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用卡“恶意透支”量刑标准明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6日 01:57  北京商报

  商报讯 (记者 崔吕萍 孟凡霞) 不断上升的信用卡逾期贷款额让监管层嗅到危险的味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昨日发布《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即被定为“恶意透支”。

  这一《解释》对《刑法》中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原有概念进行了完善,这也是国内首次为“恶意透支”给出明确定义。

  《解释》同时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所涉金额进行了规范。规定透支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认定为“数额较大”;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为“数额巨大”;10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而所谓透支数额,为持卡者局部归还的数额或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

  “信用卡本来就是用于透支的,现在多了这些‘雷区’,以后我都不敢刷卡了。”对于《解释》的出台,一位持卡者在网站论坛中这样留言。但事实上,只要持卡者主观上并无恶意,同时用卡习惯良好,《解释》中的处罚措施离持卡者很远。

  “‘两次催收’和‘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算‘恶意透支’,但如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导致超过一定期限没有归还的,就不属于‘恶意透支’。”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只有具备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孙谦表示。他同时称,如持卡者存在明知无法偿还却大量透支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等方式拒不支付透支额度的,将被视为恶意透支,应追究刑责,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法院判决前已偿还全部款息的,可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免除处罚。透支数额较大,但在立案前已偿还全部款息,情节轻微的,也可不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警方已受理信用卡诈骗案6362宗,涉案金额4.4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倍和2.38倍。信用卡诈骗、伪造、办卡、养卡活动已呈现出公开化和产业化。央行支付系统运行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0.77亿张,其中信用卡1.75亿张。同期银行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74.25亿元,较二季度增加16.52亿元,增长28.6%,同比增幅达126.5%。对此,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指出,目前信用卡半年未偿款率及延滞率确实在上升。

  随着银行卡被广泛使用,我国信用卡使用安全问题凸显。22岁的北京女孩李琳为买网游装备,大肆刷卡透支6万余元。日前,海淀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李琳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4万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