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阳:通识之本在于课程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 02:28  第一财经日报

  “大学并不仅仅是创新,更要继承。经典正是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精品”

  徐佳

  最先在国内大力倡导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甘阳,如今从理论家变成了实践者。2009年,他受聘于中山大学,出任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大刀阔斧地革新教育。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甘阳直言,他目前更愿意谈通识教育的具体操作,而不是理念和理论。不管什么模式、什么提法都可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在于课程质量的提高。

  第一财经日报:国内高校针对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实践,是否可以看作是对1999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回应?国内提得比较多的一直是素质教育,它与通识教育是一个概念的两种提法,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甘阳:应该看成一个概念的两种提法。素质教育的提法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当时,理工科大学的校长们普遍痛感人文精神在大学内的匮乏,希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这种呼声下,1999年,教育部批准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让文化素质教育进课堂。又引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者俗称“全校通选课”的一套新学分系统,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人文社会科学,文科学生必须选修自然科学课程。学生必须选修不低于10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不过,素质教育推行的内因对综合性大学意义不大。通识教育是在公选课衰落、名不副其实之后,一些综合性大学对大学改革的新探索。素质教育也好,通识教育也罢,目的都是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

  日报:通识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高校在上个世纪初对教育体制的全新探索,包括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都推行通识改革。巧合的是,上个世纪初,蔡元培、罗家伦、潘光旦等人也试图在国内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抵抗实用主义风气。我们目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和当初是否一致?

  甘阳:现在情况跟蔡元培时代的国内高等教育状况是不好比的,那时候大学生人数少,完全可以搞精英教育。我们的状况倒跟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极为相似。1936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发表《高等教育在美国》,指出美国教育从中学到大学已全部混乱至极,完全失去教育的自主方向。大学本科完全只为考研究院服务,却不顾大多数学生并不继续入读研究院;各种以适应市场需要为目的的新兴科系不断增生,导致大学日益成为就业培训所。这完全可以改成《高等教育在中国》。

  我们现在的症结在于一流大学重科研轻本科教学、重理科轻人文。高端科学研究很难返回第一线,形成有机的流动过程。大学要服务社会,为市场提供人才。但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最好的教育。2004年,我们的毛入学率攀升到19%,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扩招带来的肯定是教育质量的下降。人数的倍增意味着师资比例失调、小班教学难以推行以及学生平均水准下滑。那么多的本科生如何教育,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本科教育正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日报:那么,通识教育的提出是不是大学追问大学之道的一种自我反省,它真正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甘阳:中国教育现在急切需要回答好四个关键问题: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维持精英教育水准;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做到课程少而精;在高度功利化商品化的工商业社会中,如何使大学保持安静、相对不功利,远离商业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兼顾坚持中国文明的主体性。而通识教育之道,全人教育也好,人格教育也好,价值教育也好,不管怎么阐释,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我在清华上通识教育课,发现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低得惊人。学生很浮躁,热衷于包括社团在内的许多活动,就是不爱读书,处于不思考的状态。这和中国大学庞杂的课程设置有关。一个学生一学期要选12门课,而美国学生一学期就4门课。他们的课程对学习质量要求都很明确,一定要达到某个标准才可以通过,所以学一门是一门,而中国的要求低、阅读量小。这里的通选课是在原有专业课不动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课,而这些课无论老师、学生、学校或许都认为可有可无,只不过多点课外知识即可。再多的课程,满堂灌有什么意思呢?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共同核心课的设置。而评价通识课程的好坏,在于是否提升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有两个,一个是阅读量,一个是小班讨论。一学期讲半部孟子,比讲一部哲学史的效果还好。比如中山大学的通识课中,有一门是《中国古代史》。这门300人的大课,只有60人来自历史系本系的学生,其余学生都来自非本专业,他们得到的训练与历史系学生毫无差别。这门课要求读50篇研究文献,配12个博士生做助教,分成十四五个小班参与讨论。考试分数由期末考试30%,作业50%,小班讨论20%组成。

  增加阅读量和难度,其实就增加了思考训练,从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老谈要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怎么培养?还得从阅读中来。现代公民应该掌握什么,他需要对城市、生命、动植物世界有基本认识,所以学习科目应当包括有质量的地理、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通识课。这不是空谈,只有阅读才能还浮躁的校园一片安静。小班讨论重在培养一种平等意识和对人的尊重。你不是强加观点给别人,而是观点之间的交流。

  日报:什么样的课程才有资格被纳入到共同核心课中?通识课程的灵魂是什么?

  甘阳: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所谓通识教育就是对所有人的共同教育。如果现代大学没有这样一种共同教育,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各不相同的系科和专业根本没有任何共通性,完全没有必要凑在一个大学之内。我的理想状态是,本科阶段逐步走向通识课三分之一、选修课三分之一、专业课三分之一,大量减少专业课的状态。

  从通识课程设置上看,现在各大高校都在效仿哈佛模式,主要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方面划分,分成数量不等的几大模块。美国通识教育虽然科目很多,但始终有一个核心,就是西方的人文经典。大学并不仅仅是创新,更要继承。经典正是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精品。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经典,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分为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四大类。学生须在每大类必修4个学分,本科前两年完成16个学分。通识课程有两大中心,一是突出全球化问题,二是中国文明问题。经典的选择不应该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各种文化,各种观念,各种价值,只要以学术为本,都可以相互碰撞。因此,经典阅读要包括中外经典。我主张中西并举,西方经典与中国经典并举。我们现在进入中国的传统经典,都不是从中国的脉络进入的,而是从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不了解西方,实际上也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只有在真正进入了西方以后,了解得越深,才能够从西方文明中解脱出来,进入对中国文明的理解。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