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资委回应央企抢地:78家不务正业央企退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9日 08:13  南方日报

  “两会后”楼市追踪

  “两会”舆论一致指向高房价,报纸上油墨未干,国企和央企在北京抢地王的举动再次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而作为央企的“婆家”,国资委显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三天之后,国务院国资于18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按照国资委要求,除已确定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正在加快调整重组,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

  主业非地产的央企都要退出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杜渊泉表达了四点意见。他表示,“有房地产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带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依法经营,重质量,讲信誉,创品牌,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作用。

  “处于调整阶段的中央企业集团下属控股或参股的房地产公司,要加快调整步伐,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作为控股或参股的股东,要带头贯彻国家房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董事会中发挥作用。”

  据悉,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重组,先后确认和公布了16家以房地产作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户数由原来的728户减少到目前的373户,集中度明显提高。

  国资委确认和公布的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有16家。据初步统计,2009年,这16家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销售收入为1899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的86%;净利润为188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净利润的94%。这些数据表明,中央企业的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

  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还有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开展了房地产业务,按照国资委要求,这些企业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2008年,这些企业所属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共227家,约占中央企业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企业数量的60%,但销售收入只占到15%,利润只占7%。

  央企涉足地产吹大了泡沫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昨日公布的资料显示,2009年,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为2209亿元,约占全国商品房销售收入的5%;房屋销售面积为2807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

  不过,其他渠道的数据显示,在国资委提到的参与房地产市场的其他78家央企,在辅业中都含房地产。“高利润,对那些一年上头,辛辛苦苦却只能挣个行业平均利润的央企,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中国社科院牛凤瑞研究院称。

  由牛凤瑞执笔的《2009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透露,中国建筑2008年房地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仅在9%左右,却依靠22%左右的平均利润率,贡献了48%的营业利润;中国中铁以占公司总收入1.7%的房地产业务,贡献了8.6%的营业利润。

  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央企屡夺地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央企钱太多。央企涉足房地产越深,房地产泡沫越大,中国经济就越危险。”叶檀还以日本的经验为例子谈到,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对经济有破坏性的作用:在推高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同时,中国的资产价格节节上升,向泡沫市场急行军;又使央企无心主业,以投资赢利遮掩主营业务的萎靡不振,如当初的日本大企业关联持股、以土地作价抬高赢利指数如出一撤。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胡剑龙

  实习生张小龙

  ■相关报道标普称不良贷款主要来自房贷

  央行银监发文禁止向囤地捂盘开发商放贷

  “对于经金融机构尽责调查发现或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存在囤地、炒地、捂盘惜售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金融机构不得发放新增贷款,已有贷款要迅速采取保全措施。”

  日前,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这份《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银行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再度严格要求。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的银行已经收到了这份文件。

  文件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严禁对项目资本金不足、“四证”不齐等不合规的房地产企业或项目发放贷款。不得向存在囤地、炒地、捂盘惜售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放贷,对已放出的贷款要迅速采取保全措施(如落实抵押物等)。

  房价上涨过快地区应提高贷款条件

  记者就此向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了解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都是看到企业在动工才会根据项目进度发放贷款的,囤地的企业根本不可能拿到贷款。此外,我们做开发贷款都会打包按揭项目,可以监控到企业捂盘等行为。”

  此外,文件里面提到,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和城市,银行要加强区域风险评估,适当提高贷款条件。各金融机构不得为争夺客户而随意降低贷款标准。

  某大地产公司负责银行融资业务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调控对地产商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信贷额度控制上,“现在都是先到先得,即使你项目很好都贷不了,但是贷款的要求和条件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我们这样比较大的企业影响还小一点,很多小企业就不行了。”

  文件还提到,要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其他金融机构应持续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加强贷款风险管理。

  标普警示:内地房贷风险正不断累积

  在相关部门正式发布调查的结果之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昨日率先对国内银行房地产贷款进行了警告。昨日下午,标准普尔大中华区资深董事曾怡景表示,内地银行今年不良贷款会大幅上升,而不良贷款主要来自房地产部门。他表示,银行向开发商提供的实际贷款远远超过公布数据。

  曾怡景指出,内地银行实际给予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数额非常巨大,虽然无法统计确切的数字,但远远超过公布的数字。“由于政策对房地产业贷款的要求较严,开发商往往采取许多方法以其它名义贷款,例如企业并购等,许多企业贷款是为了囤积土地,并没有真正开发。”曾怡景说。

  此外,标准普尔还认为,内地银行不良贷款和其它问题贷款可能上升至4%—6%,约为1.8万亿—2.8万亿人民币,高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其称“这将成为今后几年银行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银行等地区性、中小型金融机构,会比大银行面临更高风险。

  不过,标准普尔认为尽管坏账和问题贷款的增加可能使银行盈利受影响,但内地银行总体财务状况强健,到2012年不良贷款可维持在10%以内,目前没有下调评级的风险。

  南方日报记者黄倩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