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晓澜 北京报道
通钢悲剧过去已经4个月了,也正是这起冲击性事件,让人们给予了通钢如同国内一流钢企的关注,尤其是通钢接下来的命运。
据本报记者了解,通钢正在积极地寻找重组方,目前鞍钢、首钢和华菱钢铁都有重组意向。而在这三大国企中,地理位置占尽优势的鞍钢更有可能受到通钢的青睐。
通钢的重组路
通钢悲剧发生后,吉林省为通钢寻找新重组方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12月3日,通钢一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建龙彻底退出了通钢,但通钢要继续发展仍需要引入新的重组方。目前已有鞍钢、首钢和华菱钢铁有意与通钢接洽。
据悉,通钢寻求重组道路始于2005年。当年1月,原苏州市委书记王珉调任吉林省省长,提出将吉林省国有股比例在竞争性行业中降到20%,而当时国有经济占吉林全省总资产比重高达80%,吉林国企改制由此进入了快车道。816家国有企业改制要在一年内完成,而通钢就在其中。
通钢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鞍钢想要获得控股权,通钢没有答应,转而答应了开出很具有吸引力条件的建龙。”最终建龙集团以8亿元资金加吉林建龙的6亿元净资产,拥有了新通钢36.19%的股份,成为新通钢的第二大股东。
然而4年的经营,让通钢和建龙没能融合在一起,反而是矛盾更加激化。
在经历了与民营企业重组的失败后,企业员工更倾向于国企重组通钢。通钢内部人士认为:“鞍钢重组通钢的几率比较大,鞍钢地理位置紧邻通钢,国有企业改造起来也容易。”
竞购三方实力对决
事实上,作为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通钢在吉林省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是竞购者垂涎的原因。
据了解,鞍钢作为东北钢铁老大,其兼并重组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12月3日透露,鞍钢股份重组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而首钢将工厂搬迁到曹妃甸后,虽然有港口优势,但并未完全拥有曹妃甸港口,其生产经营都是在河北钢铁集团的包围之下。而且首钢建厂最早,但其规模却并不在钢铁的第一梯队中。因此,其目前正努力向外扩张,进行跨区域并购,以摆脱地理位置上的劣势。首钢在跨区域并购上已有重组经验,如果收购通钢,凭借500万吨的产能,首钢无疑将大大缩小与第一梯队的距离。
距离更远的华菱钢铁深耕华中地区,打算将冷钢收入麾下,成为湖南唯一的大钢企。而在铁矿石领域颇具眼光地入股FMG,为其扩张提供了原料支持。事实上,华菱钢铁已为对外扩张做好了准备。今年6月,华菱钢铁联手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国内首家钢铁产业投资基金。借力这只产业基金,华菱集团将可展开更大范围内的并购重组,此次借机北上收购通钢打破区域经营的限制也不无可能。
政策鼓励跨区域重组
然而,虽然“通钢事件”让通钢再与民营企业重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也并非易事。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向记者表示,央企与国企重组,只要国企是独立的法人,税收可以留在当地。而如果是地方国企与地方国企重组,两个地方政府可能就会因为税收问题而进行旷日持久的谈判。
12月3日,在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第三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贾银松表示,工信部今年3月份启动的《加快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编制工作已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很快将出台。而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就包括积极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钢铁企业集团,鼓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跨地区战略性重组,同时促进各地区特别是钢铁产能大、企业数量多的省区进行钢铁产业整合,并参与全国性的重组。
据参与制定该文件的人士介绍,该文件中将有鼓励措施。而该文件实施后,将进一步推进有兼并重组意向的案例,由主管单位层面来协调,加快重组的进程,使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有实质性进展。
受益于该文件,通钢或许能赶上这一波重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