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下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校准明年宏调基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 02:56  第一财经日报

  熊剑锋

  去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实施四万亿刺激内需措施。一周年后,据《瞭望》周刊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2月初召开,会议将回顾一年得失并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

  二次探底可能性小

  学者认为,除了总结一年以来的得失之外,会议必将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判断,并以此作为明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依据。

  随着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出炉,宏观经济复苏趋势已经确立的观点获得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认可,但是经济复苏是否可持续,以及在刺激政策逐步淡出的情况下是否会面临二次探底仍然面临争议。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认为,今年经济复苏已经毫无疑问,但是这种复苏是政府支出推动的、不健康的和不可持续的复苏,明年经济复苏的力度将会逐步放缓,而由于已开工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明年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

  巴黎百富勤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对CBN记者表示,实际上今年经济复苏大部分的力量来自于中国经济自身的基本面,去年年底的下滑主要原因有外需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过于恐慌和过度悲观,因而不会面临二次探底的问题。

  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同比的数据看起来较为乐观,但是其中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从一些更深层次的数据如环比数据来看,增长很快但并非是持续加速。

  刘元春对CBN记者表示,当前的经济复苏主要是来自于政策驱动,虽然三季度和上半年相比市场性的需求开始逆转启动,但是仍然不稳定,需求总量也相对较低,还不足以形成自我循环,如果货币政策出现大幅度的转向,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央决策面临平衡

  但是,中国的宏观经济决策可能面临“按下葫芦浮起瓢”式的两难选择和取舍过程。因为,大手笔的积极财政政策和为之提供资金支持的货币政策带来了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带来了创纪录的货币投放和逐渐滋生的通胀预期。

  日前的国务院会议也将管理通胀预期列入四季度宏观调控的重点。有学者认为这意味着通胀担忧开始进入决策层的视野,而保增长的重要性相对下降。

  刘元春认为,如果货币供应量继续按照当前速度增长,明年CPI很有可能超过6%,但是一旦收缩货币政策,经济复苏能否持续将面临考验。

  一方面,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往往长达数年,如果一旦削减货币供应其资金配套必然会受到影响而造成大量的烂尾工程。

  另外一方面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渗透性并不好,即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并不多,而是存在于金融部门,如果收缩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实体经济部门首当其冲。“实际上一定程度的通胀是可以容忍的,比如说4%。”刘元春说,明年的政策取向可能还是增长和就业优先。

  陈兴动表示,是否通胀取决于四个条件:充分的流动性、食品价格、上游产品价格以及流动性的管理能力。陈兴动认为,在如此高的货币供应增速的情况下,出现通胀已经无法避免,问题在于通胀的程度有多高。

  刘元春认为,当前应该首先对货币政策实施结构调整,增加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渗透性,在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之后再开始进行数量调控。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