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站在十一级台阶上的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1日 00:36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王志远

  把时间的刻度调回到1953年,这一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国发展目标——“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诞生了。

  从此,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不断调整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航程的节奏和航向。共和国建立之后,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一个“五年规划”。

  计划经济时代,“五年计划”发挥了集中全国力量办工业的作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工业体系,为新中国经济振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五年计划”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筚路蓝缕中寻求兴邦之道,到如今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从探索前行的“计划”,到新变化、新趋势、新要求下的科学“规划”;11个“五年”,见证了奋起,见证了激情,见证了危机,见证了转折,见证了亿万人民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共和国和平崛起的步伐。

  60年风雨兼程,60年改革激荡,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复兴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边制定、边实施的“一五”计划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的三年时间里,国家采取一系列方针、政策,治理历史遗留的恶性通货膨胀,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经过三年的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情况逐渐好转,工业生产甚至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如果按照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以及工农业之间的比例来衡量中国经济,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毛泽东当时对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有一段十分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目标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了国家工业化的战略目标。1953年6月-8月期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财经会议,着重讨论了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把1953-1957年定为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后来在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简称“一五”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后增至16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投资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项目为辅助,实现新中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一五”计划还提出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村生产合作社,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实效 在“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始投入生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成功试制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宣布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中国实现工业化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正式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关键词:第一个

  实际上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早在1951年就已经在周恩来和陈云的主持下开始着手编制。但由于其间经历了五次较大的修改,从开始编制到公布实施,前后共历时四年,1955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一五”时期已经过了两年。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实施两年后才编制完成?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指出,由于当时统计资料匮乏,又缺少编制长期国民经济计划的经验,而且“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项目为基础,但苏联援助的第二批项目直到1953年才正式确定,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边制定、边建设中逐渐确定下来的。

  徘徊中前行的“二五”计划

  背景 “二五”计划的编制工作着手较早,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实施,国家计委就已经开始进行“二五”计划的编制准备工作。1955年9月24日,国家计委提出应当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编制15年远景规划,再根据远景规划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

  目标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确定1958-1962年为中国的“二五”时期,并编制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明确规定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第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第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第三,进一步推进农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第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第五,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第二个“五年计划”制定的主要国民经济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基本建设投资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

  实效 与“一五”计划漫长的编制工作相比,“二五”计划的编制相对顺利,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二五”计划受到了冒进思想的严重影响,许多经济指标被不断的修正和提高。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高指标、浮夸风的冒进思想泛滥。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该意见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在1962年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这些指标比“二五”计划制定的指标高出几倍之多,由于国民经济计划严重脱离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一五”时期,苏联对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在“二五”时期,苏联撕毁了援助合同,这使得“二五”计划的各项指标更加难以完成。这段时期是中国经济波动幅度最大的时期,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时达到55%,最低时则为下降38%。1960年中国经济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经济下滑最严重、人民生活最苦的一年。

  到1962年,国民经济与1956年最初提出的“二五”计划相比,除原煤、石油、发电量达到规定指标外,钢、水泥、粮食、棉花等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远远低于规定指标

  关键词:八字方针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会议,针对当时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各部门比例失调的现状,提出对经济进行整顿和调整。1962年8月下旬国家计委重新讨论1961年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李富春主任提出应当以“整顿、巩固、提高”作为调整国民经济的基本原则,对“大跃进”造成的经济领域浮夸作风进行整顿,巩固国民经济已有的成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周恩来总理在听取计委汇报之后,在“整顿、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充实”两字,从而形成了“二五”时期治理国民经济失衡的“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等基础产业,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调整过高的重工业指标。1962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好转。

  发生重大转折的“三五”计划

  背景 按照“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的实施时间,中国第三个“五年计划”本应在1963-1967年实施,但是由于“二五”时期出现的国民经济失衡,为了使“三五”计划能在较好的起点上展开,决定把1963-1965年作为继续调整、整顿的过渡时期,把1966-1970年作为实施“三五”计划的五年。

  目标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从1964年开始,最初由国家计委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由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在《初步设想》中提出“三五”计划应当按照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第一,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第二,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第三,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中国国民经济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研,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发展。

  尽管“三五”计划的最初设想是为了重点解决“吃穿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恢复国民经济,但是由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剧烈变化,“三五”计划不得不做出重大转折。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起草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实效 第三个“五年计划”编制通过后,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起点较好,曾经预期提前两年完成计划任务。但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国民经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计划完成情况不是十分理想,再加上1969年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使“三五”计划在实施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由于吸取了“二五”时期冒进的经验教训,“三五”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定的较低,尽管提前两年完成任务的愿望没能实现,但到1970年“三五”计划制定的各项指标基本上得以实现。

  关键词:三线建设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应对国际环境和我国周边的紧张局势,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从战备的需要出发,根据战略位置的不同,将我国各地区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各省市,“三线”包括云、贵、川、陕、甘、宁、青、晋、豫、鄂、湘等11个省区,一、三线之间的省区为“二线”。“三线”地区是全国的战略大后方。在1964年8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了加速“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的决策。中央确定“三线”建设的总目标是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不断进行调整的“四五”计划

  背景 1970年2月15-3月21日,全国计划会议重点讨论了1970年计划指标和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1970年8月23日-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在讨论“四五”计划纲要时由于受到了林彪等人的干扰,全会没能讨论“四五”计划,只能将修订的“四五”计划纲要(草案)作为会议参考文件印发。

  目标 纲要(草案)规定“四五”时期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建设“三线”战略后方,建立具有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初步建立中国比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四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经济指标有: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亿斤-6500亿斤,棉花6500万担-7000万担,钢3500万吨-4000万吨,原煤4亿吨-4.3亿吨,发电量2000亿度-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亿吨-10亿吨。

  实效 “四五”计划开始实施后,遭到了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针对前一个时期因文革动乱和过分强调战争威胁造成的问题,批判了林彪等人的极“左”思潮,并抓紧时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出应当加强国家计划、整顿企业管理、落实各项政策、反对无政府主义等方针。1973年,中共中央两次修改“四五”计划的高指标,逐步调整了以战备为中心的战略,开始强调经济效益,注意沿海和“三线”地区并重。

  1973年7月1日,国家计委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对“四五”计划进行了调整,制定了“四五”计划纲要的修正案。其中明确指出林彪等反革命集团对国民经济的干扰破坏,并改变了以备战和建设“三线”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计划,提出在建设战略后方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沿海工业基地的生产潜力,把农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大规模的“三线”建设随之进入了收尾阶段。但是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条件限制,“四五”计划修正案的调整措施并没有得到深入的贯彻落实,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经济效益下降。

  尽管这样,“四五”时期在工业建设方面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75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按照《修正草案》规定的1975年指标要求来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完成104.5%,工业完成100.6%。并且建成了一大批工业骨干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没有出现“大跃进”时期的倒退现象,这为中国建立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全面整顿

  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文革后期党的正确领导与“四人帮”的一场重大斗争。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周恩来同志病重,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面对文革以来所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邓小平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努力排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和解决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等方面问题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这次整顿首先从军队的整顿开始,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带动了整个工业的整顿。对于农业、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党组织等方面也进行了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这次全面整顿力图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把文革中被颠倒了的思想理论、政策是非加以澄清,从而开始了有限度的拨乱反正。但是毛泽东同志不能容忍邓小平同志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又发动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国因而再度陷入混乱,全面整顿被迫中断。

  开启改革开放新篇章的“五五”计划

  背景 1974年1月12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拟定长期计划的报告,提出1976-1985年的十年远景规划,其中着重设计了1976-1980年的第五个“五年计划”。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全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1976-1985年的十年远景规划正式开始着手编制,同时第五个、第六个“五年计划”的设想也随即产生。但是由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阻挠,这次编制的十年远景纲要草案未能执行。直到1977年12月1日国务院才批准并下达了国家计委《国家计委关于1976-1985年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纲要(修订草案)》,这与十年规划草案的最初起初时间整整相差了三年。

  目标 《十年规划纲要》提出,在“五五”和“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应当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着重指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到198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实效 “五五”计划的实施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1977-1978年的两年中,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稳步提升,财政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一举扭转了之前连续三年财政赤字的困难局面。总体上看,这一期间计划完成情况较好。但是计划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相比,仍然存在要求过急、指标过高的冒进倾向。1978年3月修订的《十年规划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按照这个《十年规划纲要》,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明显超出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重新修订了《十年规划纲要》。之后,全党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提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调整国民经济。

  在“五五”计划的后三年中,“五五”计划指标相应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国民经济调整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粮食产量创造最高记录,轻工业的发展超过重工业,重工业的内部结构有了变化,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1980年“五五”计划完成时,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得到进一步协调,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经济工作的重点重新回到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上来,中共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努力使国民经济真正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中。这次会议对“五五”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应当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降低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五五”计划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使得“五五”计划能够平稳、顺利实施,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的重大转折,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全面推开农村改革的“六五”计划

  背景 “六五”计划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编制工作着手较早,最初作为《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的一部分,于1975和1978年两次编制,但是制定的计划指标明显偏高,超过了中国经济实际所能够达到的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客观经济规律,1980国务院决定重新编制中长期计划,开始着手新的“六五”计划编制工作。由于当时正处于拨乱反正时期,国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调查研究,必要的资料也因为十年动乱的破坏而匮乏,编制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的条件并不成熟。1981年3月16日,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家计委提出了“六五”计划的初步意见,6月10日国家计委正式发出《关于拟定“六五”计划的通知》。

  目标 1982年1月25日,国务院下达了“六五”计划的经济指标,提出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5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6070亿元。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要求着重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教育问题和科学问题,并提出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其中,又分“六五”、“七五”两小步,这就为“六五”计划定下了基调。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六五”计划。在“六五”计划公布时,已经执行了近两年。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解决历史遗留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为“七五”创造更好的条件。“六五”计划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突出强调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与前几个五年计划不同的是,除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外,还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因此“六五”计划的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实效 “六五”计划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六五”时期中国成功的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民经济开始健康发展,在这五年中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确立。“六五”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十分迅速,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的人民温饱问题。

  “六五”时期中国“五年计划”战略呈现出五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工业、农业、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并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协调,从过分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战略,转为注重农轻重协调发展;第二,财政收入由下降转为上升,1985年实现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第三,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全面发展转变;第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步伐顺利迈出,从原有计划经济框架中逐渐转变;第五,从封闭半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转变。

  关键词:包产到户

  在“六五”时期的五年中,中国农村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也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顺利前行。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实行分田到户,这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起点,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初形态。尽管当时这种承包责任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是也得到了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等地方领导的支持。邓小平于1980年发表了《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旗帜鲜明的指出包产到户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从此中国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时代。

  贯穿价格改革的“七五”计划

  背景 1983年国务院就开始进行“七五”计划的编制工作,1983年国家计委召开计划工作会议,讨论“七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问题,一个月后,国务院召开会议,讨论“七五”计划建设方针问题。1985年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七五”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一系列适应新形势的方针政策。国务院根据《建议》对“七五”计划进行反复研究,同时征求了各部门、各地方的意见,于1986年初编制完成。1986年3月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七个“五年计划”。

  目标 “七五”计划制定的基本任务是,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使改革开放顺利展开;努力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实效 尽管“七五”计划的编制工作比较顺利,但是在“七五”初期中国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在“六五”末期,从1984年底开始,经济发展开始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迅速、货币供应量过高等现象,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经济过热问题,这种经济过热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七五”计划的初期,成为“七五”计划必须克服的困难。因此,“七五”计划的实施,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1988年,经济过热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第二个阶段是1988-1990年,这一阶段中国着重对经济进行了治理整顿,控制价格成为经济调整的主要目标。

  198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十年,从1988年开始出现了农业发展速度放慢、高通货膨胀、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在治理通货膨胀、紧缩银根的治理过程中又出现了市场疲软、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处在徘徊不前的境地。由于长期存在着计划与市场两种价格,实行价格体制改革非常必要。

  1988年9月26日-30日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批准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提出“七五”时期的后两年要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但深化改革又不仅仅是一个价格改革问题,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改革。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又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决定延长治理整顿的时间,将原定的“两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延长为“三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1989年3月,邓小平指出,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得太快,给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困难,需要用两年或更多的时间来解决问题。中国的价格改革由此从闯关式的改革转为渐进式的改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