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茉楠:人民币国际化可提升中国债权国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 10:15  一财网

  《中国证券报》今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的署名文章,指出作为国际债权大国的中国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称,正面临着不成熟债权国的种种困境,中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债权大国。

  在这篇名为《人民币国际化可提升中国债权国地位》的文章中,作者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演变成债务国向债权国进行战略制衡的一种工具,中国应跳出“人民币升值论”的怪圈,通过提升中国国际债权大国地位来寻求更大利益。

  根据国际债务周期理论,不成熟的债权国是那些不能以本国货币向国外借贷,从而为其经常项目盈余融资的国家。

  作者指出,不成熟债权国尽管有相对非流动性国外直接投资流出,但其经济不断累积以国际性货币持有的外国流动债权,所产生的货币不匹配将使国内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难以实现均衡,政府对货币的管理也将更加困难。

  作者认为,从结构上看,中国债权国地位是防御性的“官方债权国”,而不是主动性的“私人债权国”,对外投资以储备资产或官方贷款为主要形式。

  而从收益率上看,作为国际债权大国的中国却陷入了“斯蒂格利茨怪圈”,即将本国企业的贸易盈余转变成官方外汇储备,并通过购买收益率很低的美国国债(收益率3%-4%)回流美国资本市场;而美国在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大规模接受这些“商品美元”,然后将这些“商品美元”投资在以亚洲为代表的高成长新兴市场获取高额回报(收益率10%-15%)。

  作者称,这实际上是一种失衡的国际资本循环方式,它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中金融霸权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红利剥夺。

  此外,作为不成熟的债权国,中国无法以其自身货币进行放贷,大量贸易顺差由此带来了货币的不匹配和储备资产贬值的风险。

  作者认为,应采取三步走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即坚持人民币“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取向,先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再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币种,最后逐步成为储备货币。

  作者称,近期中国应该积极建立境外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包括逐步有序地开放境内一部分人民币市场给境外合作的主体,并借助QFII管道让境外人民币回流国内,以及推进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等,真正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

  同时,中国也要尽快建立发达的本土金融市场,扩张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并减少债权投资增加对外股权投资,完成由被选择者向选择者的转型,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寻求利益的重新分配。

  中国在2006年成为继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债权大国,并在2008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债权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