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珠海厦门:特区改革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6日 01:27  时代周报

  

    特区不仅仅意味着繁荣,更代表着探路者的勇气和智慧。

  我们试图借助这区区六个版的专题,去寻找一下30年前那场改革之所以产生的突变基因,以解决改革的内驱力究竟来自何方的设问,并试图回答今天的改革又将从何处着手的问题。

  特区之所以诞生,绝不是如艺术家用“一位老人画了一个圈”如此简单地概述的了,它实际上是历史特殊阶段下各种合力的集聚所在。上至庙堂,国家领导人在为面临崩溃的经济而担忧,下至百姓,逃港者与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已经不惜用生命去寻找真正的美丽新世界;对于干部阶层,无论是线上归部委管理的袁庚还是面上吴南生这样的来自广东的本地干部,经过“文革”之后开始对计划经济、威权政治进行深刻反思。正是有此背景,名为特区实为对传统政治经济模式的突破才有可能越过文山会海、冲破利益纠结,变为现实。

  有人将改革的难题归结为,分配他人利益时,人人皆是改革者;分配自己利益时,人人皆是保守派。或与30年前相比,今天的利益集团的规模与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正如温家宝总理近日在深圳视察时所言,“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钩沉历史,不为怀旧,只是为了以史为镜,问一下我们,30年后,我们是否还有当年的勇气与智慧,再一次万众一心,为了中华民族的福趾,将改革继续下去?

  其实,30年前我们所做的,与30年后我们所应做的并无本质区别,无非改革开放,民主法治,仅此而已。—编者按

  吴南生访谈:“中国改革之路没有走完”

  

  【深圳篇】

  深圳,俨然已经是中国特区30年的成功样板,然而面对新的挑战,不同的深圳人也在发出不出的声音。有人为昔日渔村成为中国第四城而沾沾自喜,有人则茫然四顾发问:“深圳,你被谁抛弃?”

  特区概念为深圳带来过惊人的巨变,特区能否为深圳下一个30年间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深圳,作为特区长子,他将变成一位守成稳重不越雷池半步的大哥,还是30年前那个舍得一身剐敢为整个中国社会变革打马探营的光脚小子?

  我们拭目以待,发展不会停止,改革就不会停止。—编者按

  政改先行者:袁庚

  中国改革梦工场

  深交所:一直都是试验田

  

  我眼中的这座城——我在“关外”遥望着他

  

  【珠海篇】

  这里有三十年的特区,更有西风东进的百年长廊。这里曾经被评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却有很多望海的洋房卖不出去。这里是一个三十岁的经济特区,但它的GDP在珠三角九市中尴尬垫底。这里是珠海。从一个当年“只有一盏交通灯、一条路、一个警察”的渔村发展到如今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海滨花园城市。30年的发展进程中,珠海特色何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这句隐含着“风水轮流转” 的古语,暗含了而立之年的珠海经济特区试图在未来实现“弯道超车”的心愿。

  珠海:30年大项目之梦

  梁广大:我保护了珠海的第一桶金

  

  珠光浮沉录

  我眼中的这座城市——问乡关何处 非珠海莫属

  【汕头、厦门篇】

  不是每个经济特区都像深圳那般辉煌。汕头经济特区曾因信用危机而陷入泥潭,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厦门有对台的独特地缘优势,却因长期未能“三通”而地位尴尬,经济总量也被福州、泉州等城市远远抛在后面。

  但是,我们回顾特区三十年历程,不能只看到成功者的鲜花与掌声,后进者苦涩的教训也是后来者前行的明灯。所幸,汕头与厦门在困难面前并未停步,他们一直在思索失败的原因同时,寻找前进的坦途。期待他们闯出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刘峰:汕头特区在荒地上建成

  汕头:治疗信用之殇

  厦门特区扩容 试行两岸金融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