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出去“三部曲” 中国公司笑对专利诉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 02:33  第一财经日报

  覃木

  “他们先忽视你,然后嘲笑你,然后打击你,然后你赢了。”陈炽总是在面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宣讲会上用甘地的名言做自己的开场白,陈炽不是在讲政治斗争,而是在讲述中国公司遇到国外专利诉讼时应有的心态。

  作为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的合伙人,陈炽发现一方面中国公司在美国面临的专利诉讼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中国公司面对专利诉讼表现出陌生感和畏惧感。

  那些擅长做生意的中国企业是时候学习如何玩转专利诉讼了。走出去,已经是这个时代中国企业求发展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祝贺你,被告

  作为一个律师,陈炽发现专利诉讼中中国公司的普遍问题是缺席应诉。“缺席率特别高,”陈炽说,“在337专利诉讼中,中国公司的缺席超过三分之一,而全球平均缺席率是10%。”

  专利诉讼在陈炽看来完全谈不上复杂和可怕,如果哪个公司被告了,陈炽甚至会说:“祝贺你!因为这说明你的企业做得不错,已经引起竞争对手的重视了。基本上都是因为你抢占了别人的市场才会引起诉讼。”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应诉337专利诉讼之后,6.1%是原告撤诉的,19.6%是和解的,12.8%是被告承认(就是把产品撤出市场),这一部分都是没有开庭的。开庭以后,有排斥令的是11.5%,无排斥令的是15.5%,通过这一系列统计数字,陈炽想告诉中国企业的结论是,只要企业应诉,胜诉比率超过50%。

  对于中国企业普遍存在对于专利游戏规则的抵触情绪,陈炽则不以为然,他喜欢用踢球来作比喻,“你要进世界杯,就不要怕一路上被竞争对手踢几脚。”

  “专利诉讼是有规可循的,像踢足球,怎样的碰撞是不可以的,都是有规矩的,而且是一个鼓励竞争的规则。”陈炽说,“诉讼就是这样一种行为,让企业可以在制度下为自己争取到应得的权利。不管是专利也好,商标也好,著作权也好,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权利,那你可以诉诸法律。”

  走出去三部曲

  专利诉讼的根本还在于利益冲突。从产业发展上看,中国产品以稳步提升的质量和信誉进军美国市场,从低端走向高端,从成本优势走向规模和创新优势,逐步在美国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然这很快触动了西方企业的利益。

  平衡被打破,而新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各类诉讼也接踵而来。陈炽看来,中国公司走出去时遭遇的诉讼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反倾销。这一阶段是企业刚走出去,通常主要以低成本打入市场。因为价格比别人便宜,且通常是通用产品,所以一般对手会用反倾销的方式来告你。第二阶段是专利诉讼。在这个阶段,很多公司的竞争能力进步了,产品技术含量也高了,但是仍然有一定价格优势,这时候碰到比较多的是专利诉讼。第三阶段是反垄断。通常是企业跨越前两个阶段,在国际市场上份额比较大了,通常是第一、第二的位置,那么就会遭遇反垄断诉讼。

  “目前中国企业碰到第一、第二阶段的问题比较多,第三阶段的事件也偶有发生。”陈炽告诉记者。

  专利申请是一种自卫

  强有力的反击是最好的防卫,中国公司要不被竞争对手在专利战中压倒,就必须掌握自己的有杀伤力的专利。

  而中国公司在申请专利上还是“学习者”。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全球专利申请中,2008年和2009年前150名中只有两家中国公司,那就是华为和中兴,华为2008年是第一,2009年是第二。

  是不是只有电子、医药等高科技领域的公司才适合用专利手段来保护自己呢?陈炽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日用消费品公司都用专利成功地保护自己。”

  上个世纪90年代,还在加州做律师的陈炽就帮好孩子撰写过童车方面的美国专利申请。

  这个即将准备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最早把童车拿到美国去卖的时候,也有人告它专利侵权,而它学会了玩转专利游戏规则。

  “注重研发,投入很大精力去申请专利,随着好孩子在童车领域专利申请量在国际上排在前列,其童车市场销售的占有率在中国是老大,在美国市场上也是排在前列。”陈炽说。

  “专利的一个特点就是20年后过期。后续跟进的公司只要在研发上有投入,是完全有机遇赶超历史上的领先公司。”

  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华明”)在陈炽看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华明所在的高压变电器的有载分接开关传统上被一家德国公司垄断,华明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和进取触动了对手的奶酪,德国公司于是在华明参加一个美国展会的时候突袭,对其进行专利和商标的侵权诉讼。

  事实上,由于垄断地位带来的惰性,在市场份额没有被华明占领之前,这家德国公司这方面已经没有很有效的专利了,相反,华明在专利上则采取积极态度。

  华明此刻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积极应诉,最后赢得了这场诉讼。这样,华明不仅赢得了诉讼,还在客户中赢得了声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