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市场上不具话语权,说明国内的管理体制有问题■见习记者童彤
“中国应建立一个包括稀土在内的战略资源储备部门,并建立一个物资储备清单,对于清单上的资源,不能随便出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研究员胡江云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在上个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等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希望夺回稀土国际定价权。
中国高度垄断稀土资源,却在世界市场不具定价权
据了解,中国拥有全球超过50%的稀土资源储量,并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1990年至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平均价格却跌至1990年时的一半。2006年后,中国开始对稀土矿开采、加工出口进行调控,出口量从2006年的5.33万吨下降至2008年的3.46万吨,稀土产品价格曾进入一个上升通道。以稀土标志性产品“氧化镨钕”为例,2006年初,其价格约为7万元/吨,到2007年上半年,上涨至约17万元/吨。不过,随后便一路下滑,2009年8月初,重新回到7万元/吨。
稀土总储量和生产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什么却在世界市场上不具有定价权呢?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国际贸易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略资源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国现在高度垄断了稀土资源,按道理来说,话语权应该是在中国,但中国反而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说明国内的管理体制出现了问题,要对政府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反思。另外,这也不是商务部一家能够做到的事情,需要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协调。
中国应加强资源保护并尽快建立稀土储备制度
“国内稀土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相互压价出口,使稀土价格相当低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胡江云说。
他认为,应该借鉴欧美等国的资源税制度来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
胡江云表示,在建立稀土储备制度时,一方面,既要考虑环境因素,也要考虑当地人的就业和收入。只用行政命令制约,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出口量的多少和规模要经过业内专家的研究,控制企业的经营权。
“如果建立起完备的稀土储备制度,等于我们在增强贸易谈判权的问题上,拥有了一张王牌。”胡江云说。