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任志强:房价高低不是持币观望的主要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4日 17:24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4日讯 随着两会的临近,近期各地纷纷出台针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对此,任志强今日在其博客中提出,给市场以信心,重在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只有政策稳定了市场才能稳定。

  任志强在博客中表示,"去年年底政策的变化,从支持变成了抑制,从而打乱了预期,致使对购房人群调查中持币观望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房价的高低,而是对政策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背后也许是一种信心的迷失。"

  任志强认为,中央政治局的会议再次强调了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许正说明中央已看到政策变化会对民众预期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正是看到了政策变化对股市、楼市产生的负面作用。如果"狼来了"的骗局多次的重复,那么当狼真的来了时就没有人信了。因此政策保持可持续的预期就成为支撑股市与楼市的必要条件。

  任志强表示,在中国城市化的目标不会改变的前提下,必然会有巨大的住房建设需求,不管是最终这个住房是租、是买、还是自建,都必须保证人均一套房的数量。而实现这个住房数量的增长靠计划经济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就只有靠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但如果政策专门去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那么这个市场化也一定会是失败的,于是中国的城市化也就成为了空谈。

  任志强在博客中最后提到,改革的三十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大提高,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了2009年的44.9%,大约解决了2亿农民的进城问题。但城市中的住房成套率水平仍未达到1:1,而今后的三十年要解决4亿人口的进城问题,那么又如何实现其城市化提高中的住房成套率水平的提升呢?给市场以信心,重在一个长期的政策稳定性。没有政策的稳定性,又怎么会有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呢?中国经济的波动正是来自于政策的多变,短期政策必然导致的是短期的市场反映。就像中国的股市波动多数不在于企业的基本面,而在于政策的导向,来自于消息面。也许当这些所谓的消息不再被媒体像谣言一样传播,并且每次都不得不让主管部门出面澄清时,中国的经济就进入了平稳的增长期。

  (责任编辑:施晓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