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贸关系步入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 18:44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陈文喜 北京报道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开启中美关系一个崭新的时代。

  5月25日,为期两天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两国承诺将继续深化经济合作,促进强劲、平衡和可持续的全球增长,双方在财政货币、结构改革、贸易和投资以及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双方商定,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美对话走向多领域互动合作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外交室副主任袁征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两国在国防、经济、贸易与国家战略安全等领域,展开诚意互动、寻求积极共识与协调贸易摩擦和增进互利双赢的最高规格的国家战略对话机制。因此,倍受世界瞩目。”

  据记者了解,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前身为小布什时代的“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双方建立了以财经高官为主导的对话基础,当时的对话机制主要局限于知识产权、双边贸易和人民币汇率等微观经济层面。中美双方也进行了几轮激烈的交锋和博弈。随着双方对话的深入和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中美均意识到,中美之间贸易失衡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汇率的层面,还伴随全球贸易市场的需求平衡,及全球产业结构的失衡重整。因此,双方对话机制的发展与向更高层次的延伸不仅有利于中美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互惠共赢,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复苏与协调发展,以及全球金融的安全稳定。

  2009年4月1日,胡锦涛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伦敦G20国集团峰会期间,达成共识,双方同意将原有微观对话机制合二为一,建立全新定位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将对话的规格和内容提升到了国务卿对国家副总理(国家主席全权代表),及世界和平与国家经济、金融与国防安全等更深领域和真正的战略高度。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也于同年7月在美国举行,美国以东道主的盛情展现了积极的善意和柔韧姿态,双方就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区域安全与金融危机的防范,以及中美贸易、文化交流、军事互动等多项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中美双方共同开创了两个经济大国在更高和更深层次互动与国家战略对话的新局面,中美之间的对话机制也由微观领域的摩擦交锋,走向更多领域的互动与合作,G2合作概念开始受到世界关注。

  对话涵盖世界重要议题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改由国务卿希拉里与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领军。会议名称多加了“与”字,变成“战略与经济对话”,范围覆盖了几乎双边关系的全部。考虑到现在美国和中国是超级大国,亦涵盖了大部分世界重要话题。

  这次会议,美国代表团人数达到200人左右,部长和专业部门负责人至少有15位。重要团员有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及商务部部长骆家辉。中国因为是东道主,这次团队也非常庞大,代表团的规模就超过美国代表团。

  在战略对话中,双方就中美关系、国际区域及全球性问题深入探讨,包括就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维和、反恐等问题进行对口磋商和双边会见。

  在经济对话中,双方围绕“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主题,就若干议题进行讨论,包括促进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更加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美能效论坛上说,中国正在努力提高能效水平,而美国有先进的节能技术与管理经验。中美在能效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张晓强说,加强中美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合作,是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与两国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关系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举办首届中美能效论坛,是双方在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实施能效行动计划的重要活动,对于落实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推动两国节能环保务实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席论坛的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桑德罗表示,建筑能耗占美国能耗的40%,而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操作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舒适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分歧中合作仍为主基调

  袁征认为,此次对话被定义为中美关系的重要节点,将为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定调。从对话前的动态来看,放松出口管制、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清洁能源合作等仍是绕不开的话题。分歧中合作,仍是中美双方的主基调。

  这次会议对中美双方的了解有相当大帮助。一来参与盛会的人多,二来高层官员亲自与会,到别人的土地上直接感受,远胜过书籍影片幕僚的描述。

  例如:骆家辉上周在北京清华大学和美国商会演讲,其后率代表团访问天津,并于访问企业时演说。希拉里在参观世博中国馆时,观看《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与动态版时,停留很长时间,对宋朝的城市生活倍感兴趣。她之后参观了北京、贵州、上海等省区市馆,与众多游客及身着民族服饰的青年开心互动,也主动与吉祥物“海宝”合影留念。所以当日稍晚,她就于媒体公开撰文表示“世博的成功不但是中国热情待客之道的明证,也反应了人类跨越文化与地域界线,彼此合作与了解的巨大需求。”

  袁征表示,这次对话是两国寻找成熟定位的试金石,能否解决一些既有摩擦及突发事件,都是考验。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厉以宁教授认为,中国对外始终是友好的,从互惠友好形象来讲,拥抱也好,不拥抱也好,只要符合双方互惠的原则,符合双方友好的原则,这样就好。另外,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有战略眼光的美国政治家应该看到,跟中国保持互惠友好关系,对双方长远利益都是好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