱动,将更注意向内需推动的发展方式转变;将由过去依赖于第一、第二产业向三个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将由过度依赖于GDP增长而向国民经济发展质量转变。

  “这些变化将深刻地影响到我国银行业的客户结构、盈利模式,甚至存贷款结构。”王兆星提醒道。

  银行业也意识到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四大国有银行迅速做出反馈,称要学习和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深化改革。中国银行表示,将强调“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国发展”,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农业银行则称,要提高农行战略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契合度,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主动调整经营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工商银行认为,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推进业务结构、区域结构和渠道结构调整,同时推进境内外协调发展;建设银行表示,要把服务国民经济大局与调整银行业务结构结合起来,合理配置信贷资源,调整信贷结构。

  “3+S”型监管

  事实上,这场变革不仅仅来源于经济发展方式,还存在及始于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变革。

  金融风暴之后,全球迎来银行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和监管标准的变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十二五”规划的这些新名词也在说明金融监管即将面临一个新阶段。

  “未来金融监管领域,可能也有着多维度的变化,目前监管当局正在或者准备从两个层面实施‘3+S’型监管。”一位监管部门权威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第一层面,即监管架构、监管标准和监管体系的变革。“资本、拨备、流动性是监管的三个指标,即为‘3’。”上述人士称,未来金融监管将强化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加强和完善资产损失拨备的风险抵御和反周期功能,贷款损失拨备将成为重要手段;此外,还将强化流动性管理,资本监管中除了风险权重,还将提出资本杠杆要求。而“S”则是对具有系统性、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加强监管,以防止“大而不能倒”的道德风险,对上述机构要求额外的资本和流动性指标。

  第二层面,则是围绕上述监管要求在资本层面实施“3+S”监管:第一级资本,是必须满足以风险计量的风险权重为基础的最低资本监管要求,占比由过去的4.5%提高到7%;第二层资本是在上述基础上加上2.5%的资本储备,即从资本中专门拿出的以应对未来不可预期损失的资本准备;第三层则为反周期资本要求,幅度为0~2.5%的比例要求;此外,“S”即是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增加的额外资本要求。

  “最低资本+资本储备+反周期资本+大型机构资本要求,构筑了对银行资本要求的‘3+S’监管。”上述人士称。

  “上述监管也正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Ⅲ对银行业的要求,虽然对中资银行来说还有较长的缓冲期,但国内监管层已经开始研究并要求逐步实施这些监管标准。”知情人士称。

  抵御风险动力

  以拨贷比为例,9月,“银监会或对银行要求2.5%的拨贷比”消息一经媒体公布,即引起业界恐慌,银行股应声而落。

  中金公司的一项测算称,以2010年中期数据看,目标拨贷比达标的只有农行、建行和华夏银行。五大国有银行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5%,股份制银行平均为1.81%。如果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别按2.5%和2.4%的比例计算拨备,工行、中行、交行所需补提的拨备相当于其全年拨备前利润的2.9%、8.2%和17.4%。中小银行面临的缺口则比较大,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需补提的拨备分别相当于其拨备前利润的37.9%、32.6%、44.6%。

  工行在回答为何多提拨备的问题时称,“目前工行拨贷比为2.42%,如果按照银监会的要求,还有0.08%的缺口,从量上来看,缺口为40多亿元。如果银监会颁布规定,工行第四季度可再多提40多亿拨备,达到2.5%的要求。”工行回应称。

  兴业银行也认为,假设2.5%的拨贷比指标执行,好处是银行更审慎,拨备税前列支的话,税收也会有减少;负面作用一是奖劣罚优,二是可能导致银行停止不良核销,以积累拨备,对于消化风险是负向激励的。

  转型势在必行

  监管指标只是一个侧面。更多的事实在证实,中资银行转型势在必行。

  王兆星即指出,银行目前过度依靠存贷款增长、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过度依赖大企业、大项目和政府背景项目也是不可持续的;通过快速扩张,完全依靠市场外部融资也是不可持续的。

  “未来的银行业必定要是集约式、内涵式发展,以效益和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王兆星指出,更加注重发展结构的优化和资本质量的优化,是银行实现盈利并保证安全性的最重要基础和保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