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经济增长率同比达11.9%,消费物价指数上升2.2%,向好回升的势头进一步稳固。不过数据背后,看不见的风险并未化解。之前一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风险管理,我们以为,这些平台可能成为风险的汇聚点,当此时点更应关注。
一个理由是,经济向好,消费物价指数回升,过热苗头显现,通胀预期更加强烈,大部分经济界人士预期二季度央行将择机加息,中国进入新的加息通道。上周,国务院也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系列调控政策。对于地方融资平台来说,这意味着潜在风险的逐步显性化。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加息和房地产市场挤泡沫将直接触发“双重紧缩”的机关。从发改委公布的四万亿投资分布可以看到,这些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投资回报率很低。城投公司等地方融资平台在为这些项目争取贷款和发债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拿地方政府注入这些融资平台的土地进行抵押;另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会承诺直接对一些项目进行回购并保证其利润率。不论是地方融资平台还是地方政府,主要的还债来源是卖地收入。截至去年末,这些融资平台获取的信贷超过6万亿元。
如果“双重紧缩”持续,一方面,这些在建项目的财务成本将持续上升,形成较重的负担;另一方面,流动性减少,中央政府持续挤压房地产业泡沫,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不仅一些地方政府的资金链可能断裂,银行体系也将面临大面积的坏账风险。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且,由于多头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部门很难掌握地方融资平台的实情,看似光鲜的财务数据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风险,还有赖于进一步调查。目前,全国人大、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正在分别进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调研,希望掌握第一手资料,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
我们获知,银监会也正抓紧对地方融资平台项目进行地毯式梳理,把打包的贷款按项目分拆论证其经济可行性,对于明显有问题的项目,及时止损。银监会也要求金融机构不再与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签没有实际项目的“空”授信。
凡此种种,都可收到一定效果。不过防堵以外,还应放开大道。有关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均应在摸底后公开,这有利于投资者辨识风险,也可迫地方政府更加自律。与此同时,由中央代发的地方债也应尽快交与地方自行发行,市场评级,风险自担,才可有效约束地方政府行为。
有此公开透明的约束,再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才可能有效解决地方钱袋子的问题。否则只可能进一步沉淀风险。日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求是》发表的文章中已透露这种思路,既然如此,何不从当下做起,从地方债务的公开化做起?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