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应对金融危机中国赢得敬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1日 07:29  中国质量新闻网

  □傅云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年来,中国言行一致,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致力于应对危机的国际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关一揽子措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德国《商报》指出,中国虽然也受到危机影响,但行动果断有力,它以“令人瞩目的速度”推出经济刺激方案,不仅强化了国内需求,也成为全球危机中“新的牵引”。阿根廷《文摘报》认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中国在把握好自己的同时,还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中国政府从危机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了与国际社会和衷共济、合作应对的意愿。中国积极推动各国协调政策,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主张。在不少分析人士眼中,中国政府的承诺与行动已成为人们的重要信心源。美国外交学会地缘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策说:“中国及其政策建议得到广泛关注,中国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重大议题方面,中国尤其注意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呼声。日本共同社说,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立场,“为穷国、弱国呼吁,在危机应对中凸显顾全大局的姿态,为它赢得敬意”。

  一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向民主化、合理化方向迈出步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文章说,中国正协同广大新兴经济体努力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面对危机挑战,中国在履行国际承诺方面没有丝毫迟疑。中国免除了46个最不发达国家400多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坚持如期兑现对非洲国家各项援助。对于在经济寒流中熬冬的国家,这些帮助无疑是雪中送炭,中国用一诺千金的担当表达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患难情谊。牙买加《观察家报》社论说,面对危机,中国用行动表明: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金融危机以来,保护主义抬头,对此,中国以行动实践“不搞保护主义”的承诺。中国政府多次组织投资贸易促进团赴海外扩大经贸合作,保持低关税水平,坚持以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不以提高贸易和投资壁垒相威胁。这一开放姿态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和发展机会。美联社的文章说,中国保持开放姿态,并公开表明反对保护主义,它不仅“诉诸于言,而且体现于行”。

  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一年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企稳迹象。虽然全面复苏将是缓慢、曲折和复杂的过程,但中国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的种种出色表现以及所展示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给世界带来了欣慰。正如英国《卫报》文章所指出的,国际舆论认为,在应对危机方面,中国“取得了切实的成功”,并以其努力,为“全球复苏增加了希望”。

  《中国国门时报》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