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潘石屹博文:电影《2012》与建外SOHO的危机
深陷北京建外SOHO物业纠纷的潘石屹如何解决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
王芳洁
陪家人看完电影《2012》,潘石屹胸中似乎萌发了一种悲壮且救世主般的雄心。
“建外SOHO犹如灾难中的方舟,我们面对的灾难不是地震、火山和海啸,是不和、欺骗、腐败和对腐败的胆怯。”他在昨天的一篇博客中写道。
尽管潘石屹“谦虚”地表示,自己尚未达到《2012》中自我牺牲的美国总统的境界,但仍然铿锵有力地表示,自己愿意为建外SOHO服务,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名声和金钱。
也许对于老潘来说,过去这一年,心中充满了耻辱感。因为作为北京建外SOHO的开发商——SOHO中国的掌门人,他只能像一个普通业主那样忍受物业公司的“欺负”。最近,这种耻辱感正在上升,因为建外SOHO东区的物业管理纠纷已经闹到停电停暖的地步。
SOHO中国要建起自己的物业公司,接管建外SOHO及其他SOHO中国旗下物业。不知是一气之下还是经过深思熟虑,潘石屹抛出了他的拯救方案。
于是话柄就来了。原来你老潘这么闹腾,就是要跟物业公司抢生意。
但细细想来,作为一家全国知名的地产公司,真会看上物业公司的利润回报?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高烧不退的时候,有必要开拓不甚赚钱的生意吗?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老潘此举决不会是意气用事。也许他是想维护SOHO的名声。用他自己的话说,“建外SOHO就像嫁出去的闺女,闺女受到欺负,娘心疼。”老潘有很多“闺女”,如果老有“恶奴”跟着,哪个小伙愿意娶她们。
“停电停暖”事件
然而一年前,正是建外SOHO东区业主将宾至物业“请”到了小区。
去年10月,建外SOHO东区业主委员会通知原物业公司赛特物业被解聘,理由是该物业公司挪用了物业费1700万元,同时又委托宾至物业对建外SOHO东区进行临时托管。
在不承认被“赶出局”的情况下,赛特物业继续“坚守阵地”。于是新旧物业之间产生了冲突,甚至出现神秘黑衣人冲击物业公司的事件。
直到现在,在建外SOHO东区,两家物业公司的保安仍然在一个小区内同时值勤。
但此类的物业纠纷在北京时有发生,因此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直到本月初,北京市供电公司的一份“停电通知书”让建外SOHO东区炸开了锅。这份通知书称,由于建外SOHO东区共欠电费520余万元,因此自18日8时开始,供电公司随时对该小区采取停电措施。
这原本也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欠费停电事件。但这是在建外SOHO,位于北京最为繁华的CBD核心区,毗邻长安街。
而且巧的是,建外SOHO的开发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居然就住在此地。这样的大明星卷入一个普通业主才会遇到的物业纠纷,人们自然会好奇,为何老潘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都搞不定事情。
另据了解,除了电费之外,建外SOHO东区还拖欠了供暖费等其他费用共计1500万元。于是小区居民忧心供暖也保不住了。
潘石屹则在一篇博客中称,其家中的暖气已经停止供应,室内温度只有3摄氏度。当然事后证明,潘石屹家中停暖只是因为暖气阀门没有开,一场误会而已。不过老潘坚称,确实有业主反映家中被停暖的情况。
就建外SOHO拖欠电费和供暖费的问题,宾至物业工作人员告诉CBN记者,是由于小区很多业主长期不缴纳各种费用。
但是包括潘石屹在内的业主也有自己的看法,不缴费的原因是基于对宾至物业的不信任。潘石屹表示,自宾至物业进驻建外SOHO后,业主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一家只有三级暂定资质的企业,没有管理建外SOHO这样大型社区的资格,而这个三级暂定资质也已经于今年9月份过期。
就潘石屹的这个说法,记者致电宾至物业总裁范希俊,他以“说不清楚”为由谢绝了电话采访,但表示自己可以拿出证据。
SOHO自营物业?
收到停电通知后不久,潘石屹便组织协调了各方的会议,并在朝外街道办的许可下,提供了一个SOHO中国下属公司的账号,作为此次事件的“应急保障账号”。
自20日下午3时开始,潘石屹组织了33名业主集中向上述账号交款40余万元,而作为一个常设缴款平台,目前仍有业主陆续向该账号打款。
而有消息指出,宾至物业也已经向供电公司补交了200余万元。鉴于建外SOHO东区正在积极地采取行动,供电公司最终并没有采取断电措施。当然,停暖也是一场误会,据了解,目前小区的水、电、暖气都在正常供应。
一场虚惊之后,一种猜测便产生了,这一切会否是潘石屹自编自导的戏码?目的便是由自己的物业公司来接管建外SOHO。
不过一个简单的常识是,物业管理公司与开发商的利润相比,有天壤之别。就一向以自有物业管理旗下项目的万科而言,其总裁郁亮曾对记者表示,万科物业从来不赚钱,每年都要亏损几千万元。
对于一向精明的潘石屹来说,这显然不是一桩赚钱的买卖。
潘石屹为什么产生了自管物业的念头?事实上,当建外SOHO停电事件刚刚爆发,很多舆论都将矛头指向了SOHO中国的散售模式,因为建外SOHO陷入物业纠纷、管理混乱从根源上与这种模式有一定关系。CBN记者也曾就这种模式引发该公司声誉危机做过报道。但很快大家通过老潘的博客发现,原来他自己也是受害者。也许是基于这种“痛苦”的经验,老潘对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们也在反思在我们商业模式中最应该加强的是物业管理。我们也将吸取建外SOHO东区的教训,会成立SOHO自己专门的物业公司,以后我们开发的物业我们会统一管理。” 潘石屹对CBN记者表示。
他这样做,从商业逻辑出发,是为了维护SOHO的声誉。“停电门”之后,建外SOHO的租金下滑,这会不会影响到租户对其他SOHO项目的信心?而这些租户的信心又会否影响到买房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