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站在十一级台阶上的中国(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1日 00:36  中国经济周刊

  关键词:“价格闯关”

  1988年8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要求。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初步理顺价格关系,即解决对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有严重影响、突出不合理的价格问题。这次被誉为“价格闯关”的改革,在实施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抢购商品的热潮,商店被抢购一空,甚至银行也发生了挤兑的现象。人民群众对“价格闯关”极为敏感的反映,使这次价格改革受到重大挫折,国家不得不对原有的价格改革步伐进行调整。

  改革开放战略全面推行的“八五”计划

  背景 1989年11月9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基本确立了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指导原则。1990年12月30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目标 《纲要》把十年远景规划和“八五”计划结合起来,提出“八五”时期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世纪末,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

  “八五”初期正处于治理整顿经济环境的背景下,为了把困难估计的更加充分,计划制定时留有了较大的余地,各项经济指标都编制的相对较低。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渐得到了认同。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1993年7月,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根据《建议》精神,国家计委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把经济增长速度由“八五”初期的6%提高到8%-9%,这次调整尤其注重优化产业结构问题,提出强化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等支柱产业,加快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效 “八五”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执行得最好的“五年计划”之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八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比“七五”时期增长速度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7650亿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是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3倍,比预计实现这一目标整整提前了五年,这意味着中国的“九五”计划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八五”时期,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管理各自的财政税收,这次改革是中国财政管理体制上的一次最为重要的里程碑。第二,金融改革全面展开,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强化中央银行的职能,加快形成统一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统一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体系。在中央银行监管下的国家政策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各种金融机构共同组成中国的金融体系。第三,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1992年6月,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五个内陆城市。至此,中国长江沿岸十个主要中心城市已全部对外开放。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由沿海发展到内地,而且范围不断扩大,发展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

  关键词:南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发展又处于一个关键时刻。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谈话。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南方谈话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济软着陆的“九五”计划

  背景 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1996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个报告,“九五”计划的战略部署也随之正式确立下来。

  目标 《建议》提出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指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1996-2000年的“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在2000年人口比1980年增长3亿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实效 在“九五”初期,针对通货膨胀率过高的突出矛盾,国家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过综合治理,高通胀得到了有效控制,需求过热的局面得以扭转,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但是在“九五”时期的后三年,中国明显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应对金融危机成为“九五”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1997年11月17日-19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显著提高金融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明显好转。

  1998年起,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愈发突出,中国出口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需求不足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最大约束。为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开始了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1998年8月2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第一次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构想。国务院随后增发1000亿元财政债券,重点用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采取了包括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三项,也从1998年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与之后开始的黄金周等措施一起,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总体上看,“九五”期间,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并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1997年比预期目标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进一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泰国爆发金融危机,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对冲基金在泰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期间,大量卖出远期泰株,之后又在现汇市场上抛售泰株、购买美元,以谋取泰株贬值后的远期收益。泰国政府在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失败后,宣布放弃实行了13年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泰株贬值使泰国的金融市场发生动荡,东南亚国家相互投资关系密切,而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南亚国家海外投资受到了影响,进而使各国金融市场受到影响,东南亚地区外资纷纷撤离,整个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

  步入新千年的“十五”计划

  背景 2000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宣布我国“九五”计划胜利完成,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提出了2001年到2005年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十五”计划。“十五”计划是落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因此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标 “十五”计划提出,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实效 “十五”计划最大的特点在于指令性计划指标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的指导性纲领。《纲要》主要阐述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所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运用经济政策等手段加以引导。

  《纲要》中指令性计划的数字大幅度减少,经济指标也是以预期目标的方式提出的,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则通过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这与之前的九个“五年计划”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五年计划”是制定计划指标的重要指导纲领,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在中国确立之后,“五年计划”仍然难以从制定计划这一框架中摆脱出来。即使在“九五”计划中,量化的经济指标仍然有一百多个。而在“十五”计划中,所有主要经济社会指标都变成指导性和预测性的数字。因此,尽管从出台形式上看,“十五”计划与之前的九个“五年计划”类似,但是“十五”计划已经潜移默化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是中国“五年计划”中最具市场化意义的纲领。提出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入世

  “十五”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决定,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位成员。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对外开放时期,加入世贸组织既是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挑战。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必然要求中国更加积极的参与全球化分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必须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引进来”和“走出去”这一对外开放战略在“十五”计划中显得尤为突出,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措施。

  从“计划”向“规划”转变的“十一五规划”

  背景 2005年10月8日-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建议》国务院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十一五”规划正式颁布实施。

  目标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

  实效 “十一五”规划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既要实现前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又要为后十年有更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意味着“十一五”时期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和社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方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与前十个“五年计划”不同,“计划”一词被“规划”代替,这是中国在制定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第一次使用“规划”一词。“规划”代替“计划”是中国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这标志着中国在经济运行方面,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要求政府工作由直接干预经济向间接调控经济转变。政府工作重点将由制定指令性计划,转向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指导规划,由直接参与经济发展,转向提供公共物品、调控宏观经济。

  2008年在“十一五”时期进行一半时,国家发改委开始对“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对“十一五”时期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十一五”时期大多数规划完成情况较好,但是节能减排和服务业发展指标完成的并不理想。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年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主要污染物指标2010年末要比2005年末下降10%。同时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为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务求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2003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