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力挽最大汽车市场 丰田章男全球“灭火”第二站: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2日 07:52  南方都市报

  

力挽最大汽车市场丰田章男全球“灭火”第二站:中国

  

力挽最大汽车市场丰田章男全球“灭火”第二站:中国
3月1日,北京又下起了小雪。丰田章男在上周美国国会听证会后却毅然决定赶赴中国。

  “你们问我为什么要从美国直接飞到中国来,我是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口述,向中国消费者表达丰田的歉意。对丰田而言,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面向中国媒体以及中国消费者就召回事件郑重道歉。

  3月1日,北京又下起了小雪。丰田章男在上周美国国会听证会后却毅然决定赶赴中国。这也是自去年6月出任丰田汽车总裁以来,丰田章男首次访华。作为出席美国听证会后的又一重要事件,丰田章男此行受到高度关注。

  “我想亲口表达丰田的歉意”

  丰田汽车在美国的品牌口号是“m oving forward”(永不停步),而如今的丰田汽车却也正是因为无法停下来而备受全球消费者的拷问。作为一个庞然大物的经济实体,尽管去年刚刚卸任的丰田汽车前总裁渡边捷昭在离任前已承认丰田全球扩张速度过快,然而作为一个庞然大物般的经济实体,丰田汽车在惯性推动之下,直至在全球召回了800万辆汽车才勉强停住了自己的步伐。

  《纽约时代周刊》和《华盛顿邮报》分别以《丰田总裁承诺承担全部责任》、《丰田章男通过道歉一定程度上平息了美国会议员的怒火》为题,对丰田章男在一片谴责声中出席美国听证会进行了报道。

  道歉,道歉,再道歉!在丰田“召回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丰田原本期望通过在听证会上展现诚意,化解外界对丰田的敌对情绪。但从实际效果看,国会山几乎一边倒地声讨丰田,加上美国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和受害者的涟涟泪水,丰田至少在短期内难以扭转质量和信誉的双重危机。

  美国运输部长拉胡德24日提到,丰田章男访美可能成为局势转变的关键因素。但因大规模召回事件所引发的美国对日本制造的不信任感,并不会因听证会而简单消除。或许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敬意与更多的谅解,丰田章男毅然决定本周一造访中国——— 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上)周六下午才做出的这个决定,要求到场的记者人数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会务组的人员对记者表示。事实上,挤满了整个酒店会议大厅及走廊的来自全国的媒体以及“慕名而来”的消费者表现出中国市场对于丰田这一全球第一汽车品牌的高度关注。

  美国的态度 中国的姿态

  在美国国会23日和24日举行的两场听证会上,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和丰田汽车美国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詹姆斯·伦茨一再表示歉意,并誓言将吸取教训,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挽回消费者信心。但面对丰田的谦卑姿态,美国国会议员依然严词叱责丰田罔顾安全、缺乏责任,一些丰田问题汽车的受害者说到伤心之处,更是泪洒当场。

  在昨日的说明会上,丰田总裁以诚恳的说明代替了激动的眼泪,然而丰田大规模召回汽车,以致发展到美国国会就这一事件举行听证会的程度,在全世界引起的震动同样牵动着中国消费者及有关政府部门的神经。

  2月25日,美国听证会后一天,中国质检总局网站上已就丰田汽车公司部分车型存在缺陷发布了风险警示———《关于丰田汽车公司部分车型加速踏板和制动系统缺陷的风险警示通告》(总局2010年第1号风险警示通告),称“为保护消费者安全,据《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现发布关于丰田汽车公司部分车型上述缺陷风险警示通告。

  继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后,中国相关部门也就此事表明了自己的姿态。

  市场规模决定影响力

  与在美方多次要求下出席听证会不同,此次丰田总裁是“主动”要求来华就召回事件做出公开解释的。在大规模召回事件中,丰田因为应对迟缓,总裁丰田章男迟迟不肯露面,其危机管理能力受到媒体的强烈批评。

  分析人士认为,丰田章男此次来华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准备与有关部门沟通,也是对质检总局风险警示做出的回应——— 尽早着手应对危机,以免再次陷入被动。

  “中国是丰田非常重视的一个市场。”对丰田章男乃至丰田汽车而言,弯腰致歉的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09年,中国市场汽车销量超过1300万辆,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销量第一;同时中国也是全球少见的持续保持高增长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然而从单一品牌的规模来看,尽管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了3000万辆,然而丰田旗下的王牌产品卡罗拉及凯美瑞在中国的销量则为15.75万辆及16.62万辆,在所有轿车品牌中排名仅为第九和第十。今年1月,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继续大幅增长,然而受累召回事件,丰田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却下滑了16.28%。

  “我希望我的说明会让中国消费者多少放心一些。”丰田章男在声明中这样说道。 本报记者 林憬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