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贸易“第一”的前面和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8日 00:04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巩胜利

  尽管这份报告目前还处于“学术阶段”,但很快就会通过有关程序从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政策,今后将有可能成为每年一度例行的中央政府的贸易报告

  这个报告的“结论”令全球各国绝对“震惊”:在未来10年、20年左右时间,中国将成为全球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全球大国地位。同时,这种全球大国“第一、第二”的地位,将令全球各国的经济、贸易环境发生根源、本质的重大变化

  该报告核心指出,到2020年,中国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左右,比2009年增加一倍以上

  根据此报告,中国未来还将重点持续扩大进口,包括扩大高新技术与技术装备进口,这是中国过分依赖出口这一弊端的重大调整

  报告的另一个亮点,是就全球普遍关心的中国涉外财税政策、涉外金融政策和外汇管理与汇率政策给出了明确意见

  即便是中国取得了“市场经济地位”,也可能因货币方面的WTO规则,可能使中国未来30-50年甚至更长时间也难以达标,那么美国就可能随时随地以“汇率”、“货币操纵”、“货币自由兑换”等向中国开刀

  4月18日,在号称中国第一窗口、每年“梅开二度”的“广交会”上,中国国家商务部公布了一份《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是中国至今60多年以来、首次公布未来10年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方向。

  该报告简单、明了地指出,中国将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双实现“倍增”,在未来10年、20年内中国毫不讳言、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为全球贸易“第一、第二”大国,初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这是在全球金融海啸之后,中国首次明确后危机时代的外贸“发展战略蓝图”,也是中国至今的60多年以来首次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第6条第一款、《服务贸易总协定》第3条第一款的规则有透明度地发布这个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经济、贸易方面的“未来趋势发展报告”。

  一、中国“第一、第二”?

  从中国有关权威渠道获悉,这是中国国家商务部根据有关规定,于2009年7月在中国国家商务部中共党组会上明确的调研任务,此报告覆盖了中国对外贸易有关的所有领域。而发布该研究报告的有关专家和官员则在此前的吹风会上透露说,尽管这份报告目前还处于“学术阶段”,但很快就会通过有关程序从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政策,今后将有可能成为每年一度例行的中央政府的贸易报告。

  这个报告的“结论”令全球各国绝对“震惊”:在未来10年、20年左右时间,中国将成为全球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全球大国地位。同时,这种全球大国“第一、第二”的地位,将令全球各国的经济、贸易环境发生根源、本质的重大变化。倘若中国真能够实施成为“第一、第二”的全球贸易大国地位,那么中国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矿产资源、能源等领域向国际市场更深刻、更广泛、更有颠覆性的拓展市场空间,与美国、欧盟形成强有力的国际市场竞争,将原不属于中国的国际市场一举夺过来、占更大的幅度,否则这种国家宏观战略的“第一、第二”就可能是“画饼充饥”;要使中国的“发展战略”不“画饼充饥”,就必须把原属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地盘,一步步地逼近、夺地戮城、进而转换成中国的“市场领域”。事实上,这一战略目标不仅仅是在挑战美国“第一商业帝国”的霸权地位,也是在挑战欧盟这全球最大、最多“高收入国家”集团的最大财富地位。

  引领发布这项报告的中国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对中国外贸的冲击,实际上是对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冲击。”而钟山正是中国政府因人民币汇率与美国政府发生矛盾冲突之后,去与美方沟通是否“汇率操纵”的第一位中国高官。而“汇率操纵”和“货币自由兑换”等将成为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市场经济地位”最后的攻坚战。

  二、数据与现实

  尽管此报告还没将有关全部内容向世人披露,但从报告总执笔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钢处获悉,报告的亮点之一就是首次确定了贸易强国的具体指标。该报告核心指出,到2020年,中国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左右,比2009年增加一倍以上。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3万亿美元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货物贸易出口额将达到2.4万亿美元左右,占世界比例约10.1%,居世界第1位;进口额将达到1.9万亿美元左右,占世界比例约8.2%,居世界第2位;服务贸易出口额将达到0.5万亿美元左右,占世界比例约8.1%,居世界第2位;进口额将达到0.5万亿美元左右,占世界比例约8.7%,居世界第2位。这就是说,未来10年,中国由一个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的雏形已跃然于此。

  众所周知,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为23991.52亿美元,早已成为全球各国的绝对“一哥”。现在,每一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增达4000亿美元左右(这还是在全球金融海啸的最严峻年份),按2009年末该报告所指到10年后的2020年,中国外汇储备很有可能突破或超过5万亿美元;20年后,中国外汇储备至少可达10万亿美元之巨。即便是未来20年中国外汇储备真的达到或超过10万亿美元(2009年末的三倍多),按国际统一口径“人均国民总收入”计算,中国依然无法跻身全球国家排序的50强(即“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

  这是中国在后危机时代、未来很长时期的一大“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一直会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家(特别是与“高收入国家”)“顺差”难以平衡。这是中国式“出口创汇,吸引外资”的大环境的根源所致。此中国国家战略报告提出,未来2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即在2020年前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而在第二个10年即到2030年前后“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在未来10年到20年间,“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各国的方式,能否融入“高收入国家”等等,事关中国之路的成败。

  三、支撑与理论

  报告认为,中国未来将会对关税等政策进行持续改革。中国未来会持续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其中包括对关税和非关税政策、贸易方式政策、进口政策、服务贸易政策等进行调整。不管是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还是中国正在加紧谈判的十数个双边国与国之间“自由贸易区”谈判,还是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等,都存在巨大的空间。在这一领域,报告明确提出:首先是未来中国应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逐步降低或取消对资源、能源、技术装备的进口关税;二是通过税率结构调整,提高进口关税的有效保护程度;三是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对出口产品征税,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更多应由国内税收政策承担;四是适度降低进口环节消费税率。这是中国未来改变与否的基本国策。

  根据此报告,中国未来还将重点持续扩大进口,包括扩大高新技术与技术装备进口,这是中国过分依赖出口这一弊端的重大调整。扩大资源能源和国内短缺农产品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扩大两用物资进口等四个方面,以推动本国经济结构调整,并改善贸易平衡状态。报告的另一个亮点,是就全球普遍关心的中国涉外财税政策、涉外金融政策和外汇管理与汇率政策给出了明确意见。它认为,中国未来一是应还原出口退税的“中性”政策定位,增强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性;二是推动出口货物“零税率”,实行按照法定征税率退税政策;三是出口退税执行中坚持稳定、快速、足额原则;四是推动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出口,实行“不征不退”或“征多少退多少”的出口退税改革试点;五是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减轻地方政府负担。这样,中国的关税游戏规则也基本上与国际社会的“大同小异”了。

  四、改变中国全球发展环境

  但对能遏制中国经济进程的石油(中国需求推动原油价格在2008年创下每桶近14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1993年,中国日均石油进口量仅3万桶,与爱尔兰目前的进口量相当。如今,中国每天进口石油500万桶,相当于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两国产量之和。2009年末,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1.3%,此前中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预测的“202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60%”,而2009年中国修订过的《能源蓝皮书》修改为:“在2019年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天然气、铁矿石(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2亿多吨,比2008年增加了1.8亿吨。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经从2002年的44%提高到至2009年末的69%)、食用油等超过50%以上的能源产品,存在着中国与国际市场的重大变局。还有中国的煤炭(2009年,中国进口煤炭为1.04亿吨而现今中国煤炭大约一年用量是33亿吨。而在2003年,中国净出口煤炭多达8000万吨)是中国又一大宗进口商品的逆转。

  中国应将多余的外汇储备(中国应定在2万亿美元为限,或就与日本保持近似)花出去,以此作为中国国家未来发展、“平衡”世界的一项长期实践战略来实施(这是中国国际贸易环境的建树和整体改变)。中国超额外汇储备,除了引致全球第一财富阵营美、欧“高收入国家”的“平衡”说之外,4月21日在G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华盛顿会议,印度央行和巴西央行行长都提出了人民币需要升值的理由,这是两国官员迄今在这个问题上发表的最强烈声明。现在,在 G20中,除中国之外,几乎都是人民币升值的一致呼声,其根源就在于,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太大、太多所致。

  发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本与中国没有干系,只不过是中国赖以“发家”的“出口创汇,引进外资”遭遇空前阻击。进入2010年之后,全球首次金融海啸即将过去,中国也迎来与它国不同、出自自己产业根源的重要、艰难困局和转局,除了中国与全球各国的贸易“顺差”需要当然的破解之外,就是影响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源头“汇率操纵”、“货币自由兑换”,可能成为转轨中中国长期的历史之“痛”。即便是中国取得了“市场经济地位”,也可能因货币方面的WTO规则,可能使中国未来30-50年甚至更长时间也难以达标,那么美国就可能随时随地以“汇率”、“货币操纵”、“货币自由兑换”等向中国开刀。中国什么时候、能跨越市场经济地位——“利率”、“货币自由兑换”最后这一历史之劫?除了“货币自由兑换”这一“市场经济地位”最源头的游戏规则之外,中国几乎没有更大、解决不了的“市场经济地位”难题了。美国是当今及未来世界唯一能在全球金融、货币领域的“裁判员”,最起码“三元鼎立”的美元、欧元及人民币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还无法企及。中国需要不断调整的全球贸易战略,需要建树一种与全球主要贸易国家生生不息的新环境。

  (作者为《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27G2)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