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何刚:财经媒体要防止国际化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4日 11:08  新浪财经

  作为国家级的大台,央视拥有非常好的资源和限制,它最有可能弥补上媒体和实际经济的差距,形成代表中国的,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重要的经济类媒体。改名为财经频道,正好应和世界级潮流,财经消费专业领域是制高点,全世界级比较大的经济大国,他们一般都会有自己比较有代表性的财经媒体,比如英国的路透,美国的道琼斯,日本有在亚洲非常强势的媒体。谁能代表中国财经的话语权?刚才哈老师也说到,当我们要评价国际上的东西,发现国内的东西不够用。我们为什么和路透社合作?因为我们有短板。我有一个略微不同的看法,央视国际化步伐迈得很快,是国际化比较大手笔的,一起步就和国际大台竞争的。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国际化的陷阱,当中国媒体国际化的时候一定是中国人的观点国际化,而不是国际化的东西为我们所用。我们读报纸,有两个国际性的东西,一是新华社的参考消息,一是人民日报的环球时报。过去我们发现参考消息非常重要,我们非常希望外国人怎么说自己,怎么说中国,但今天你发现环球时报越来越厉害,我们希望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待世界,也许这个观察是有局限的,是不完整的,甚至有的是有偏颇的,但环球时报赢得了民心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于参考消息。在未来来讲,也许参考消息这样的媒体不排除会萎缩到极度(小)的地方。

  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是财经媒体最核心的地方,我们做财经媒体不是强调客观和全面,而是主观,我对于未来的经济事件怎么看?要防止国际化陷阱,未来要让经济学家、专业人士敢于用中国的眼光看待国际事件,有时候我一定要跟人家一样,有的时候一定要跟人家不一样。我们要挤压路透在央视平台上的声音,当然现在央视的平台一定要有开放性,但轴心是中国立场和中国人的眼光,这是能为我们维护利益最核心的地方。最近的特保案,包括收购的问题,路透社的看法,美国人的看法,欧洲人的看法和中国人的看法肯定不一样,当下我们有的看法一定很幼稚,但这是中国人的必然成长和烦恼,我们宁愿付出代价,获取经验和教训来取得进步。有些西方人的看法中国人不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会去落实,这是央视财经频道改革的复杂性,既要开放,同时也要以我为主。刚开始在一个月的时候我欢迎这种开放,但长此以往我希望看到中国的立场和国际利益的体现。

  主持人乔旎:我觉得何老师说的特别好,先鼓鼓掌。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上的经济强国,这次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在国际上也体现出来。在达沃斯和G20上也可以看到中国媒体的力量,这次G20即将开始了,想问一下哈老师这次你们去G20峰会之行,有什么做法跟网友们分享一下。

  哈学胜:这次达沃斯有各种各样的峰会,我们排出很多人,进行报道。G20也不例外,当然我们也考虑成本的问题,但派出去的是精兵。《直击华尔街》是芮成钢做主持人,现在他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粉丝。这次去那边,他要采访奥巴马和一些重要人物。同时我们会请路透的财经评论员埃里森,他也会赶到匹兹堡,中央台驻世界各地的记者也会加入连线做背景报道和相关的反映。我们会有主持人和记者牌的联动。

  第二打名人牌,我们可能会采访到已经约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谈,总裁谈,还有美国财长盖特纳,美国著名经济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贺利兹。如果这次采访到了奥巴马,他应该是首次接受中国媒体的专访。国内去的高官、决策者有央行的周小川,商务部长陈德铭等,也是这次我们联系采访的东西。

  第三一贯关注的重要问题,比如这次高管薪酬改革,尤其是欧洲、法国提得比较多,还有特保案是这次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是这次非常热的话题,上次轮胎特保案的事情出来之后,我们请了几十个嘉宾来谈,美国那边是进行贸易保护的人,中国是根据市场事实做出反映,我们也请了中国专家过来大声说出中国的声音。像何老师说的,我们站稳中国的立场,发出中国的声音。这和国际化不矛盾,同是一条线。

  主持人乔旎:发出中国的声音,也要让更多国家认可。

  哈学胜:全球化经济条件下的话语方式和市场规则,按照全世界通用的市场规则发出中国的声音,为中国的事情鼓励呼吁。

  主持人乔旎:央视媒体也走上国际化路线,希望中国更多的媒体走上国际化的路线,走上国际化需要中国媒体本土的声音的问题,宋老师如何看待中国媒体走上国际化的情况?

  宋立新:之前说中国自己的声音是中国自信心的增强,中国自立意识的增强,这是大的背景。发出这个声音背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国这个价值观是有体系的价值观,这样我们的声音才能稳定,才能清晰,才能够坚定。如果我们不是有体系的价值观的话,我们很多东西难免随波逐流,我曾经在央视“经济年度人物”上说的,老祖宗说的分享、借鉴、分享、学习和精进、自我完善、觉悟他人,这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如何在今天经济危机当中,给商业带来一个新的思考,不断优化我们对优秀公司的认知和体会,这是每一个媒体发出自己声音之前先要想清楚的,如果没有想出来,我们就不是一个大合唱,就会变成各唱各的杂乱的乐章,会混淆国外对中国声音的认知和记忆。去打国际化这张牌的都要先想一想,什么是我们的特色,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

  何刚:国际化的问题对媒体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诱惑。按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多数的媒体,中国有1000家报纸,9000份杂志,有上百台电视和广播,更有几十家的网站。我认为,90%以上的媒体与国际化趋势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幅度于本土的受众。当然,另外一点,你会发现,我们从国外和欧洲一些国家看,媒体国际化怎么形成的,美国和英国情况不一样,美国国土很大,他在本国做得最大的就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它在本土化的同时就在国际化。英国不一样,《经济学人》的周刊在英国本土发行量不如国外,第一大发行量大的国家是英国,然后是欧洲,然后才是英国本土。它在国际化过程中有一些阻碍。中国因为语言的问题,使得绝大多数媒体只能用中文进行传递,阻碍了我们快速国际化。

  同时中国本土市场非常非常大,我特别担心,很多中国媒体本土市场开拓不充分的时候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以前中国做外圈的时候有这样的问题,当然我们服务于外教,80年代我们出了很多英文杂志,国际化非常可怜,花费了无数的成本,收获非常有限。今天最便利化的国际方式就是通过网络或者广播电视方式进行传播。平面媒体的国际化难度会更大。这里可以做的事情是,一是你通过重要的平台传递自己的声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比如芮成钢,在每次央视报道的时候,都有中国的记者提问,这是国际化非常重要的标志。同时,我们缺乏国际化的国际人才,芮成钢非常好,但能不能找出三到五个芮成钢就比较难了,因为他有播音的知识,财经的知识,还有外语交流能力,芮成钢认识很多外交大使,人际资源非常多。如果有更多这样的人,央视要走国际化,而且国际化是生存之道的时候,我们要刻意培养这种国际化的人才。作为媒体传播,资金、资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才。有国际化的人才才有可能走国际化的道路,否则就会是砸钱但没砸出什么好的效果的事儿。

  宋立新:何老师有一点谈得很好,中国有这么多形态的媒体,刚才我们谈到价值观的问题。这个价值观应该是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是可以求同存异的,否则我们会形成过去“千报一面”的情况。国外媒体民族的自信和自信这点核心价值观可以使他们的媒体千姿百态,虽然他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对政策和各个方面都会有各自的看法。

  主持人乔旎:我觉得这种状态,越来越多的国外媒体在发出不同的声音,但他们主流的概念是一样的,坚持的东西是一样的。

  宋立新:是,现在媒体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责任是一样的,是坚持核心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传递出去。

  何刚:宋老师讲得非常好,我们马上是60周年的大庆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非常不同的感受。我看《建国大业》,感觉让人很艰难的,也是很艰辛的。回到宋老师说的话题,什么是我们共同维护的,就是国家利益之上。这和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爱祖国,爱人民道理上是一样的。我们老说美国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国家,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很厉害。但美国人只要听到国歌,无论男女老幼,有天然的,自我约束的本能的自尊自爱。不是说中国人不爱国,我们爱国有自己的体现方式。但当遇到任何话题的时候,中国媒体要本能的以国家利益至上。我们现在仔细看一下媒体的表现不是这样的,我们跟着跟着就跟着别人跑了,有时候跟着就跟着别人说了,有时候还不够。这使得有些媒体形成右派的媒体,有的形成了积极的左派的,左派、右派手法不一样。最终的指向是这样,就是最大化国际利益要一致。

  主持人乔旎:我们要有核心的价值观,在这个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求同存异,百花齐放,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今天确实时间有限,大家聊得也很开心,节目最后能不能请三位嘉宾寄语一下央视财经频道的改版。

  哈学胜:我透露一个最新的动态,因为财经频道的改版是一个进行时,根据刚才两位老师讨论的话题来说,这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路,是所有财经媒体共同面临的问题。这周星期一我们推出《市场分析室》这样的节目,下周二我们会推出长达5个小时20分钟的《交易时间》,还会有新的东西不断地推出来,我认为财经频道会为中国经济鼓与呼,形成中国的话语权和中国的立场。

  主持人乔旎:希望央视财经频道越办越好。

  宋立新:希望央视财经频道成为中国价值观传播最强有力的平台。

  何刚:我希望央视财经频道能够坚定不移地朝着世界级财经大牌而努力,而且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做到。

  主持人乔旎:我这里特别想说一句,我们特别希望央视财经频道改版成功,在世界上尽快发出中国强大的声音,而且我们一定要坚持刚才宋老师说的核心价值观。非常感谢三位嘉宾作客新浪聊天室,也非常感谢网友的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见!谢谢!

  宋立新:谢谢主持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